来源丨人民日报一撇一捺(ID:rmrbzbs)作者丨一撇一捺人民日报好图+编辑点评”来啦!赏好图,看门道,带您外行秒变内行。这些照片好在哪里?又怎样与版面文字报道相得益彰?听听人民日报夜班编辑的专业分享。穿行花海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近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佛图关段,大面积的花开得正盛,单轨列车穿行在花海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图为2月20日,列车经过佛图关段。 唐志勇摄刊于《人民日报》.2.22第4版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画面中,轨道沿线的花开得正盛,一来一往两辆单轨列车对向而驰,穿梭于花海,宛如开往春天的列车。只见车头、不见车尾的构图,将人的思绪带出画面之外,动感十足。花海中,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更增添了几分意趣。画面色彩丰富、鲜艳明亮,自然与人文元素完美交融,共同勾勒出一幅春日胜景图,让人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
——要闻四版杨烁壁
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4只大熊猫幼崽——“我们有了新名字”在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年8月相继出生的3只雌性大熊猫已经半岁,年10月出生的一只雄性大熊猫也已满4个月。经过向网友们征名,近日,它们分别被命名为秦韵、秦秀、秦美和秦华。据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张丹辉介绍,现在,它们健康活泼,毛色发亮,叫声响亮。图为大熊猫秦华在晒太阳。人民日报记者张丹华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2.22第13版当“主角”自带流量,如何才能定格下真正经典的画面?靠构图,靠光影。本组图片,以大熊猫为主角——“国宝”本就憨态可掬,刚出生数月的幼崽,更添几分趣味。构图上,选择大熊猫面部表情特写,圆圆的眼睛、微翘的嘴唇,生动呈现出大熊猫的可爱神态;色调上,摄影师特地选择大熊猫晒太阳的瞬间,暖色调的阳光洒在大熊猫光亮的毛发上,更显温暖生动。——生态版申茜
出海2月21日凌晨5时许,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全球先进的半潜式重吊生活平台缓缓驶离江苏省太仓港四期码头,离开长江江苏段驶往海上。该平台能同时为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及工作条件,具备油气生产、模块安装等功能,并可用于拆卸、装配和拖带海上钻井平台。 计海新摄刊于《人民日报》.2.23第10版图片元素对比鲜明。先看色彩,海天相接浑然一体,冷暖色调自然过渡,以此为背景,平台上灯火通明,像一颗海上明珠,在晨光中更为显眼。再看主体,在几艘轮船的衬托下,重吊生活平台如一座大山,在海面上巍峨挺拔,极具视觉震撼力和冲击力。大国重器气势恢宏,彰显出我国海洋经济实力之壮大。
——经济版韩春瑶
礼赞“十三五”致敬奋斗者1月13日,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藏木特大桥,施工人员进行接触网架设。“十三五”以来,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徐驭尧任富阳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2.24第13版看构图,密集的线条向前延伸,诉说着重大工程进展的步伐;看色调,温暖的色彩提亮画面,体现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火热。经过裁剪,照片呈现为竖向画幅,让工人形象更突出,契合版面“奋斗者”的主题,也使线条的纵深感更明显,视觉冲击力得以增强。
——要闻七版张子扬
2月19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十三五”以来,我国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 唐志勇摄刊于《人民日报》.2.24第13版夜幕降临,当你浏览外卖APP的菜单时,当你打开家门接过食物时,你是否意识到,有人在为你奔忙着?前行的身影和独特的灯光,诠释了这种奔忙。点状光线从后方照亮黑夜,骑行的外卖小哥形象突出。明暗、动静对比之间,奋斗者辛勤付出的主题更加鲜明动人。
——要闻七版张子扬
传统游戏乐趣多2月23日,上海市宝山区乾溪幼儿园,小朋友正在玩滚铁环游戏。 当日,乾溪幼儿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游戏会,小朋友们体验了滚铁环、舞龙灯、踩高跷、投壶、套圈、揪尾巴等游戏,在运动中感受传统游戏的乐趣。 王初摄刊于《人民日报》.2.25第15版这张图片胜在生动鲜活。画面聚焦在一个正在滚铁环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或专注观看或拍手欢呼。每个小朋友的神情、动作各不相同,却都洋溢着快乐的感觉。暖色调的图片,更是渲染了孩子们的快乐。当传统游戏来到小朋友身边,孩子们的开心也让画面跃动着幸福、健康与活力。
——体育版杨笑雨
电动公交通乡村近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通过实施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改造工程,购置电动公交车投入农村客运班线,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图为日前,电动公交车行驶在会昌县农村公路上。 朱海鹏摄刊于《人民日报》.2.27第1版要想富,先修路。这幅照片展示的是新时代的农村路——平整的硬化路延伸出有力的弧线,电动公交跑在连通城乡的公路上,彰显城乡公共服务水平日益均等化的喜人变化。道路两旁一山一水、色彩分明,车与景致一动一静、点面辉映,勾勒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乡村协同前行的亮丽图景。——要闻一版赵政
火龙果种植2月25日,海南儋州大成镇火龙果基地,排列整齐的数千根支架上绕着火龙果藤,补光灯在夜幕中泛着温馨的光。该地利用土壤改良技术,目前已陆续种植余亩火龙果。 袁琛摄刊于《人民日报》.2.28第2版夜幕下的火龙果种植基地——这幅照片所展现的内容对于很多读者来说“难得一见”。深蓝色夜空映衬下,金黄色补光灯勾勒出一块块不规则的几何图形,点亮了火龙果林地这一画面主体。照片被裁剪为竖幅,公路和汽车元素得以突出,整个画面更灵动,也更凸显出夜的宁静与温馨。
——要闻二版祁嘉润
春来图为2月27日,船舶行驶在长江三峡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水域。气温回升,该水域呈现出一江碧水、两岸鲜花的美景。梅雪飞摄刊于《人民日报》.3.1第4版一江碧水,航船行江上,已过万重山;两岸春色,绝壁横天险,春花自盛开。这张图片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征,视角小而美,色调清新淡雅,呈现了一幅春和景明的胜景图,别有一番诗情画意。——要闻四版郭玥
开放发展图为浙江宁波舟山港。 章勇涛摄刊于《人民日报》.3.2第4版画面近处是五彩斑斓、密集排列的集装箱,远处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巨轮吊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一派繁忙景象。画面构图具有对称性,视角由近及远延伸开来,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场景壮观,呈现出我国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要闻四版郭玥
共享发展图为安徽合肥一运动场。 阮雪枫摄刊于《人民日报》.3.2第4版这张图片十分亮眼,色彩丰富,饱和度高,烘托出居民运动健身的热闹氛围。图片采用俯拍视角,具有层次感,视角延展出去,楼顶的足球场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新奇有趣,也反映出我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善,为居民运动健身提供了更多选择。——要闻四版郭玥
奋楫扬帆再出发——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开幕侧记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开幕会现场。 人民日报记者张武军摄刊于《人民日报》.3.5第3版3月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场灯光明亮,全国政协委员怀揣人民的嘱托与期待再次相聚。图片构图合理,人民大会堂顶部占据画面较大的空间,延伸了空间感;画面线条丰富,弧线与直线相互呼应,引导视觉焦点,展现出了开幕会现场的情况。——要闻四版郭玥
水上田园图为3月14日,浙江省德清县新安镇下舍村的水产养殖户投喂鲈鱼,在水上田园中劳作。近年来,新安镇引导农户利用优质水资源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形成了以鲈鱼、鲟鱼等为主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产业结构,推动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谢尚国摄刊于《人民日报》.3.15第4版一排排网箱和倒影,形成规律分布、线条凝练的三角形和菱形,营造出几何之美、规律之美。忙碌的渔民船只成为规律中的不规律,为画面增添几分灵动。剪裁左右后,突出了构图优势,整体色彩素净却又浓淡相宜,勾勒出水墨画一般的意境。——要闻四版胡安琪
连心桥3月14日,湖北省竹山县城关镇堵河五福桥最后一块桁架梁吊装合龙,工程转入桥面施工阶段。近年来,湖北省竹山县大力实施便民桥工程,先后在堵河上建起了19座桥梁,实实在在解决了老百姓过河难题,被称为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连心桥”。 章磊摄刊于《人民日报》.3.16第4版在当日同题材组图中,这张胜在颜色鲜明、拍摄时机巧妙,有一种“正在进行时”的动感。竖图易于读者聚焦、抓人眼球,夜班进行剪裁,则进一步突出图片重点、去除相对冗余的信息。正在合龙的桥面位于画面上部约三分之一处,水的蓝、桥的灰、岸的黄分布平衡适宜,吊车吊臂纵向延伸,画面整体节奏更显明快。——要闻四版胡安琪
23年植树亩两代人一片林3月11日,四川省荣县墨林乡长兴林场浸润着袅袅薄雾,81岁的李秀雄带着孙子在山坡上种下了一棵杉树苗。一年春好处,植树正当时,老人身后的工人们也在加紧栽种树苗。图一:李秀雄带领的植树队伍在林间穿行。图二:李秀雄在山上栽下一株树苗。图三:李秀雄祖孙三人站在林场高处远眺。何海洋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3.17第2版两代人,一片林。为何图中是三代人?既总结过往,也揭示将来。81岁的老人此次带孙子来植树,正是希望这项事业由一代一代人接力干下去,久久为功。后两张照片既是对比,又存在着高度关联:一棵娇嫩的树苗,由一双沧桑的手精心呵护,将成长为比人高的大树;一个稚嫩的孩子,也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接过奋斗的锄头。是付出,是奉献,是责任,这组照片是40年全民义务植树的缩影。——要闻二版吕莉
错峰柑橘甜卖出好价钱图为3月19日,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河阳村的果园内,村民在采摘沃柑。尽管已是春天,果园内96亩沃柑依然硕果累累,总产量超10万公斤。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年均气温19.1摄氏度。人民日报记者邓建胜摄刊于《人民日报》.3.20第2版错峰采摘的柑橘,带来的不仅是这个时节难得一见的场景,更是当地村民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的体现。摄影者在有限的画面中,大胆地将柑橘树作为照片的前景后景,大面积呈现,营造出丰收的厚重感。而画面中心的两位主人公,所占画幅虽小,却是点睛之笔,淳朴的笑容直击内心。——要闻二版祁嘉润
一起游戏健康你我3月19日,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金碧镇红岩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在校园里做游戏。近年来,红岩小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强健身体、快乐成长。 周训超摄刊于《人民日报》.3.20第7版在校舍一片空场地内,教师和学生正在进行“老鹰捉小鸡”游戏。师生们或紧张或喜悦的表情在色彩明快的背景墙下显得格外生动,凌乱的步伐也表现了大家对游戏的投入。对这些孩子来说,传授知识的老师,也是陪伴成长的伙伴。看着大家在游戏中被扯起的衣角,读者的心仿佛也被游戏牵动着。——体育版高佶
三月忙制酱3月18日,福建厦门市一家酱厂的工人正在运送制酱豆料。进入3月,又迎来做酱的好时节,工人们开始今年的酱料生产作业,翻晒酱缸、查看酱料……厂区一派忙碌的景象。 胡敦煌摄刊于《人民日报》.3.22第2版乍一看图,灰色、黑色、淡黄色的小色块层层叠叠,从近到远,渐渐融为一体,好像一张精心编织的地毯,又像一幅莫兰迪色系的印象派油画,美不胜收。画面中心位置,明亮的黄色从低饱和度的背景中跳脱出来,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仔细一瞧,才发现是工人置身于酱缸间。金黄色是丰收的颜色,忙碌的工人们运送制酱豆料、查看酱缸,动作各异,酝酿着又一个丰年。
——要闻二版郭雪岩
互动科普由中国科协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科技馆主办的“从这里飞向太空——庆祝建党周年‘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自3月18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观展。观众不仅可以现场参观我国最新的航天器和训练设备,还可以沉浸式体验失重环境下的训练等。图为3月21日,参观者在环形沉浸式空间“宇宙微尘剧场”体验。 陈晓根摄刊于《人民日报》.3.22第4版观展照片不好拍,如何不落俗套、拍出新意?这张照片便是很好的示范。镜头不再对准耳挂麦克风的讲解员,或是乖乖听讲的参观者,而是捕捉沉浸式剧场中的小朋友们。瞧,有人伸出小手,试着触摸星球,有人张开双臂,仿佛拥抱太空。这些真实活泼的动作,足以表现小朋友们的好奇和欢乐。同时,色彩冲击力强,编辑将原图左右适当裁剪,进一步突出了画面主体。沉浸式的展览,需要沉浸式的新闻图片。
——要闻四版张佳莹
乐享春光随着气温回升,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南屏景区春意盎然,风光秀丽。许多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置身油菜花海,或放飞风筝,或踏青赏花,乐享春光。图为3月21日,家长和孩子们在景区内游玩。 吴寿宜摄刊于《人民日报》.03.23第6版这张照片层次分明,色彩和谐。远处,粉墙黛瓦,高低起伏,错落有致;近处,孩子们快乐的奔跑,大人们悠闲的步伐,各具情态、相得益彰。连接远处和近处的,是一条穿过油菜花海的曲折小路,赋予画面一种流动的美感,仿佛一幅美丽乡村的风景画由远及近铺展开来。金黄与嫩绿交织的主色调,为这幅画卷更添浓浓的春意和生机。
——要闻六版宋宇
春到凤凰湖3月23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凤凰湖,游客乘坐快艇在湖面游览。凤凰湖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春日时节,这里碧波荡漾,风光旖旎,引来众多游人。刘学懿摄刊于《人民日报》.3.24第11版在无人机的视角下,绿意环绕的一潭清水宛如碧玉,如镜的湖面映出朵朵白云,一派春日静好。但只有“静”景略显不足,这个时候,一艘快艇在水面快速掠过,搅起的水痕划破了湖面和云朵倒影,让整张照片“动”了起来。在色彩饱满基础上的“动静结合”,真正让凤凰湖绿了起来、闹了起来,配合标题,“春到凤凰湖”跃然纸上。
——经济版白之羽
爱心鼓3月24日,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中心小学操场上,孩子们在练习腰鼓。近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阜溪街道与平坊满族乡中心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互助共建活动,为学校多名学生送上爱心腰鼓和趣味课间操课程。 黄盛谢尚国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3.25第6版这张抓拍照片,十分精巧地捕捉到了孩子们像花绽放一样的笑容,天真无限,动感十足,又活力无限。画面整体以中间的单个孩子为中心,其他孩子错落有致,构成参差起伏的视觉效果。画面中人多,但观感上却不觉得缭乱,人物与人物彼此间的空间结构被处理得十分细腻。
——要闻六版康岩
峭壁上的植绿人近年来,广西柳州先后对16座历史遗留的矿山山体进行绿化生态修复。目前,治理后绿化效果明显,许多山体已成为城市的新景观。图为3月22日,柳州市楼梯山山体复绿工程施工现场,工人在挡土板上植树。 黎寒池摄刊于《人民日报》.3.26第10版山壁上,也能植绿。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废弃矿山绿化生态修复的施工场景,新闻性强。画面由横向的挡土板分割开来,线条分明,构图简洁,很好地展现了山壁之陡峭。而工人在挡土板上工作,错落点缀,在这山体峭壁间,留下的是植绿工人的足迹。也不难让人联想,将来,他们身后也将留下一片片绿意盎然。
——经济版杨彦帆
花开时节的重逢珞珈山下,樱花大道如诗如画,人潮涌动。天文学家韩天芑与福建援鄂医疗队护士徐健一起赏樱。 贾代腾飞摄刊于《人民日报》.3.26第7版草木蔓发,樱花盛放景色优美;一老一少,赏景笑脸真实可爱;最美约定,医患情深动人……这张好照片,不仅画面美,更重要的是有新闻性、有故事,还浓缩了抗疫精神与人文关怀,与评论文字相得益彰。
——评论版周珊珊
开往春天的火车春暖花开之际,北京市郊铁路S2线列车搭载乘客欣赏沿途美景,领略巍峨长城的人文景观与山花烂漫的自然风光,被游客誉为“开往春天的火车”。图为3月24日,一列S2线列车驶过居庸关长城附近,穿过一片桃花海。 人民日报记者张武军摄刊于《人民日报》.3.27第6版市郊山区,桃花烂漫,火车前行,把欣赏风景的人融入风景——S形的铁路从中间分割画面,形成对称构图;列车从花海中穿越,动静相宜。花间一景,已把春日灿烂的风光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得分外生动。
——要闻七版张子扬
田园如诗画3月23日,湖南省蓝山县土市镇三广村一带,田园如诗如画。近日,当地农民在田间覆盖薄膜,增强土壤水分和利用效率,确保农作物良好生长。 黄春涛摄刊于《人民日报》.3.28第2版此图中,一条路将田园对称分成两个部分,两边的形状和大小一致,色彩、结构统一和谐。但左右两边的田地所形成的线条和方块又不相同,在整体对称美中又添一分不对称的灵动感。同时,中间一条空旷干净的马路,和左右两侧饱满的田园形成对比,给画面增加了留白和延伸感,使得整个画面意蕴更加协调。——要闻二版李卓尔
乡村好风景致富好资源连日来,安徽省郎溪县十字镇新和村的樱花竞相绽放,与绿意盎然的茶园相映成趣,乡村美景吸引了大批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近年来,新和村探索以美丽生态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开发“茶+观赏”“茶+文化”等活动,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清明之前,正是采摘春茶之际,图为茶农在乡村美景间采摘明前茶。 李晓红黄玉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3.30第1版这是一张兼具主题表现与视觉美感的好照片。经过裁剪,画面构图呈中心对称,樱花、茶园等自然融合,形成自然之美。色彩也是一大看点,“淡雅粉”“生态绿”“活力黄”夺目亮眼,在“碰撞”中焕发勃勃生机。另外,茶园的线条感仿佛五线谱,忙碌着的茶农又好像一个个音符,共同奏响一首奋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劳动者之歌”。
——要闻一版张帅祯
峡谷演练3月28日,江西省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在庐山风景区天桥峡谷开展演练,此次演练包括峡谷横渡与下降、架设救生通道等项目,以提高消防队员在山岳峡谷执行任务的配合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图为消防队员利用提升系统将“被困人员”送至安全区域。 傅建斌摄刊于《人民日报》.3.30第7版峡谷演练,精彩之处在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处峭壁高耸,近处险峰孤悬,峡谷之间一线钢丝相连。无需言说,“静”态环境的紧张、惊险跃然纸上。消防队员分工有序、配合有条不紊,峡谷横渡、绳降、架设救生通道,“动”态的救援演练平添生气与活力。构图上,沿着悬崖走势取景,既突出画面主体,又留下丰富的延展空间,引起读者对后续救援演练活动的遐想。色彩上,山石、草木的冷色与消防队员的暖色碰撞,突出视觉中心,制造出矛盾又和谐的景致。
——政治版徐雷鹏
春天里跑起来28日,上海樱花节女子10公里精英赛在上海宝山区顾村公园开跑。一株株盛开的樱花树下,千余名跑者身着粉色运动服尽情奔跑,挥洒汗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图:顾村公园的樱花盛放。下图:选手奔跑在樱花林间。王初摄刊于《人民日报》年.3.30第15版顾村公园,樱花盛开,远处摩天轮高高矗立。整张图片温柔明媚,弯曲的跑道和跑者将画面分割,形成左右构图。运动员从花海中穿越,动静相宜,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张组图既生动地展示了灿烂春光,又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跑者参与运动的喜悦之情。
——体育版杨笑雨
海带春收忙3月30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鑫城山码头附近的海面上,养殖工人们迎着朝霞,驾驶舢板驶向海带养殖区收获海带,场面十分壮观。荣成市是全国最大的海带产地,截至目前,海带养殖面积达13.9万亩,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年均出产海带占全省总产量的八成、全国的四成以上。 李信君摄刊于《人民日报》.3.31第7版从色彩看,图片从右上向左下,暖色的橙黄逐渐过渡到冷色的蔚蓝。从构图看,行进中的舢板船恰好形成了两组线条,处在暖色区域的是柔和的弧线,处在冷色区域的是冷静的直线;左上角的远山及其倒影,则恰好填补图片左侧内容的空缺。在光影与构图的烘托下,小小的船队,迎着海上日出,驶向远方的海带养殖牧场,驶向光明和希望。
——要闻七版臧春蕾
演练3月30日,“生命—”陕西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在陕西宝鸡市陇县曹家湾镇三联村举行。甘肃、新疆森林消防总队驻陕西队伍,陕西省应急救援与航空护林中心、陕西省森林资源管理局专业队、陕西省铜川市森林消防救援队等参加演练。图为新疆森林消防总队驻陕西队伍演练扑救上山火。 张小军摄影报道刊于《人民日报》.3.31第14版浓烟弥漫中,一支消防队伍正在狭长山谷中进行扑火演练。白色烟火、红色制服、枯黄山体,颜色的无形间搭配,让演练既具备了视觉张力,也凸显了消防工作的不易。在构图上,摄影者使用竖图,配合山体地势、演练场景,传递了一种纵深感,让更多场景画面尽可能体现在单一镜头中。
——生态版张文豪
向前喜马拉雅山脉腹地白雪皑皑,部分地段风吹雪厚度达到1米左右。3月30日,驻守在海拔多米的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团普兰边防连巡逻分队,按计划对某执勤山口实施边防巡逻,加强边境管控力度,以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图为巡逻官兵翻越雪山达坂向点位前行。 刘晓东摄刊于《人民日报》.4.1第11版喜马拉雅山脉腹地寒风凛冽,头上乌云压顶,脚下白雪皑皑,中间“挤”出一条狭窄的蓝天,更衬托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手拉手,沿着山坡艰难前行,与乌云挤压出来的蓝天呈一条水平线,使整个画面中心突出,线条流畅,色彩对比鲜明。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战士们的身影显得很渺小,但他们手拉手在没膝深的雪地里跋涉的画面与前面高高飘扬的红旗,却凸显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整个画面动静结合,充满张力,让读者看后在内心升腾起一股暖流,耳边回荡起那首铿锵有力的军歌: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政治版马琳
坐着火车去卖菜()次列车在遵义和重庆间往返,全程多公里,沿途停靠20多个站,最低票价仅2元,相邻最近的车站之间只相距4公里。这趟承载着很多人记忆的“慢火车”,仍在为乌蒙山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图为3月30日,在贵州桐梓站,乘务员帮助乘坐次列车卖菜的村民下车。新华社记者郑明鸿摄刊于《人民日报》.4.2第14版车厢里,一位农妇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车厢外,乘务员扶着农妇的胳膊,给她搭把手。这张照片精巧地抓拍到了下车的瞬间,捕捉到了农妇的表情和乘务员的动作,鲜活而富有动感,真实且打动人心。照片构图以二人为中心,视角效果集中饱满。同时,车厢的暗绿与蔬菜的嫩绿彼此辉映,整体色调和谐一致。
——社会版周春媚
冬奥配套建设加速推进3月29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冰雪小镇内,工人正在进行小镇冰雪会堂建筑外墙施工。太子城冰雪小镇是北京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重要的配套服务保障项目,目前建设施工正加速推进。 刘帅冶摄刊于《人民日报》.4.2第15版金黄的阳光洒在工人身上,三个建设者远近结合,动静相宜,真实展现了冰雪小镇火热的施工现场。图片新闻性强,与张家口赛区加速推进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配套服务保障项目建设情况的当日新闻配合起来,形成了一组生动的图文报道。
——体育版杨笑雨
统筹:张晔、娄霄霄、王一丹、薛芙蓉-完-近期热点文章◆心疼,34岁女记者吴薇猝然离世◆“会议认为”“会议指出”和“会议要求”有什么区别?◆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支招:如何搞好庆祝建党百年宣传报道?◆凤凰卫视管理层大变动尘埃落定,徐威、孙玉胜放弃体制内身份进入凤凰卫视◆“不封路”报道高票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地方媒体抢到中央级大新闻◆年最全新闻线索来了◆又三十余家传统媒体阵亡,有的连休刊词都不留……◆领导扫一眼标题就否了?你该看看学习强国这50套标题(附解析)◆见习记者的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成都晚报》死亡,媒体应该汲取哪些教训?分享新闻业务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