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信息港天祝信息港,天祝生活指南!看资讯、搜美食、淘优惠,随时随地,发现天祝,精彩生活等你来参与!天祝石门寺简史
华锐·罗桑嘉措
一、寺院的创建。
石门寺又名崇山寺、达宝寺、永远光宗寺,位于今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华藏寺西南约廿五华里的石门沟口处。巍峨耸立的群山环抱着这座禅林,这些山各有不同的说法。据说以寺院为中心,再望各山就可以看出,前山似右旋白海螺、后山如巨象卧睡、东山象佛经叠起、西山若宝幢竖立、西南山顶俨如莲花盛开,前山三岔口处有两座小石山形成金鱼相对,土山和草山重围成一个圆形,中间地形豁然开阔,形成莲花百瓣之状。此外,还天然地形成了轮王七宝和八瑞相的奇山;东面两座陡峭的悬崖相对而立,中间有一条小河流过,说是二龙戏水,又宛若成门,故叫“石门”。矗立在这块宝地的禅林就称之为石门寺。
石门寺初建于哪朝那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很多人认为建于明朝末期,史料中也没有确切年限的记载。按《佑宁寺志》、《安多政教史》等诸多文献中表明,该寺最初由达纳化身罗桑旦巴确吉尼玛所创建的。寺院建后不久,担任佑宁寺第十任法座的赞宝喏门汗东珠嘉措辞去法座后,前往赛科地方,把当地的牧民皆用为施主。后来他把石门寺、甘禅寺、祝左寺和多识寺等直接管辖后成为赛科奇的属寺。
达纳巴罗桑巴却吉尼玛的前世化身名叫达纳巴根尕南舍,是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参大师的亲炙弟子,在西藏扎西伦布寺修过学,佛学知识极为渊博。按班禅大师的授记驾临安多炳灵寺(今甘肃省永靖县境内),寺内有一尊弥勒大佛像,据说孔子时笨教徒雕塑的。达纳巴把该佛像塑顶髻、涂镀金后正式改为弥勒佛像。韩达隆(在临夏境内)地方官员的邀请后在那里修了一座寺院。他的后一世,也就是第二世罗桑旦巴却吉尼玛生于今青海化隆,在西藏求学时,担任扎西伦布寺密宗学院的法座,按班禅大师的授记,驾往多麦后,任韩达隆、天堂寺和连城寺的法座,并修建了石门寺和达隆寺。为修这两座寺院,他驾往北京后,被康熙帝封为“茶关寺大喇嘛”的名号。前后进蕃四次,进京四次。于一七〇一年担任青海佑宁寺的第二十三任法座。一生有著作。
石门寺的密宗学院由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久美昂布创于一七七四年。哲学院是由佑宁寺十八任法座罗桑坚参所创立,他还担任过石门寺的法座。医学院是谁创立的,目前尚无从考证。
根据史籍中记载: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于清顺治九年即一六五二年驾赴北京路经华锐石门河时,由石门六部和十三寺迎接。这十三寺中已有石门寺。
那么,石门寺后来为何又成为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和阿拉善堪布仓的寺院呢?这里有一段缘故,笔者不得不费一点纸墨说说其来龙去脉。
按《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传》(藏文版,一九八一年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有一百九十六页。小三十二开版。此传记中与石门寺有关的记载均要译出,笔者。)中载:一七二一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大师从内蒙古阿拉善来到青海华锐赛科寺。当时,华锐石门旧寺是赛科寺的属寺,所以寺中的住持皆由赛科寺所任。当石门寺僧众得知仓史嘉措大师已到赛科寺时,经商量后,到赛科寺去向各大化身、上师禀告,要请尊者(即仓央嘉措)担任石门旧寺的上师。曲藏化身和其他的执事僧人们说到:“这位上师可与其他人不一样,你们向上师本人前去请求吧!”此后曲藏化身也亲自去劝尊者,请他担任上师之职。可尊者不同意。石门寺僧人又来再三请求,正好这时尊者的视觉中忽然出现了石门寺大殿内的景象。原来那殿内供奉着一幅骡子天王(藏语称玛索麻)护法唐嘎挂像(这幅唐嘎原是四世班禅之弟子、画师曲央嘉措亲手绘成的,从后藏扎西伦布寺中偷来的)。当时尊者忽然看到那骡子天王画像手里的宝剑的蝎子剑柄,蝎足在咝咝动弹,因此一时走了心神,便随口说道:“当然做你们的上师!”少须,又问他们:“我刚才对你们说了些什么?”众人答道:“您已经答应任我们的上师了。”“那么,你们大经堂内有幅骡子天王的绘像吗?她手中有什么?”众人对自己供奉的绘像未曾注意。因此回答不上来。多数人说是短橛。尊者笑着说:“对自己所依供的佛像不仔细看看,那不是短橛,而是一把用蝎子做柄的宝剑!我因被那蝎足咝咝动弹所吸引,走了心神,为此而答应了。既然这样,你们先回去,等我在仲秋上旬来你们那里就是。”家人十分欣喜,顶礼后回自己的寺院去了。
此后在赛科寺住了一段时间,于仲秋七月初三日,驾赴石门寺。数日来,石门寺的迎接队伍以及赛科寺的化身、长老为首,还有大批抓弟囊索,祝贡囊索和唐仁的高尔化身共代表六部十三寺,共有一千五百多骑,前来迎接。以前,囊索藏宝坚参为迎接五世达赖喇嘛时曾做过一顶特大的帐篷,在安多地区视为奇有的帐篷,此刻亦架起来了,把仓央嘉措迎进里面,隆重设宴招待。当时,众人操安多方言七嘴八舌地向尊者禀道:“以前石门六部十三院都在这里时,遍知五世达赖喇嘛驾赴北京,那时我们十三院之一的囊索藏宝坚参特意为五世达赖喇嘛缝制了这顶大布帐篷。五世达赖喇嘛驾临此中,按集会者的请求赐了教法和世间法,当时我们石门人供奉的礼物有囊索藏宝坚参的三百对像骆驼般的大白马匹,深身雪白,只有耳朵的毛色是两样,一对一对地备得十分整齐。当时,藏、蒙、汉三族颇为惊奇。今天您又一次进入这顶帐篷,心畅快活地能在这里莅会,我们确实有福分!常言道:‘般桨受苦、勺子享受’虽然西藏十三万户遇困难,但是太阳在安多地方升起来了……”如此说个不停。这时,尊者道:你们不要说三道四、按我的分咐,无论是教法还是俗法,各方面的事尽力去做,我亦一定会给你们带来好处的。随后,不管老少全部参加赛马,竞力,兴高彩烈地把尊者迎到寺里去。
十三日登法座时,天空中出现彩虹,天鼓作响等种种瑞兆一时不止。安多众人议论纷纷,惊奇不已。那里的汉族商贾们亦说:“这是个真正的大佛爷,天鼓响了。”赞不绝口。
尊者当时走到骡子天王绘像前说:“你们说天母手中有短橛,在哪儿呢?这不是一把用蝎子做柄的宝剑吗?”说完,端起有长柄的一杯茶倒进天母口中,结果一滴也没有撒到地上,全部进了天母口内。众人目睹这一情景,对尊者的先知和神通更加起敬,三业信仰变得更为虔诚。
有一位老法师名为秀自仓,已获教证功德是前一辈章嘉化身阿旺曲登(即章嘉二世)的及门弟子。尊者将他任名为辅佐僧。对他说:“今年我俩还得去一趟蒙古,以后虽然可以在这里留居,那就看以后情况的变化了。”话虽然这样说了,但其他人未曾留意。
在阿拉善一直住到冬末,往返时有大批人马护送。走到石门峡口地方,奠者收缰勒马,向各处张望。最后说道:“日后我就在这里营建寺院。这里修建化身的府邸和大殿。到那时你们也在这里修建自己的房子。”随从们心想:“寺院不是现在有吗,何必又修新的寺院呢?不知为了什么……”却只好喏喏答应着。其实,他们对尊者的用意根本没有理解。
尊者对嘉毛尕居(一僧名。尕居是对五大论本注粗通的格西)说:“明年会大难来临,特别对你更遭大难,那时我会来到你的身边,到时候你别忘了祈祷!”嘉毛尕居说了声“尊命!”。此后由秀自仓老僧相随前往阿拉善驻锡。兔年一七二三年(即雍正元年)固始汗之孙青海湖畔清王丹增因鬼迷心窍,背叛大清皇帝与帝做对,为此以赛科寺、佑宁寺为首的大小寺院,皆被遭到清兵的焚烧。以曲藏化身为首的很多大德罹难。许多僧伽被杀。随之,那年冬秀石门旧寺也被焚毁。
那时嘉毛尕居骑着一匹马,逃到寺后的一座山上,他把马拴在一棵树上,自己打算跳崖自尽。忽然听到尊者的叫声:“嘉毛尕居,快逃,快逃!”他上下看了一下,见背后一块磐石上有一只大乌鸦,嘎嘎叫了几声后飞去了。他猛然回忆起了尊者以前的预言,知道上师化作大乌鸦来这里的。再望下一看,那些汉兵好似烟雾弥漫,铺满大地。他按尊者所说的那样去做后,因此才保住了性命。
嘉毛尕居以前他在西藏的时候,曾任过噶丹寺守护灵塔及佛像的执事僧。尊者赴噶丹寺院时,要朝拜宗喀巴大师的金塔。因当时年幼,这位尕居将尊者托起,使尊者能够用头触灵塔。后来他又亲自目睹怙主上师肉身塔的善缘,所以今天才有这样的报应。
正如授记中所述的那样,为了在石门地方营建新寺,尊者披挂起无上慈悲的盔甲,肩负起弘法利生的神圣职责。虽然从龙年(一七二四年)开始破土动工,但因战火未息,又拖到雍正五年(即一七二七年)重新动工。
因为石门寺河岸的寺址属汉地,便花了数百两银子买了下来。在那块地上把经堂、佛殿及僧舍等各个基地亲自规划妥当后,又给各个经堂、佛殿、僧舍等起了名字。首先盖了些大小相等的石瓦房子,收容了失散的五百多僧人。这时因当地的地方官权高势重,不让建寺,今天砌起来的石屋,明日号令拆掉,明天砌成酌,后日又拆了。这正是:“百日盖殿夜间毁,山石全部川里去”。
正在这个时候,这位不信佛法的石门官员离此他往,兼事的是一位笃信佛法的汉族官员。尊者赠送了良马数匹,白银数秤,并说明了原由,此官道:“我在这里大约住三个月。不知道这期间能否将佛殿建起来。倘若逾期,那位旧官到来的话,我也要调走,他怎样处理此事,就不知道了。”为此,召聚工匠建造大殿,所有藏汉人员不分昼夜地赶修。在殿内特为大皇帝的长寿以及圣教、众生的利益雕塑起了至尊弥勒佛的塑像。周围有八大佛子、马鸣菩萨及金刚大势至的塑像,高度略过人身。另外,周围还刻有石山等景色。镀金、颜料和装藏无不俱全。然后举行了开光典礼。正当名为“嘉来麻”的大殿刚成佛殿样式时,那位旧官员回来了。他带了许多汉兵,把弥勒殿上的瓦片揭下来扔的时候,尊者双膝跪到那官员面前,把那干百劫修的福德头颅触到地上,俯首礼拜,再三悲求,为之那汉官才未拆佛殿而归。
就在那日,所有僧伽无比苦恼与悲伤道:“若不是这位圣人明明驾临这里,那么对我们的圣教于众生有多少灾难真不知道?”再说那汉宫当天返回寨堡后,突然九窍流血身亡。人们都说是他担当不起圣人的跪拜之故。
这时,雍正皇帝传下了圣旨:原先被年总督(即年羹尧)所毁的大一点的寺院一律按个人的想法去修。圣旨到来后,岳将军(即岳锤琪)就将一切寺院重新修复。为此,托皇帝的洪福正法得以重见天日,如同佛教后弘期一样雪域又一次得到了平安。旨意中允许石门寺重新修建。在寺址修建各个殿堂的工作亦开始了。
狗年,(即一七三〇年),大军征准噶尔时,岳将军邀请尊者到凉州府给全体汉满军士诵经祈祷。为了全歼敌军,数百名骑兵手持兵器立列左右,甚是威严。尊者在当中作法七日,向敌方抛掷法王食子。当时,将军和士兵向尊者赠送了大批的礼物。
从此,又筹建大经堂,数年后竣工。乾隆皇帝八年时,僧舍、灵塔以及佛堂等全部建成。从皇帝库中用五十两银子将《甘珠尔》和《丹珠尔》请至寺中。修建经堂花去银子七千两。另外,垫子、伞盖、幡幢等均有仓央嘉措本人出资办了。
以仓央嘉措大师为首的二百O五名僧人的度牒,也颁发了下来。原先旧寺存在的时候,康熙帝赐给尊者为首的六十八人的冠帽及二百零五人的钱粮等也重新恢复了。尊者俸银三两,其他每个人俸银二两五钱;尊者俸粮为三石;其他人为二石。当时建寺者的名子为“达宝喇嘛”,所以在度牒上的颁名也为“达宝寺”。
六世达赖喇嘛完全是为着佛法众生,尤其是文殊怙主宗喀巴大师的正法得以护持,宏扬广大,使汉蒙藏等一切百姓安居乐业,修起子这座大禅林,从此后,四季的法会,寺中的戒律等皆依西藏哲蚌寺的规律而制定。密宗方面按拉萨下密宗学院的方式所制定,法舞等按西藏山南顷科嘉寺的传统规定。另外,严格制定了僧纪章程。后来,派遣阿旺多尔济(即阿拉善堪布仓第一世)进藏时仓央嘉措曾修书一封,呈与一切知班禅罗桑益西(五世班禅)大师前,催请他为石门寺制定寺规,班禅大师又复函与仓央嘉措座前。
总计,石门寺闻思兴盛院自雍正五年(即一七二七年)开始营建,到乾隆八年(即一七四三年)大小佛殿、灵塔、僧人住房、化身府邸等全部竣工时,前后修了十六年之久。
二、寺主、堪布及其他化身。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三十九岁时来到石门旧寺担任寺主,于一七二七年营建新寺一直到六十四岁圆寂时共主持新旧两寺寺政二十五年。就在那示寂的前几天仓央嘉措把石门寺托靠给他的亲炙弟子,最得力的助手阿拉善堪布仓阿旺多尔济兼任寺主。自此,这两大化身(即仓央嘉措和阿拉善堪布仓)相继在安多和内蒙古各转六世。此后,还有一位杰章化身委任过石门寺的堪布。因此,往昔与今日石门寺僧人称他们三人为“格雪南森”(意为三位尊者)。大经堂未拆以前、殿内供奉着他们三位的法座。仓央嘉措之法座居中,阿拉善堪布仓之法座居左;杰章堪布之法座居右。
这三位化身的转世系统概述如下:
第一世阿拉善·嘉赛仓即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嘉赛”系藏语,为“菩萨”和“佛子”之意;“仓”是对贵人的敬称。所以,“嘉赛仓”成为蒙藏信仰者对这位化身历世的尊称。至于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身世及殁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圆寂于青海时才二十四岁、五岁。按六世达赖喇嘛之亲炙弟子阿拉善·堪布仓第一世阿旺多尔济者的从一切智语自在法称海祥妙生本生记殊异圣行妙音天界琵琶音》(简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他不但年轻时未卒,而且度过了花甲之年,六十四岁示寂于内蒙阿拉善地方。对这部证据确凿的藏传佛教领袖的传记,被藏蒙很多高僧大德、史学家所重视,一直视为稀有的“珍宝”。譬如:藏族佛学大师、史学家松巴班智达(—)说;“从了义上说,六世达赖喇臃高寿而圆寂……”无疑,他的话是有根据的。很多藏族权威学者如:十三世达赖的经师华锐·罗桑热赛、一代宗师西绕嘉措、智贡巴·贡却丹巴热杰、丹曲嘉措大师,才旦夏茸教授,祥萨·格桑却吉坚参、多识教授以及汉族佛学家法尊法师等都依这本传记而撰文叙述仓央嘉措的。这部阐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毕生的藏文传记八十年代已由民族出版社和西藏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发行。该书目前仍供不应求,因此,对仓央嘉措的事迹人们并不陌生,但他示寂于阿拉善后,对他的历辈转世化身在藏地知之者甚少。甚至渐渐淡忘。笔者写阿拉善·嘉赛仓时,依《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简而述之。
第一世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又名阿旺曲扎嘉措于一六八三年(康熙二十二年)降生在藏南地方,父名荣宗扎西旦增、母名嘉荣才昴拉姆。于一六九七年被藏王第司·桑杰嘉措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同年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座前剃度受戒,十月在布达拉宫举行了隆重的坐床典礼。一七〇六年,因蒙军首领拉藏汗与藏王第司·桑杰嘉措作对,第司被杀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迎往北京,行至青海更尕诺时,于风雪夜中遁去。先往青海各地,复返西藏,最后辗转来到内蒙古阿拉善班自尔扎布台吉家(在厢根赖苏木嘎),时为一七一六年。仓央嘉措三十四岁以后收班自尔扎布台吉的儿子阿旺多尔济为徒,并在当地弘法利生。一七二〇年五月份带了随从数人去青海赛科寺。冬初,驾返阿拉善。次年仲夏返赛科寺。因石门旧寺僧从的敦请下,于仲秋七月初三日,驾往石门寺。冬末,由秀子仓法师伴侍,驻锡于阿拉善。一七二四年藏历五月上旬,仓央嘉措于施主福田一同向喀尔喀进发,到达大库伦(即现在的乌兰巴托)。一七二七年重新修建石门新寺,并亲自担任该寺寺主,至一七四三年(乾隆八年)佛殿,灵塔及僧舍全部竣工。一七四六年仓央嘉措六十四时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部沙漠中的承庆寺(门吉楞)附近圆寂。圆寂后法体被其弟子阿旺多尔济在阿拉善建南寺(广宗寺)后,供于寺内。直到“文革”前,南寺黄楼庙的大殿内,镀金塔内供奉着仓央嘉措大师的肉身,透过塔内镶嵌的红玻璃,可看见法体之面孔。可惜,“文革”中被挖掘毁坏。很荣幸的是他的舍利收藏了下来,现制一灵塔又供奉于广宗寺内。大,师的著作有《连城大寺志》、《一世嘉木样祈祷颂》、《祈祷猛威怙主》、《仓央嘉措道歌》、《阿拉善神祭》等。
第二世罗桑图丹嘉措公元一七四七年四月初八日诞生于阿拉善,是阿拉善镇国公贡其格之子。乳名央丹姜乃。阿旺多尔济大师等被立为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八岁时在昭化寺华吉哇院为其举行了坐床仪式。南寺建成后,在南寺重新坐床,年十一岁。拉尊班智达阿旺多尔济亲任经师,并传授佛法。十八岁那年,乾隆皇帝赐其“耿召呼图克图”之封号。因得耿召呼图克图名号,又把仓央嘉措追呼为“耿召冈玛仁宝切”意为“遍渡前辈宝贝佛”。
一七七一年耿召诺门汗(即嘉赛仓)邀请二世嘉木样大师到阿拉善后,在嘉木样座前受金刚界的仪规传承,并为其父母及信众摸顶祈福。从此,耿召诺门汗成为二世嘉木样的心传弟子。
一七七四年耿召诺门汗任天祝石门寺寺主期间,在他的请求下,嘉木样大师在石门寺创立了续部(密宗)学院。同时,嘉木样大师给耿召呼图克图为首的两千多人授《金刚鬟》、《支牙扎巴》灌顶的全部过程等。
耿召诺门汗擅长绘制佛像,善于用藏文写作。一七九五年他在四十八岁时用藏文诗歌体写了一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记祈祷颂》为七十偈。文笔流畅,挥洒自如,读起来很为悦耳,我这里有几位很有学识的僧人看到这篇经文后都赞不绝口。该经文在阿拉善刻成印版直到现在还有印文。其内容主要歌颂仓央嘉大师弘法利生的事迹,亦阐述了他的生平。
耿召诺门汗于一七七九年在阿拉善“吾饶”旧寺址上重新建了新寺。之后,又在他的请求下二世嘉木样大师撰写了《论述十地五道·三乘饰丽》(藏文)此书一九九四年已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作者在著作末尾说,“这本书是由阿拉善北方众生之怙主耿召诺门汗仁宝切的要求下而由清净比丘嘉木样贡却晋美昂布所写”。此外,耿召诺门汗仁宝切和六世班禅罗桑华丹益西,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也有师徒关系、这里不再冗赘。耿召诺门汗于一八〇七年二月十七日圆寂。享年六十一岁。
第三世罗桑曲达嘉措一八〇八年八月二十七日诞生于青海曲藏呼图克图家里,父名嘉样东珠,母名卓玛。经雍和宫金瓶掣签确认的。六岁时在南寺坐床,他幼年时就非常聪慧,一八二〇年和一八二五年两次赴京参加喇嘛年班。驻京期间,道光帝封“呼图克图”之名号。一八二八年六二十八日示寂。年仅二十一岁。他的舍利塔“文革”以前在石门寺内供奉。
第四世益西次成达杰嘉措一八二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诞生于阿拉善,父名巴达荣贵,母名毛高力格。一八三四年经雍和宫金瓶掣签确认。六岁时在广宗寺坐床。他驻锡阿拉善时,在巴让克丹吉林中共修大殿八十一间。一八五O年十一月六日圆寂。寿二十二岁。
第五世更洒却加一八五一年十月初四诞生于阿拉善。是王爷更藏吉美之三子,故称“三爷佛”。小名坚参旺杰。一八六六年三月十五日,十六岁时坐床。一八八九年还俗后由嘉木样大师指定一个十二岁的小僧尕藏加措来代替三爷化身。因三爷化身还俗娶妃,被阿拉善王爷废黜喏门汗封号,后封为贵族。三爷化身一九〇四年圆寂,尕藏加措于一八九八年八月示寂。
第六世阿旺旦增赤列嘉措一九〇一年诞生于阿拉善的一个牧民家里。父名朵尔盖,他是做为第四世益西次成达杰嘉措的转世来选认的,其中有复杂的原因,即三爷化身还俗和当地人不承认嘉木样大师指定的小喇嘛等。此世由十三世达赖喇嘛图旦嘉措选立并经金瓶掣签为耿召诺门汗的第五世的转世灵童。一九三二年出走,此后局势动荡,他去向无踪,下落不明,其一小妹至今健在。
第一世阿拉善·堪布仓,(“堪布”,系藏语,是“新教师”之意,“仓”同上文)。他有诸多名号,在文献中常见的有:托云诺门汗、达吉诺门汗、拉尊阿旺多尔济、拉尊班智达,拉尊阿旺伦珠达吉。封号为“阿日勒森额尔德尼诺门汗”;名字是阿旺多尔济或阿旺伦珠达吉。“阿日勒森”系蒙语,为“圣者”之意;“额尔德尼”系满语,为“宝贝”之意;“拉尊”和“托云”为“贵族的大德”;“诺门汗”系蒙语,为“法王”之意:“班智达”系梵文,意思是精通佛学五明或十明的学者。
拉尊班智达阿旺多尔济一七一五年(康熙五十四年)诞生于内蒙古阿拉善旗厢根达赖苏木匝布苏尔沃苏地方一个台吉家里。父名班子札布,系阿拉善旗始袒和罗理胞弟之子,曾经过旗协理,母名南宗。拉尊班智达两岁时,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驾临他家,同时认定拉尊为藏王第司·桑杰嘉措的化身(由此,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位转世化身已形成,时为一七一六年,即康熙五十五年),他自幼跟随仓央嘉措,学习藏文经典,成为仓央嘉措的心传弟子。
一七三五年仓央嘉措派他去西藏求学深造,临走的时候带上了仓央嘉措的书札。他和随从们于十二月抵达拉萨并拜谒了七世达赖喇嘛尕藏嘉措。然后从五世班禅罗桑益西前受了比丘戒。一七三六年正月传召大法会期间,阿旺多尔济请七世达赖喇嘛到祈愿法会上献礼。同年四月阿旺多尔济的随从们返回阿拉善。而他继续留在哲蚌寺修学。拉尊在西藏学习的三年之间,已获得了好多佛学知识,还受了一些灌顶。一七三八年带着仓央嘉措托他置办的许多佛像,经卷,法器,法衣等物回到了故乡阿拉善。一七三九年正月以仓央嘉措为首,在阿拉善创立了传召法会的习俗。一七四〇年他按仓央嘉措的嘱咐修建了玛央寺(据说该寺在青海省乐都县境内)。
一七四六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于阿拉善。拉尊阿旺多尔济料理后事,安置法体。然后他按仓央嘉措大师的遗愿、任天祝石门寺堪布兼寺主。同年,再度赴藏,大办善事。一七四七年七世达赖喇嘛授拉尊班智达阿旺多尔济为“阿日勒森额尔德尼诺门汗”的名号及诏书,并赐佛像灵物,全套堪布器具等赏物。这是人们称他为诺门汗的来历,也是他经过布达拉宫南杰扎仓堪布的明据。
此后,一七五〇年至一七五六年之间五次派人去向七世达赖喇嘛送信请安。一七五O年七世达赖喇嘛因拉尊阿旺多尔济的请求下撰写了《经生净土愿词》,又给拉尊的母亲和妹妹写了护佑愿词。并给阿旺尔济呈上的诗歌体信札,复了同样的诗歌体的书信。此复信载于《七世达赖喇嘛传》中。一七五六年拉尊开始修建阿拉善南寺(广宗寺)。九月派然坚巴·阿旺丹达尔竭见七世达赖喇嘛,献上信札,礼物,请求为阿旺多尔济的亡妹策凌旺姆超度亡灵。
一七五七年阿拉善南寺峻工,由阿旺多尔济主持迎请仓央嘉措的转世灵童到南寺坐床,并在新建的南寺写完了《六世莲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传》。这部诗歌散文连绵间杂的名著传记在天祝石门寺内收藏着,是草体手抄本一部,经形长条,近二百页,字体秀丽工整而美观大方,约抄于清朝时期,待考。
一七六三年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为自己的父亲奔丧,驾赴安多途经蒙古时,阿旺多尔济跟随章嘉国师,因对国师极其崇拜,尽力服侍,成为他的首要弟子。一七六三年因拉尊阿旺多尔济的请求章嘉国师为其传授了《密集五次第灯论》。一七六九年夏季阿旺多尔济抵达五台山后,同章嘉国师、二世嘉木样等一起为普乐院的佛堂举行了开光仪式。
阿旺多尔济的“拉尊班智达”之称号首先是全藏有名的学者三世土官·罗桑确吉尼玛所赐的,后来十三世达赖喇嘛图旦嘉措阅其著作后,对他渊博的学识及殊胜的业绩所敬佩,内心十分欣喜,又赐封为班智达学位。拉尊著述颇丰,除著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一书外,还写了不少有关佛学方面的作品。如《智慧普贤颂》、《速生祈愿经》等。静悟禅师土官·罗桑确吉尼玛在《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中说,“著有多种作品的拉尊诺门汗阿旺伦珠达吉又名阿旺多尔济”。
拉尊阿旺多尔济大师在蒙藏地区弘法利生,一时声誉很高,引起了阿拉善王爷手下人的不满。阿旺多尔济晚年时,有人向王爷罗桑道吉谗言告密,说阿旺多尔济要推翻王爷,取而代之云云。因此,王爷大怒下令将其逮捕入狱,于一七八〇年涅槃。当时阿旺多尔济大师的弟子,仓央嘉措之转世化身图旦嘉措对罗王的暴行愤慨之极出走,移居喀尔喀蒙古的达日岗嗄。后来一七八三年罗王死后,旗里派人请回图旦嘉措,开始寻访阿旺多尔济大师的转世灵童。
第二世又名伦珠达吉,为土官化身之外甥,经阿拉善迎请时,土官化身不允许,嘉赛仓·图旦嘉措说,他不给我有办法请来,不久+便谢世。年仅十一岁。生卒年不详。(—)。
第三世君乃达杰于一七九八年诞生,为。阿拉善镇国公道尔吉色布登之第七子,是耿召诺门汗图旦嘉措的侄子。他在南寺噶丹旦吉林设立了法相院(即哲学院),主习佛学五部大论),对阿拉善南寺僧众修习佛学内明作出了重要贡献。于一八五七年示寂。著有若干作品。
第四世达杰嘉措生于阿拉善台吉家旗,父名那仁达赖。这一世的生殁年均不详。(—)。
第五世傲檫琰潘普香桑杰嘉措别名仓舍雅白多尔济,于一八七一年十月十八日诞生,是阿拉善镇国公阿耶匝那之二子。他在寺院学习佛学外,还一度出山掌管旗印,参于政务。也是历代阿拉善堪布仓中很有名气的化身。年轻时赴藏深造过,对藏传佛教的大小五明有较深的造诣。后来,十三世达赖喇嘛图旦嘉措的经师,精通十明的佛学家华锐格西·罗桑热赛大师在南寺居住期间,为其教授了《声明学》、《修辞学》、《韵律学》等。
五世堪布仓主持寺务期间,亲自带领扩建六世达赖喇嘛灵塔祀殿——黄楼庙。并对佛像的塑制、绘制,增加佛经藏书量,亦是非常注重的。他亲自参加主持正月的冬季祈愿法会,五月的夏季祈愿法会;十月的五供祈愿法会。在此间,给四众弟子讲解《菩提道次第》和《佛三十四本生传》。正月十六日给来自各方的善男信女传授《无量佛》的灌顶。还给信徒讲解阿旺多尔济著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多次。五辈化身对密宗有深刻的修持和见解,每年举行无上瑜伽续本尊密集、胜乐,大威德、时轮及瑜伽部本尊普明,事部观音等六场彩粉坛城的修习仪轨。此外,用一两个月的时间闭关静坐,修习密乘本尊。
第五辈堪布仓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和九世班禅大师颇有交往,书信来往甚多。按十三世达赖喇嘛在信中的要求,堪布仓曾为布达拉宫南杰扎仓、哲蚌寺和桑耶寺派人送去过阿拉善的栽绒长条坐垫和带有在北京制造的镀金幢幡等。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加封第五世阿拉善·堪布仓为班智达,并做了西藏布达拉宫南杰扎仓的堪布。他生前多次去天祝石门寺,亲自给僧伽布施,讲经说法。石门寺收藏的个别文物上有大师的手迹。五辈堪布仓著述甚多,有文集八部,三部已有木刻版。一九二〇年撰有《石门寺法台仪规》,此章程写在六尺多长的黄锻子上面,五八年和“文革”时由该寺比丘马旦增收藏到今日。五辈堪布仓于一九四四年三月初二日圆寂。享年七十四岁。
第六世阿拉善·堪布仓阿旺罗桑丹贝坚参(贾拉森)公元一九四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诞生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柏林乡野雉沟村的一户藏族牧民家里。父名巴玛才让,母名英吉。大师的乳名为拉尕昂。三岁时被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赤列伦珠确吉坚赞大师在著名的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大经瓦殿内经金瓶掣签确认为第五世阿拉善堪布仓的转世灵童,赐名为阿旺丹贝坚参。同年在天祝石门寺举行了隆重的坐床仪式。五岁时迎至阿拉善噶丹旦吉林(即南寺)坐床。自此,开始学习藏文经典。首任经师为香巴旦增,香巴旦增示寂后,由拉然巴格西尕藏热赛任经师,在这几年中大师系统地学习了《集类学》。
一九五五年赴青海塔尔寺学习,在木雅化身座前受了出家戒和沙弥戒,在原名上多加了“罗藏”二字,全名为阿旺罗桑丹贝坚参。在塔尔寺居住半年的时间里,除学习外,还受了《大威德金刚》之灌顶,同时又受了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经典传承。
一九五八年大师进入阿拉善的一所小学学习,于六三年毕业。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八.年在中学就读。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三年之间,知识青年下乡劳动。一九七三年考入内蒙古大学学习,一九七六年毕业后回到阿拉善,在一个名叫乌兰牧骑的文工团任编导,此间用诗歌写了不少作品,一九七八年又考入内蒙古大学蒙语研究生班学习,于一九八一年毕业。一九八二年在内大任教。一九八三年赴日本留学深造,同时又给日本学生授课。于八五年学成回国后仍在内蒙古大学任教,并致力于蒙古语文研究工作。初任讲师职称,现为教授。
一九八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大师驾临桑梓探亲来到天祝石门寺,给该寺僧侣布施并坐床,共住了三天。这期间他详细阅读了第五世堪布仓的《石门寺法台仪规》,嘉赛仓的《石门寺僧规章程》,以及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华锐格西罗桑热赛的手迹——《骡子天王唐卡目录》等,于正月十六日返回内蒙古大学。
一九八八年在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进修藏文,同时给蒙族学生授课。署假期间同父母等人朝拜塔尔寺和拉卜楞寺。八月份参加了在兰州举行的第四次中国民族语言学术讨论会。在此会议上写了一篇论文,该文发表在《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上。
一九九〇年农历七月初三日,阿拉善南寺大经堂复修落成时,大师坐床并亲启主持了开光典礼,给三千多四众弟子摸顶祝福。
一九九二年农历正月初六日大师再次去石门寺给全体僧众布施,驻锡数日后于本月中旬返回内大。一九九三年去阿拉善南寺立宗(答辩)《现观庄严论》。同年十月赴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和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会”,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一九九四年四月分和六月份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会议。
大师聪颖睿智,虚怀若谷,平易近人,又十分刻苦,又藏、蒙、汉、日诸多文字造诣颇深,并能用蒙汉日三种文学写作。著有《代词的特殊种类一一西拉裕固语的替换代词》、《东部裕固语的格和代词的某些特点》、《有关(仓央加措传)的几个问题》、《简介(仓央嘉措情歌秘传)上一书及其作者》、《阿拉善土语的方向格》、《(虚空宝)写藏文八啭声》、《东部裕固话说材料》(合编)、《有关八思巴文的元音和》、《南寺五辈喇嘛坦佛教活动略述》、《石门寺僧规章程》(藏译蒙)、《阿拉善活佛印章所刻八思巴文释读》等。另外,《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位转世活佛阿旺多尔济》(该文笔者已译为藏文由《西藏研究》刊载)一文,大师查阅了大量的藏,蒙,汉文资料后写成的一篇颇有学术性的论文,个别藏族学者看到后评价极高。这篇论文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一书的作者拉尊班智达阿旺多尔济的生平事迹确实有精辟的论述,并有独到的见解。文中对个别错译者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说,“错译的原因是译者没有正确理解原意(藏文蓝本内容)而出现了这种错译……”。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大师在藏文佛学上的造诣亦决非寻常。
第六世阿拉善·堪布本仓(贾拉森)现为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大学教授、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副所长,内蒙古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内蒙古阿拉善南寺寺主,甘肃省天祝县石门寺堪布兼寺主等职。此外,他还有一些属寺,担任寺主和堪布之职。
石门寺的另一位“杰章”堪布第一世是阿拉善王爷罗桑道尔吉之五子。名格勒派或称罗桑丹贝贡保。年幼时在阿拉善学习藏文。后来赴藏学习了《现观庄严论》和《中观论》,拜隆多上师习显密二法。在阿拉善创建了北寺。他对寺院僧久的戒律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曾被封为朵仓呼图克图,约一八一四年圆寂。
第二在出生于青海省,经金瓶掣签确认,名字叫益西丹贝傲色,一八八一年圆寂。
第三世生于阿拉善一台吉家,经金瓶掣签确认,名为罗桑东珠龙仁久美嘉措,于一九三O年十月二十七日示寂。
第四世罗桑久美一九三一年生于阿拉善旗。曾在九世班禅大师座前受戒,至今仍健在。曾在阿拉善旗政协工作,现已退休。
除以上三位化身系统外,该寺还有多识化身和嘉豆化身。多识前一辈名为希热大杰,生于石门寺的措哇马氏家族,特拜著名格西华锐·罗桑热赛大师为经师,一身在石门寺修持佛法,佛学上有很高的成就,曾任过该寺诺多僧人的授戒师。因他帮助华锐·罗桑热赛大师复修石门寺大经堂有功,故封为该寺的一位仅次于甚布的代理堪布,并给他修了化身府邸,“文革”时被拆。大约圆寂于年左右。
多识·东舟宁洛又名多识·图旦罗桑青培年生于今天祝藏族自治县,幼时在夏玛寺及天堂寺修学,后来到著名的法刹拉卜楞寺求学,曾任过天祝安远小学和天祝师范的教员。“文革”期间含冤入狱,在监狱中他始终对学习没有放松过,后来无罪释放,曾在天祝县文教局工作。因他知识渊博、对藏传佛学造诣颇高,八十年代初被西北民族学院特邀为教员,初任副教授,现为教授。多识先生不仅精通藏文,而且对汉英等诸多文字修养很深。当今藏族学者中用汉文对佛学方面著述立说者可以说无此人之上,这决非奉承之语。多识先生的藏汉文专著有《藏语语法概论》(藏文)、《云使浅释)(藏文)、《“佛法三根本要文”通俗解说》(藏译汉)、《破执断惑慧宝金刚经妙理剖析》(汉文)等等。八一年石门寺开放后,多识先生曾几次到该寺看望众僧。多识化身现为西北民族学院藏语系主任、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干事会干事、甘肃省藏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西北民院教授。
嘉豆化身的历辈化身因资料缺乏,不知他现为第几世。据说前一辈在拉卜楞寺求过学,对《观现庄严论》颇有造诣。这一世有五十多岁,在家务农。
从有关石门寺的资料分析考证,寺院初创至今,在该寺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化身,仅不限于以上所述的五位化身,以后资料充足,有时间时,做另文细述。
三、高僧学者。
石门寺这座禅院自创建以来,迄今快要迈进四百个年头了。特别是第六世达赖刺嘛仓央嘉措重新营建新寺后,在他和阿拉善堪布仓历辈化身的加持和精心治理下,培养出了不少佛教大德学者。六世达赖喇嘛主持寺政时开设了五部大论之学,后来二世嘉木样大师又设置了密宗学院,该寺鼎盛时期僧人发展到八百人。前后出了很多著名学者,有八十多位获“拉然巴”和“多然巴”格西学位。《安多政教史》中对部分学者有这样的记载;“嘛呢喇嘛是石门寺僧人,在拉卜楞寺求学时获格西学位,曾任过天堂寺的法台;协嘎及哲蚌寺的律经堪布,色拉寺的赛西堪布达札;召·堪布拉然巴格西智华曲达;喀尔喀大库伦的喇嘛马拉然巴曲达,该职由原西藏政府所封,后来他任过塔尔寺时轮学院的第二任法台;赛科寺上院札仓的刺嘛姜拉然巴;曾参任阿拉善南北两寺、王府衙门的延福寺、连城大寺以及古城寺法台的嘉毛喇嘛;还有曾任安多与西藏个别寺院的法座数名和拉然巴格西二十位。还有哲蚌寺格西马然坚巴虽未获高等学位,因学业成绩突出得到上师的赞许,后派遣到拉卜楞寺。著名天文学家华锐·阿丹是藏王第司·桑杰嘉措的亲炙弟子,其侄子华锐·智华普授天文历算与阿荣年扎,还有华锐·罗哲、华夏·阿旺彭措,桑杰成来、彭措央丹等,嘉木样大师驾临此地时服侍左右,曾加过拉卜楞寺的辩经院,是同级求学者。华堂·益西丹增通晓显密二宗,因修习用功、示寂时现较著功德。精通显密二法及其它学问的华锐·久美丹曲是拉卜楞寺的有名格西,此外尚有许多学者”。另有朵云夏茸等学者。《安多政教史》成书于一八六五年,近代藏传佛教著名学者,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华锐·罗桑热赛大师的生平事迹没有载人此史。藏学界和佛学界也十分 华锐·罗桑热赛又名罗桑嘉措,梵名为措香若贝罗哲或苏德札夏噶,于公元一八四〇年诞生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石门寺附近的寺沟队的一户牧民家里(与笔者同乡同村)。自幼出家于石门寺为僧,学习藏文经典。由于聪慧好学,数年后就成为该寺中之佼佼者。为能求得佛法真谛,他远赴著名法刹的热望日胜一日。一次终逢良机,同天堂寺格西夏吾曲扎仓一道,赴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求学深造。他求学期间,清贫廉洁、素茶淡饭,苦学不懈。在拉卜楞寺苦修十多个春秋。精通五部大论、三藏四续;考取了拉卜楞寺院的最高学位——多然巴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获得了渊博的佛学知识,赢得了极大的荣誉,声名远扬四方。
公元一八九四年,大师五十五岁时,离开拉卜楞寺,先后前往甘南碌曲西仓寺院、青海阿荣大寺、隆务大寺、塔尔寺,华锐藏区的佑宁寺及天堂寺等广大地区的诸多寺院,讲经求学,弘法利生。正在他拉卜楞寺求学和各地弘法期间,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和光绪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年)石门寺两次遭到局部破坏,后一次极为严重,大经堂被焚毁。大师返回桑梓母寺,与他的弟子多识化身希热达杰重建石门寺大经堂。这次修复大经堂的木料主要由多识化身出资办了。为此,多识化身在该寺有一定的职位。与此同时,康区宁玛派著名学者,精通佛学十明的大学者局米旁大师(—)给拉寺修书一封,内容驳斥宗喀巴大师的中观学说。推本溯源乃他欲试格鲁派对宗师之经典学风若何,据说当时在拉寺接到驳文尚无人解答。经商量后,派遣了该寺的两位年轻格西前往石门寺,将书信呈于罗桑热赛大师,大师于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在塔尔寺驻锡期间回了驳言。当局米旁接到破答文章时,驳得他理屈词穷,无言对答。不管怎样,局米旁大师作了忏悔,并对大师大加敬佩和赞叹。自此,凡是藏区各大寺庙的僧众,无不为大师高深的学识和殊胜的功德所倾服。从罗桑热赛大师的论著中可以看出,他对局米旁大师虽撰文驳斥,但亦对局米旁的修行成就和著书立说以及文笔等方面大有赞许。藏族有句格言说,“学者在学者的眼里十分崇高,傻瓜见了学者不大欢喜”,罗桑热赛和局米旁同为释迦弟子,虽教派不一样。但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共同的,他俩是志同道合者。另外,罗桑热赛大师对著名学者丹达尔的文章中的不妥之处亦曾作过纠正。
一九〇二年,应青海阿荣大寺的邀请,大师驾临该寺传授时轮金刚灌顶法;次年,由连城土司的邀请,大师又赴连城大寺传授时轮金刚灌顶法。同时,因内蒙阿拉善广宗寺的邀请,大师赴阿拉善弘法,并给该寺第五辈寺主仓舍雅白多尔济讲授内明、声律、修辞、韵律及诗学等学课。
一九〇七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阿旺图旦嘉措抵达塔尔寺时,听闻大师学识广博,德高望重\拜大师为经师。大师给达赖喇嘛讲了哲学、《菩担道次第广论》、声明学、诗学等。据《十三世达赖喇嘛年谱》载:“公元一九〇七年二月,达赖喇嘛驻锡塔尔寺期间。听说该寺中有位精通佛学十明的学者,名叫华锐·罗桑热赛,随即请来。不但仔细听他讲述持杖论师所著《诗镜》一书的第三章,而且还听他讲述《妙音声明学》,语言学的全部五种拼合法,并作了练习。”此后,大师备受达赖喇嘛的尊崇,并相随达赖喇嘛,同赴北京、五台山,内外蒙诸地,办理佛教大事。
大师不仅精通佛学十明,而且对藏梵书法有独到之处,别具一格。其手迹在石门寺珍藏着。另外,在青海塔尔寺讲经院内的天花板上大师用梵体撰写了《文殊名颂》经文全篇,至今仍在,实为稀有的梵文书法作品。和他同时的大学者色多·罗桑次成嘉措化身(-)等誉大师为“精通显密二法,佛学十明的大班智达华锐·罗桑热赛。”色多·罗桑次成嘉措写《塔尔寺志》时,大师曾给色多仓提供过资料,《塔尔寺志》在大师的请求下,由色多仓所写的。
大师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光辉的一生。不仅以高深的学识,殊胜的品德在藏蒙宗教界建树了不朽的功勋,而且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百余年来,他在整个藏蒙等信教群众中始终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不少优秀论著、在宗教界和藏学界的影响是颇大的。著作有一大部。他的《因明学概要》一书,一九八五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并已发行。他撰著的还有《大神变传记·白莲鬟》、《修持大畏德金刚之二次第·珠链》、《善说金珠之疏·宝饰》、《中观论总结之疏》、《从律经论问答辩述》等三十多种有关显密等方面的作品。大师的文集一九九一年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并正式公开发行。在拉寺附近有一位大师的徒孙,曾收藏过大师的医学著作和药物,很遗憾的是“文革”中被没收。大师用过的手摇经筒及白海螺仍在那人处,这是笔者亲自目睹的。
公元一九一二年左右,应外蒙佛教界的邀请,大师赴外蒙弘法期间,不幸圆寂于布拉地方。
大师圆寂后,十三世达赖喇嘛,亲自传下旨意在塔尔寺修建了一座数米的极其精致豪华的铜制鎏金舍利宝塔,塔内供奉大师的舍利,以示纪念恩师殊胜功德,供人们世代朝觐敬仰。,此塔后迁移到石门寺中,可惜毁于“文革”十年动乱中。荣幸的是塔内舍利装藏被当时该寺比丘马旦增所收藏并保存于至今。八三年由马旦增师傅修一舍利塔,供于寺内。当地藏、汉、土民族为了纪念这位佛学大师,在他诞生的地方八五年又修了一座高丈余的舍利宝塔,每逢佛教节日,香烟缭绕,香客络绎不绝。
大师一生中除担任过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经师外,还担任过拉卜楞寺“四大色赤”之一的第五世伞察色赤、第五世阿拉善堪布仓、多识·希热达杰、青海拉毛仓等的经师,弟子甚多,培养了很多佛教人才。
《安多政教史》中所提到的拉然巴格西华锐·罗桑曲达,生于今天祝藏族自治县,幼时入石门寺为僧,年轻时赴塔尔寺学习《释量论》。后来去西藏入哲蚌寺果芒扎仓系统地学习了“五部大论”,在西藏传召大法会上进行立宗答辩后,获西藏僧侣最高学位“拉然巴格西”。主要拜嘉赛仁宝切等诸多高僧学习显密要典。到很多幽静地方积福忏障,闭关静坐,获得圆满修证功德。奉原藏政府之命,赴外蒙古乌兰巴托辅佐外蒙格鲁派最大的化身哲布尊丹巴弘扬佛法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师后来回到家乡,为弘法利生付出了心血。华锐·罗桑曲达大师曾任塔尔寺时轮学院的第二任法台。其生卒年未详。只知他在一八一七年左右驻锡于塔尔寺。
《安多政教史》中的华锐格西·久美丹曲生于天祝,与三世贡唐仓大师同时期人。小时出家于石门寺,后来到拉卜楞寺求法深造,精通佛学五部大论。曾任拉卜楞寺“四大色赤”之一的三世德哇仓·嘉样土旦尼玛的经师。著述较丰,现存藏文正字法方面的著作两本。《藏文正字》一书一九五六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一九八一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重印。至于对他的正字拼合法,曾得到过一代佛学大师格西希热嘉措的高度评价。
四、寺院学经制度及佛事活动。
这座寺院显宗方面由罗桑坚参大师创立法相院后,温习《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俱舍论》、《戒律论》及《菩提道次第广论》。一年四季的辩经法会及十月的五供辩经法会皆依西藏哲蚌寺果芒扎仓的规则照办,在法会上按藏传佛教的习俗定要立宗答辩,该寺中是否有直接授予佛教学位,已无以考证。
第二世嘉木样大师于一七七四年在该寺中创立密宗学院后,任命大善知识康智扎西为密宗学院的上师。格西东智扎西最初请假不愿任法台职务,后来得到嘉木样大师的加持等,使密宗院的规律以及修持等方面都日臻完善,所以东智扎西格西十分欣喜,激动地说,“我们这块地方有如此完整的密宗修习法规全靠了嘉木样大师的恩德,原来我打算独自闭关修持,现在我一息尚存,再也不请假!”东智扎西格西任密宗院的法台十五年之久。密宗院的修习按拉萨下密宗寺院的方式规定,主习密宗四续部及《密宗道次第广论》等主要密宗经典。
该寺的医学院中主要学习第司·桑杰嘉措著的《四部医典》,此外也涉及一些雪域学者的医学典籍。时至民国初期,该寺的显密学风衰落,僧人亦逐渐减少,“文革”以前显宗方面除只学“五大论著”中的《释量论》而外,已不习其他“四论”。密宗方面的《四续部》也无人传授。对医学学习的尚有若干人。
除以上所述外,对寺院中平时颂读的经文必须背诵,如:《心经》、《白伞经》、《度母经》、“五部祈祷经”、《礼赞上师》、《宗喀巴大师秘传》、《显宗要义》、《八大药师经》、《普明》、《大威德》、《骡子天王》、《般若波罗密多教言》、《入中论》等等。较聪明的僧人初背到背熟全部规定经典需要花费六年左右的时间。
石门寺的佛事活动,农历正月举行祈愿法会、二月会供法会、三月嘛呢法会,四月供养(供灯、供净水)法会、五月自受灌顶法会、六月祈祷法会、七月坐夏法会、八月骡子天王修持法会、九月祈愿法会、十月五供法会。十一月和十二月属一般小型佛事活动。农历每月二十九日的下午供六十食子。此外,在正月举行法舞。一般称做跳神,藏语称其为“欠”。以上佛事活动为简略而述,细说之,只正月法会部分亦可占去大量篇幅,所以就不再细述。
五、现存文物古迹。
石门寺自第二佛祖宗喀巴大师的首要弟子根登智之第六辈化身罗桑仁青仓央嘉措、通达显密二法的法王第司·桑杰嘉措之化身阿拉善堪布仓和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复兴者拉钦·贡巴热赛之化身大善知识华锐·罗桑热赛经师等诸位大德无边威法的加持和致力下,给后世信徒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珍贵遗产。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五八年和“文革”十年浩动中该寺被夷为平地。佛像、佛塔、佛经等被抄、砸、盗、焚毁。几乎遗失,实为惜哉!
对佛教持有一颗舍死亡生之心的释迦忠实信徒,石门寺马旦增师傅设法于一九五八年隐匿并保存到今天的文物有:尊者仓英嘉措穿过的法衣一件;仓央嘉措亲手绘制的本人唐卡一面;佛舍利于九颗;七世达赖喇嘛亲自雕刻的象牙观音大士十一面像一尊(此像是华锐格西·罗桑热赛大师在青海阿荣大寺授时轮金刚灌顶时由该寺众僧献给他的,是大师的修持依之物);三世贡唐仓的帽子一顶;五世东科大师的帽子一顶;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照片一张;九世班祥大师的照像一张;经师华锐热赛的照像一张(此像于一九〇三年,大师在连城大寺授时轮金刚灌顶时由当地鲁土司所摄);华锐格西·罗桑热赛的舍利塔一座及其法衣一件、供桌一面;刻于明朝永乐十七年的光明女佛石像一尊;六世章嘉呼图克图的照像一张;七世士官呼图克图的照片一张;骡子天王的画像一帧;拉尊班智达阿旺多尔济撰著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传》手抄本一部;《石门寺僧规章程》一卷(此僧规定于一丈六尺二寸长的黄锻子上面,写于清末年间,属藏文长体草书);第五世阿拉善·堪布仓所撰的《石门寺法台仪规》一卷(此仪规写在六尺二寸长的黄锻子上面,属藏文草书);十三世达赖喇嘛为自己的经师罗桑热赛大师写的《祈祷颂》经文一篇;前一世祝贡化身画的俊马驮宝像一张;自鸣白海螺一个;明朝的两个高尺余的花瓶(待考);此外,尚有许多法器,不再赘述。据统计,石门寺收藏的文物共有一百六十多种。
石门寺院东面一华里的峡口石壁上,离地面约二十多米处,刻有一尊硕大的弥勒佛像。佛像高六米五,宽三米二,雕刻深度二十厘米。这尊佛像刻于明朝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年),将近六百年的历史。刻有两行藏文为“唐忒展召郎”和六字真言;另刻有一行汉文为“见闻思超脱圣地”。其实前一行藏文译过来就是这一句。甚为遗憾的是这尊历史悠久、深有影响的石刻佛像五八年和“文革”期间保存了下来,而寺院开放后的一九八四年元月三日为了采石被炸毁。幸亏在此前马旦增比丘托人摄下了一张照片。
石门寺的这些文物可以说在天祝甚至整个华锐地区是少有的;也可以这样说,有关达赖喇嘛其殊胜功德亲自主持创建的寺院、并任寺主主持寺政达二十五年之久的禅林在安多地区来说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六、寺院现状。
石门寺中最初有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历代化身的府邸、历辈阿拉善堪布仓的府邸,多识化身的府邸及嘉豆化身的府邸。“文革”前有堪布、多识、嘉豆三府邸,目前府邸一所荡然无存。石门寺一九八一年恢复开放后、一九八三年在堪布府邸上修了五间简陋的房子来代替经堂,虽然做佛事活动的问题暂时基本上解决,但亦带来了不少困难。比如,正月的祈愿法会较为隆重,殿内的伞盖、幡、幢等需要挪动,对信众举行普明灌顶,众多信教群众要在殿内朝拜等,因佛殿较小,带来很多不便。一九八五年修了三间弥勒佛殿,也很小。
一九八一年寺院恢复后,僧人只有四、五名,年龄都在花甲之上,到一九八五年时僧人增加到十六名,多数为年轻僧人,此后又随着减少了,时常保持十人左右。寺院恢复后,迎来了无数信徒的朝敬。他们得到了佛法的甘露。公元一九八四年九年十六日众生之怙主第十世班禅大师与经师嘉雅仓、嘉木样大师、贡唐仓、德哇仓、多识仓等佛教著名大德一同驾临石门寺。班禅大师授颂经文,做了佛事活动,给数以万计的信教群众施法摸项祈福。这么多的佛教大德同时会集与此,是石门寺当代历史上首次出现的。一九八五年达赖喇嘛的代表(内有化身两名,格西一名)从印度来到北京,由中央统战部人士陪同前来看望石门寺的修建及其僧众的情况。一九八七年和九二年该寺堪布兼寺主藏族蒙学家阿旺罗桑丹贝坚参大师两次驾临该寺看望僧侣;藏族著名学者多识先生也几次莅临本寺;西藏政协副主席才旦卓玛也来拜访过这座寺院;还有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民族出版社、甘肃日报社及西藏报社的记者也曾经采访过。由此可以看出,这座久负盛名的寺院目前营建规模并不大,但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乃至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藏传佛教领袖--第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所缔造的。为之,吸引着很多远方的名人学士,朝圣旅游者。
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xinjia.com/lswbfz/8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