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上有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的苏州太仓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最专业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02:33

两年前,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苏州太仓“核弹爷爷”陆庆权当年参加三次核试验的新闻,这位保守半个世纪秘密的核试验老兵的事迹让许多人深受感动。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上,陆庆权榜上有名。

先后三次走进罗布泊戈壁滩,参与核试验

57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属于一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也与一位太仓老人有着不解之缘。他先后三次走进罗布泊戈壁滩,参与核试验研究工作。“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怕荒凉,任凭天空多变幻,任凭风暴沙石扬……”来自苏州太仓的陆庆权老人远赴新疆罗布泊,亲身参与和见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年、年两次核爆炸后,他更是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进行取样。“当时大家都高兴得跳起来,激动的程度简直是无法形容,感到能参加这么重要的工作,真是很光荣,我觉得我们的国家真的了不起。”回忆起当年那段岁月,陆庆权老人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陆庆权老人回到太仓后,却从未向人提起过这段经历,直到社区工作人员走访退伍老兵时,偶然间发现了老人的立功奖状,才揭开了老人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居住在太仓市城厢镇的陆庆权,今年已经84岁高龄,虽然已是耄耋之年,却一点也不显老态,精神矍铄,任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位非常普通的老人,50多年前曾参与过三次核试验。在陆庆权老人的家中,至今仍然珍藏着一枚蘑菇云形状的纪念章。

冲入爆炸核心取样,将生死置之度外

年8月,27岁的陆庆权带领着一支4人组成的队伍前往新疆罗布泊执行一个秘密任务。从北京坐了四天四夜的火车,陆庆权一行抵达新疆吐鲁番,随后,又坐了两天的汽车,方才到达此行的目的地——位于罗布泊戈壁滩的某处临时基地。在经过两个月的前期准备和实验后,10月16日,陆庆权和队友们在距离爆炸核心数十公里的地方,亲眼见证了中国第一朵蘑菇云的升起。随后的一周时间里,陆庆权与队友们驻扎在外围,收集并研究飞机带回的样本。

年、年,陆庆权再次来到了罗布泊,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陆庆权要自己冲入爆炸区域飞速取样。陆庆权说:“我们在研究院做实验的时候,胸前始终都要挂着一个放射笔,来检测自己受到了多少辐射,达到一定的量就要停止。而那两次根本顾不上自身受到多少辐射,我们直接把笔扔掉,第一时间冲进爆炸核心进行取样。”陆庆权回忆,当时收集样本的容器是一个很大的瓷盘子,“你装好一个,后面就会有人帮你装上车带走。而我们需要尽快取样,取完赶快撤离。”

为了保证安全,在整个取样行动中,防化服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能打开。因此,进入相关区域之后,陆庆权与队友们需要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地工作,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陆庆权说:“有一次工作最长的时间是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不吃不喝都在收集样本。根本顾不上休息,实在是累得不行,讲讲话都会打瞌睡。”

从转业到退休,始终教育后代要为国家多作贡献

关于自己前去罗布泊参加核试验,陆庆权表示:“我是年结婚的,年便去了核试验基地。家里人都不知情,我对他们守口如瓶,一点消息也没有透露。”每次去核试验基地基本三个多月时间,前两个多月时间主要是勘查地形和做准备工作,后半个月时间则用来收集样本和进行实验。

年,陆庆权和爱人回到了太仓老家。回到家乡后,陆庆权在太仓布厂工作,陆庆权对记者说:“因为不知道漂染的配方和细节,那时候布厂做的都是白色的布料。”在布厂工作后,陆庆权运用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在布厂里建立了化验室,研制出了漂染所需颜料的配方。后来,陆庆权又研制出了干燥剂,解决了布厂布料干燥难的问题。没过多久,陆庆权来到了太仓化工建材厂工作。他依然用自己的知识和闯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年,陆庆权正式从太仓化工建材厂退休,退休后的陆庆权也没有闲着,他又再次来到了上海,在上海的一家冶金辅料厂工作,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研究,这一做就是九年。直至年,将近70岁的陆庆权才回到太仓,开启了他的老年生活。

从转业到退休,如今已走入耄耋之年,陆庆权从未跟人说起过自己在罗布泊戈壁滩的那段经历,直到前不久,太仓市城厢镇德兴社区的工作人员在走访退伍老兵时,偶然间发现了陆庆权的立功奖状,才揭开了这段尘封往事。

“国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国家培养了我,我就应该报答。”陆庆权始终教育后代要感恩国家的培育,要为国家多作贡献。他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年,陆庆权成为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员和“五老”关爱宣讲员,走进学校、机关单位、企业等,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记者张毕荣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fz/170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