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令人瞩目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他们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他们的眼睛聚焦于中国大地、他们的笔端凝聚着世界风云。
当时光的脚步走近第十七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他们成为新闻的主角。11月7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向全国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再忙也要来。”总书记话音未落,现场掌声如雷。镜头掠过一张张蓬勃的面庞。他们从四面八方的新闻现场赶来,带着泥土的芬芳、带着工厂的轰鸣、带着未散的硝烟、带着会场的热度。
殷殷嘱托,谆谆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放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把握思考,在风云激荡的历史变革中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解答时代考题——“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现场的新闻工作者们,从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持”,感受责任的重大、使命的光荣。历史风云激荡,记者不曾缺席。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穆青……书写了新闻工作者的卓越与荣光,他们记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社会之先声。总书记高度评价:“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职责、奋发有为,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刘云山同志高度肯定:新闻舆论战线“为推进伟大事业、建设伟大工程、夺取伟大斗争胜利提供有力思想舆论支持”。时代场景在变,职责使命不变。当此之时,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进入转型期,广大新闻工作者更需要把握好思想的基座、价值的坐标,回答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考题。正确政治方向,如何把握?山无脊梁要塌方,人无脊梁要垮掉。在人民日报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做全党全国人民的“定盘星”。新华社成立85周年,总书记作出批示“坚定不移跟党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语重心长:“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此次,他再次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正确舆论导向,如何引领?中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舆论场复杂喧嚣,在媒体转型期的叠加影响下,激荡着不同声音。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主流声音的领唱。“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总书记对导向问题高度重视,多次提出明确要求。此次,他再次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正确工作志向,如何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起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穆青,他扎下根、沉下心,创作出一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感动、感染了一代代读者。“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坚定的信念、优良的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面对深刻变化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习近平勉励广大新闻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十八般“兵器”,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此次,他再次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正确工作取向,如何坚持?马克思说,记者应当生活在人民当中;老一辈新闻人范长江说,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穆青激励青年记者“勿忘人民”。“人民”,是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全方位思考的一个中心词。“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此次,他再次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习近平总结道,“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标定前行坐标——“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今年2月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到了人民日报两篇报道。一篇是在上世纪70年代,延安插队期间。当年他任大队支部书记,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建沼气池的消息,由此深受启发,带领乡亲们打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一篇是在年底,人民日报刊发评论《信仰的味道》。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蘸着墨汁吃掉了粽子。“墨汁为什么那样甜?这种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两篇文章落地有声,因为它们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能够成为咨政的参谋、时代的擂鼓,能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能够服务改革发展、凝聚智慧人心。两篇文章,印证着习近平总书记11月7日再次强调的一个重要判断——“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把新闻舆论工作作为进行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我们党始终注重运用新闻媒体传播真理、组织群众、推动工作。和媒体打交道,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选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卓越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毛泽东同志曾被称为“级别最高的记者”,他用4篇新闻稿退敌十万兵的传奇故事彪炳军史。延安时期,一批外国记者走进红色根据地,深入中国抗日前线,用笔和镜头记录中国抗战的辉煌历程。毛泽东同志同他们的交谈,“给了世界一双了解中国革命的眼睛”。镜头推进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年11月15日12时许,新一届中共领导集体首次亮相。习近平面向广大记者朋友说:“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希望记者朋友们今后继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3家中央新闻单位进行实地调研,观看编辑排版、了解制播流程、连线基层记者……定格下党中央对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新闻工作者的亲切关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在中央深改组第四次会议上、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以48字职责使命论,概括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根本指引与根本遵循。“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面对新情况,“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根本要求;“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面对新问题,“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关键一环。这些,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也情牵着新闻舆论队伍。出访途中、会场内外,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关怀,于细节中蕴含着最真挚情感。在新闻单位调研期间,他多次询问编辑记者的作息时间、排班制度等,勉励他们说,你们很辛苦,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说,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也是一项很辛苦的职业。全社会都要关心爱护新闻舆论工作者,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激励措施,提供成长空间,搭建事业平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真诚关心,待遇上及时保障。深情的关怀,正是对这支队伍最好的点赞。11月8日,新闻工作者的节日。风起云涌的时代变革下,饱满的新闻激情不会褪色,滋养新闻的土壤愈加丰厚。背上行囊,新闻工作者们向着前方出发。他们将用手中笔和镜头,传播好主流声音,纪录下时代变迁,为改革发展助力,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起强大正能量。梦想在前方,使命在召唤,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任重道远。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新长征工作室习近平心目中的好记者
是啥标准?
1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记者向总书记汇报采访中看到的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新面貌,习近平鼓励记者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和宣传基层干部先进典型。在国内部,一位刚从河北正定县“走基层”回来的记者向总书记汇报塔元庄村的新变化,习近平请他转达对乡亲们的问候。习近平还走进国际部、参编部等工作平台,同一线编辑记者交流,向大家表示慰问。(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在新华社调研时)2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包括解放军报社同志在内的全军新闻工作者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弘扬战地记者优良传统,努力成为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要加强队伍教育管理,严肃各项纪律,强化职业精神和职业操守,确保队伍可靠、干净、过硬。要满腔热忱为官兵和职工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学习、生活条件。(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时)3四个坚持习近平对广大新闻记者提出4点希望。一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二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做引领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三是要坚持正确新闻志向,提高业务水平,勇于改进创新,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做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四是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发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一句话,就是要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年11月7日会见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全体代表和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者代表时)4自重、自爱、自强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重、自爱、自强。希望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形成一种良好的作风。(《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年5月)5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明确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
(《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年5月)6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要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这是搞好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水平不高,是写不出好报道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要有一双慧眼,才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都要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要学习法律知识,熟悉商品经济规律,要有较强的原则性和科学分析能力;总之,要求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必须大大提高一步。(《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年5月)7深入调查研究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的工作作风。报道写得好不好,与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深入实际,深入采访很有关系。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是新闻工作者成才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调查研究,才能把白己锻炼成思想端正、作风扎实、业务过硬的的新闻工作者。(《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年5月)8善于创新我个人认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新闻宜传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文稿的撰写、修改和具体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要体现在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丰富办报手段,突出办报特色,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上。一句话,要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创新上。(摘自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的谈话)9懂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要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确保融合发展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年8月18日)10善于把握时、度、效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年8月19日)11帮助干群澄清认识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年8月19日)12引导世界客观认识中国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年8月19日)13讲好中国故事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年8月19日)14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要提高办报水平,根本在人,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希望同志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能力素质。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新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加强党性修养,注重道德操守,恪守工作纪律,树立正派作风,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时刻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时时用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使命警醒自己。(摘自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的谈话)15对记者不应求全责备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欢迎新闻工作者报喜也报忧,拿起舆论监督武器,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各种腐败现象进行揭露批评。各级党政领导要正确对待新闻监督,要树立开放、开明的态度,对记者不应求全责备,要与新闻记者交朋友,把新闻监督看作对地方工作的支持,为新闻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摆脱贫困》·“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年5月)
来源:学习小组
治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