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人物崔武

崔武,年3月生,江苏东台市人。现定居南京,江苏润商律师事务所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京工业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曾获得南京十佳律师,江苏服务业名牌,凤凰卫视“风范大国民”、金陵晚报“最美南京人”等荣誉。著有诗词集《律师吟》。有用诗词记事抒情的习惯。

告别

齐向严慈三鞠躬,来生还盼再相逢。

尘缘已了情难了,从此家园入梦中。

赠兄妹

东奔西走似昏鸦,遥望海安不见家。

唯有天天传信息:哥们为我问声妈。

雪中回宁

杨柳依兮苞吐芽,儿孙环簇是妈妈。

昨天才踏春风暖,今日又追飞雪花。

别母亲

临行千嘱咐,汽笛响深秋。

一别何时见?海安云正愁。

连日秋雨兼怀远人

梧桐瑟瑟雨潺潺,长袖未添惊乍寒。

天变谁知远人变,儿心最念是慈颜。

假日随伺母侧有记

呼呼闻电扇,暑气不能侵。

麻雀全无语,手机总静音。

温言多告诫,老泪满衣襟。

母子常相对,谁知大爱深?

七月二十二日妈妈手术有记

烈日临中午,凄惶坐不安。

妈妈行手术,停箸不能餐!

母病PET-CT报告读后

张张黑片照全身,字字还惊梦里人。

欲报家慈无好语,危栏独倚看星辰。

医院老母赐教有记

雨里风中七十年,病床泪眼忆从前。

儿孙捷报足堪慰,告诫犹多是婉言。

送母去军总拍片归有记

昨日看成像,归来意未平。

怜君装欢笑,莫道是凶情!

医院探母

出家不与在家同,又见妈妈露笑容。

最是中心惭愧处,律师辗转似飘蓬!

午休偶记

满窗湖水满窗风,一束兰花开向东。

探得母亲刚入睡,唤儿步履勿匆匆。

元旦携母登翠屏山

峰含薄雪朔风吹,与母闲聊上翠微。

绝顶相扶闻雅曲,崎岖竞走沐朝晖。

从来勇猛怯寒意,岂可温文著锦衣?

人面桃红暗山色,乡间刘姥健如飞。

雪后偕母登紫金山

万木萧疏剩几枝?杉松竞秀雪飞时。

唯峰素裹鸟无迹,独我轻装言有嬉。

拾级云端风凛冽,凝眸山麓水清奇。

依依母子倾心曲,绝顶长聊天可知?

无题

昨逢秋后雨,今遇艳阳天。

我有知音伴,谁言陌路颠?

相扶丛草里,对视一峰前。

抖擞向云海,钟山又比肩。

离乡

游子离乡汽笛鸣,隔窗又听告辞声。

年年雨后添新竹,恰似妈妈舐犊情。

思母

每临大事敢登场,总见家前屋后忙。

但喜儿孙全独立,不辞辛苦种蚕桑。

为父守灵

泪湿白纱眠不成,长灯难息奏哀声。

辛酸总尽恩难报,往事常翻砺远程。

西藏游诗词13首

离南京

紫金山月古城头,白日喧嚣渐渐收。

夜搭游车向西藏,须臾不见大江流。

火车南京站偶感

候车室里烫如炉,冷气频吹也觉无。

向导还嫌拉萨远,携来牌桌上游途。

西行首日偶感

河山隐隐客声残,车内吹风阵阵寒。

铁路颠颠好入梦,醒来倍觉是孤单。

车内观光偶感

铁牛突突游人静,天路迢迢觉日长。

独守晴光谁是伴?江山幅幅跃前方。

途经可可西里

平沙莽莽一层黄,散落青苔有几行。

忽见车窗临近处,二三四五藏羚羊。

游雅鲁藏布大峡谷

两山不许一江奔,峡谷轰鸣似有冤。

滚滚潮流回复去,律师崔武守天门。

林芝观世界柏树之王

风风雨雨几千年,独立全无一点偏。

阅尽人间多少事,悠悠众口喊神仙。

布达拉宫怀六世达赖

仓央嘉措性情真,不爱江山爱美人。

黄教红门多复杂,私情大义不同伦。

原需达赖除迷障,却见高僧恋粉唇。

总叹神童逢转世,从来领袖不由身。

导游赐教

草动风吹鼓角喧,保安警察遍高原。

如君怜惜汉人血,布达拉宫应少言。

青玉案·游林芝

青山绿水林芝路。雨骤降,人来去。乍到高原愁几许?狂沙乱舞,黄岩裸露。喜觅轻松处。

小城九点烟云暮。好酒还吟好诗句。若问仙踪谁与度?秦淮司法,十三翘楚,雪域真情叙。

谢成都三美女邀宴

佳人约会我登场,一曲情歌水一方。

舞步轻回崔武醉,不知西藏是他乡。

游大昭寺

大昭寺里拜如来,喜怒还须大法裁。

个个经筒舞长袖,香烟胜过雨花台。

忆江南·游纳木措

天湖美,西子亦惊殊。背倚雪山亲烈日,目空游客是蓝图。能抱一回无?

清平乐·情犯吟

高墙最苦,落日天天数。鹊叫声声牵肺腑。侧畔从无干土。

情路忏悔谁知?除非问取律师。冲动人称魔鬼,闲谈莫论床帷。

法官吟

公堂多正气,檀木响还沉。

头上国徽记,人前庄重心。

谦恭闻雅意,中立辨清音。

言出肝肠热,法随寒不侵。

晨练

长歌满山谷,豪气贯云霄!

多少不平事,临风试宝刀!

开春从业有誓

誓保民权不顾身,神州雾锁道扬尘。

谆谆众口皆言杀,犹作汹汹辩护人。

润商律师事务所办公楼交付使用有记

眼接峰峦秀,窗含湖水清。

惠风能润物,雅室自怡情。

商洽新天地,交游大本营。

登楼香袅袅,煮茗待精英。

下乡办案

钟响三声罢,男儿奋起时。

出门宜趁早,援手恐来迟。

僻地怜新鬼,穷乡充大师。

宝刀谁识我?虎穴又谋皮。

句容办案

今携诉状向句容,未上茅山愧葛洪。

到处逢人寻法院,争分夺秒为查封。

盐城出差

海滨朔风起,盐城又逗留。

文书盈几案,民瘼积心头。

辩护披肝胆,出差称旅游。

有家归不得,弘法可消愁。

游三叠泉

人来孤绝处,鸟去混濛中。

汩汩三泉水,飘飘一阵风。

登翠屏山

又上翠屏巅,时逢数九天。

二三红果落,四五老人闲。

雀跃江山丽,儿呼眼界宽。

笑看吾庐在,斯处有陶潜。

赠友人

十年音讯有无间,闹市依然识旧颜。

一种情怀忘未了,相逢还说紫金山。

过城南

人到城南又步行,停车可是爱枫林?

千般巧计走为上,独向寒潮衣履轻。

薄案公审

被告虽无势,负隅能用兵。

昂昂翻证供,娓娓道私情。

重庆称严刻,山东盼洞明。

天窗全捅破,内幕世人惊!

崔武诗词集《律师吟》自序

  余自初中时曾偶作诗。因岁月湮没,作品多无考,然皆励志之篇耳。大多不满现状,奋发图强者也。及工作后,因行多不合常人,遇磨折甚多。故尤须激励与自我激励也。余曾学宋江于浔阳酒楼所题反诗亦填西江月一首于墙上云:十四图强草舍,二十讲读红楼。茫茫岁月看环球,常常磨牙忍受。莫恼呼作九儒,休嫌落在荒丘。他年若到长城头,全靠今朝奋斗。今观之,口号多,平仄用韵亦有误,然至爱之,常诵之以振精神。幼时,家中祖龙诗词集之红本本俯拾皆是,余甚喜其“霹雳一声暴动”等佳句,每读其新作,辄过目难忘。曾模仿其小词十六字令,亦填一阕云:游,江水滔滔压过头。莫惊惧,浪里显风流。后知此作余一弟子甚爱之,能诵。以为口头禅耳。该生虽初中未毕业,亦自学法律,展业沪上。现娶娇妻,事业有成。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此非虚言。盖诗有励志功用也。余之蜇伏期,诗作虽不多,然皆以砥砺人生为初衷。

  及至余自学法律有成,转从律师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见识感概尤多。更兼南京六朝古都,人文荟萃,爱诗词者甚众。如江宁县教师杨益安,尹国庆诸同辈,酷爱诗学,耽于吟咏,幸得其为友,教以平上去入四声,乃知古音平仄之辨,及格律之妙。更有江宁宿儒颜景农年近九十,堪称诗学北斗,著有格律不倒探源及诗词典故用书多部,余得拜其为师,亲承指点,长进不小。余亦夜读太白子美义山诸大家作品,对句法意境尤多留意。故近三年,文思泉涌,诗作不断,去岁得诗即有百首之多,大抵三日一篇也。诗艺不谈炉火纯清,较往曰当有大变化。

  余之作诗,多鼓吹民主法治自由人权等现代价值,期能震聋发聩,求民族有新生机耳。至于大好河山,亲情乡情友情,乃至社会公益亦多涉及,以表余追求真善美之心。今统计之,凡三百多首,分为法治,时政,公益,纪游,养生,亲情,乡情,友情八篇。诗能写景传情励志,亦能养生也。终日沉湎大美诗境,容光煥发,精神抖擞,其至乐固非外人所能体会,亦愿与外人分享也。故成诗词集一卷,定名《律师吟》,期有别于寻章摘句者也。

  余曾劝门下律师多读诗,多学诗,多写诗。为何?不学诗,无以辩。作诗如用兵,贵在一剑封喉,遣词造句贵在以一当十,一句抵十句。求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者也。此锤炼语言功夫,尤须着力。许多律师于法庭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绝,然深究之,言不及义,不知所云。故尤期我律师同仁互相切磋,以求共同进步也。

甲午夏七月崔武识于金陵百家湖。

情来神会荡心灵

——粗读崔武《律师吟》后

颜景农

题外落笔

  “设文之体有常”。我却从题外落笔,违了“常”。然而,受我老怀感觉的驱遣,不得不尔也。

  早在三个多月之前,崔律师便约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诗集写“序”,给我拒绝了的。理由是,我手上忙着打本书,没有空;二来呢,记得“人之患在好为人序”的铭言,不敢写,所以回他:“我手上忙着事,没有空;也不够格写序”。手机短信往返几次,最后他表示,将来舍“造访”。我却未予回答。或许我太无情了吧,这三个月他并没有来“造访”,信也不来,诗也不到了,罢了,也就没有事。然而,却真似有鬼使神差,七月八日这天上午,我把完成的书稿交出,当天下午我的手机上便收到崔律师发来的新作两首,还真不错。我犹豫了:联系已中断三月,该怎么办?君子之交宜乎“淡”,却也不宜“绝”啊,所以又联系起来。到此才知他的诗集还没有印,“序”尚阙如,等着我写呢!这使我心不能安了。终于表示“不嫌鄙陋,愿为効劳”。

  单看这些“题外的话”,实在无聊!但之所以特特有如上的一节文字,用在表示,允诺写这篇文章,乃谊不容辞,推托不掉,带着些被动的意味,拿来铺垫的。这是怎么说?因为,我看了崔律师的全稿,让我太动心了!集中作品共首,虽说归并为八编,“法治编”居其首,律师本行,当该如此。但其实诗的题材何止八个方面!加上一倍也不止的。可是,以诗达其孝亲之情的作品,却远超其它每项题材的数量,竟有四十!占其总数的14.39%!充溢在抑扬抗坠声韵美之中的人子之情,诸如爱亲之情、尊亲之情、娱亲之情、别亲之情、愁亲之情、念亲之情,真挚而且深沉,让我这老人看了心为之动!泪为之催!我这朽老,枉活了八十七个春秋,如此充溢着亲情的诗集,我从没有见过;如此承继着美德的人子,我也从没有见过。怎让我不怦然心动呢?因此,这篇拙文不能再说因难以推辞、允诺而写了;乃出于我愚衷老怀、慨当义务而写了。被动成了主动,归因系在洋溢于诗的传统美德;同时也叹我周围的现实之中,承继传统美德者,鲜矣了!

  但,本文仍不称为“序”,另立题目;不过自度既老且愚,“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然,既窃有以得其用心,有所“不逮”者,将获作者与读者们谅之的吧。

亲情厚而神自来

  先从集中的亲情谈起。

  绝句:《别母亲》

临行千嘱咐,汽笛响深秋。

一别何时见?海安云正愁。

  作者先从教,而后毅然从法。为了事业外出,正如长凌飞翮,乘春有期。可是,才与母亲别,就想着“何时见”了;又以“海安云愁”来喻自己的不忍离的愁思。这看似容易理解,但应细味。“云”这自然的气象,也生“愁”之情吗?这一设问,就知道作者的思维接上了浩旻的高天!不用我详述吧,殆所谓“悄然动容,视通万里”者是;岂仅神思之远,尤不忍离情之深焉。

  七绝:《赠兄妹》:

东奔西走似昏鸦,遥望海安不见家。

唯有天天传信息,哥们为我问声妈。

  “东奔西走”,确够辛苦的,可总遥望家乡,天天传信,昆季之情已达。还须候候老母,因有“哥们为我问声妈”。这是多么纯真而又朴实的亲切语言!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近人挟以斗胜者,难字而已。”崔诗的“哥们为我问声妈”,正是“平字见奇”的上上佳句!而如今一般的所谓诗人者写不出,不屑写,甚至还鄙视为平白!他们只会重复别人成语,恕我说得不客气,那是假诗,盖为做作,非由衷出者也。

  五律:《假日随伺母侧有记》:

呼呼闻电扇,暑气不能侵。

麻雀全无语,手机总静音。

温言多告诫,老泪满衣襟。

母子常相对,谁知大爱深?

  颈联突显了伺母之侧、聆教闻诫,恭谨从命情状,皆属深感于心,流于字句的好诗。作诗有“言情难于写景”之说,清·袁枚《随园诗话》便谓:“景从外来,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回头看其颔联两句里,“无语”“静音”都是静态描写,对颈联有着以静衬动的艺术效果。可是却非作者刻意而为,明属伺母之侧的实况,是实况!若问,在那乡间环境,确确是一个麻雀都不叫,“全无语”的实况?依笔者看来,既不排除真的“无语”,也有可能并非如此。即是说,诗人伺母归伺母,麻雀有语或无语,人、雀两不相干。那么诗中写的麻雀“无语”,怎解?“麻雀全无语”,我确认是真的实况,而且须强调地说一句,确是真的!请读者试想,作为人子的作者,趁假日之隙,在倾心、恭谨地聆听母亲告诫的情状之下,惟恐漏听一句,其心会有旁鹜吗?即使庭外麻雀喞喞相语,也会感如全无语的!这若说艺术的匠心独运,并无不可;而其实是作者尊母、敬母之情的真实反映,着笔于篇什,则神自来焉。诗从心出,言情何难之有?前面说了静态的描写,有着以静衬动的艺术效果,自可不否认;但若单纯从诗艺角度来看呢,便离了玩味诗意之本。“本”,诗人之胸襟也。

  前面笔者特地说到,这篇文章原先不想写,之后觉得有义务应写,实因感于崔诗里面的德之美。以上三例,无一不是朴实的语言,以表其亲情的纯厚。依笔者看,这才是极美的德。大概是英国哲人培根说的吧,“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会令人肃然起敬的”。比喻于诗,亦是同理。崔律师这方面动人的诗词很多,所作统计的比例,前面已述。若继续深下去说呢,占多点我时间倒还无关,怕我这老怀之心,感不能抑!读者从诗集的目录翻开能见。后来,作者接了母亲来宁,有娱亲诗;母亲生病,有伺汤药的诗,乃至不幸过世,有痛亲、念亲的诗!都不少。如《元日携母登翠屏山》《雪后偕母登紫金山》;《七月二十二日妈妈手术有记》《母病PET-CT报告读后》《医院老母赐教有记》《告别》《回乡》等等,便均省却例述。想读者阅后,会有过我之深刻感受,并可恕我的吧!

恻隐之心植其根

  吟集里有八编,很丰富,该提提其本行的“律师之诗”。

  稍有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孔老夫子教导他儿子孔鲤的话:“不学诗,无以言。”二千几百年来,成为一直被传颂的诗学名言。我们这位崔律师就其辩讼的专业,拿来轻轻换了一个字,成为“不学诗,无以辩”!我十分赞赏。料定是有“诗”以来,谁也不曾和“辩”连起过的;也料定有“法”(法律)以来,谁也不曾和“诗”连起过的,而且无论古和今!这虽不免有点着眼于实用,却也属创造。律师兼诗人,或曰“诗人律师”,恕我识寡,曾未之见,应仰视之吧。他有《自序》详述,我无须赘;来欣赏其一些法治的作品。

  五律:《下乡办案》:

钟响三声罢,男儿奋起时。

出门宜趁早,援手恐来迟。

僻地怜新鬼,穷乡充大师。

宝刀谁识我,虎穴又谋皮。

  看这八句诗,可知作者下乡办的是,为怜新鬼而与虎谋皮的案。

  通首表现出奋勇之气,一位维护正义、敢于刑辩的凛然律师形像,历历如在眼前了。此诗殆为四、四分截。上四“奋起”“恐迟”,着意在勇,而植根于“怜”;因“怜”而生奋起之勇的。下四“充师”“谋皮”,乃是“勇”的外化,依然心由“怜”出。本来,与虎谋皮是难以办到的事,然而,“宝刀”出示,还怕谋不了吗!诗,有所谓“诗眼”之说,却无一个标准的定义。此处可回避概念,确认为此“诗眼”在一个“怜”字,是诗人恻隐之心的强化表露。若只注意外在的“奋”和“谋”,或其表现艺术,则不免忽略了这首诗的内在之“魂”。

  下乡办的什么案?已成了“新鬼”的人是哪一个?有多大的冤屈,值得崔律师“怜”他,竟要用宝刀奋勇地“虎穴谋皮”?还唯恐去迟了?为什么人、时、地、事皆不明白交代?真有这事吗?

  可以断定,读者中少不了会有人疑问;而且还少不了以为我颜某将上四、下四地写得似乎头头是道,必先了解其情的。笔者既因怦然动于心,慨然写了这篇文,确有责任一说。

  第一,我不曾问过老崔,此诗只从翻开其诗稿的首页看到,信手拈来作例的,具体案情一概不知。

  第二,请读者释疑,无须核实“确认”,我老愚断定老崔所写属“实”。

  这就得谈点“诗”了。

  对诗,笔者虽说有点研究,但慎言为是,拿有定评的大家之论来谈。王国维《人间词话·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就是说,写之于诗——诗自然是文学——里面的,乃摆脱了现实中表象的、非本质的自然之物及其限制,揭示的是生活本质,创造的是真正的美。其虚构之境,求于自然,亦源于理想的。类似“下乡办案”,手援受害者、奋起维权身,作者经历积累不少,具有了充分的创作资源。因此,对此诗可以看作所写皆“实”,同时亦表达理想。二者融为一体,不用分别。律师之“吟”,原非案例材料,诗人胸襟是也!这个胸襟,就是前述的“恻隐之心”。虽是写实家,亦是理想家;虽是律师,亦是诗人;殆无愧焉。境内外媒体对崔武誉辞很多,评其为:“有独立思想的人权律师”。律法之道,我素不谙,只就着“诗”以略而言之。

  翻翻《律师吟》,此类作品不少,且多可见出我认为是“恻隐之心”的。如五律《盐城出差》:

海滨朔风起,盐城又逗留。

文书盈几案,民瘼积心头。

辩护披肝胆,出差称旅游。

有家归不得,弘法可消愁。

  为除民瘼,而披肝胆,因能弘法,乡愁可消。平易抒志,对仗精切自然,岂非恻隐之心植其根!

  如五绝《山中晨练》:

长歌满山谷,豪气贯云霄。

多少不平事,临风试宝刀!

  长歌吐气,声贯云霄,皆源于不平之事胸积,而欲宝刀一试;实欲切切于进行刑辩,不枉受委托,以尽维护人权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长歌豪气,乃是在晨练中而出,足见其平日里念念不忘于斯也!

  试想一想,山谷里歌声为何“满”?必高昂响亮,且不是歌它一声两声便止,是长歌!加上谷中的回响,这歌声自然地就“满”了。次句转换了角度,由地下写到了天上,且是长歌豪气直冲而上的动态,“贯”字惊人!恕我免絮了。把两句连起来想一想,可入其境的吧。但我笔拙不会形容,可直感觉到诗圣杜甫赠李白的两句诗,响于耳畔了:“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亲爱的读者们,也有点此种感受么?愚以为,这五言四句,可当得一篇千字文读。后两句乃接着强烈的豪气而出,岂非正是诗人胸内久积的恻隐之心植其根而使然?!

收笔于题

  我国传统的道德,核心在一个“仁”字。其内涵颇广。有“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又有云:“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谁见过连自家的亲都不爱,会有爱人之心吗?只有了“亲亲为大”的思想,才有爱人的基础,博爱的胸怀。“恻隐之心,人之端也”,自亦属“仁”的必有表现。本文,虽说为“律师”之“吟”而作,出发之点却因感于“亲情之厚”;其勇于护法,服务于民,则是亲亲为大者必然的依归,所源一脉,皆系于“仁”。故谨怀敬畏之心,依次粗述愚见如上。同时,由此联想,崔君既有博爱之基,翰墨之能,有意作诗,何须搜觅,则必“触物兴怀,情来神会”,纵不加雕饰,难免存瑕,也自天然艳丽,荡人心灵的。集中其余篇什还多,题材涉及广泛,但诗品出于人品,诗艺出于神会,可知略同者矣!恕不一一,其宥我乎?

(颜景农,诗词理论家,著作有《诗歌语式》、《格律不倒探源》、《诗词写作辞典》等多部。)

————————————









































北京中科刘云涛
治癜风一般多久能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xinjia.com/lswbfz/117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