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的当兵路……
时逢八一建军节
心里总有种莫名的冲动
想说点什么
回顾一下我当兵28年的生涯
想想自己走过的当兵路
细细品味
有感慨有激情
有思考有回忆……
年5月20日
我出生于重庆市铜梁区
一个叫“水鸭凼”的地方
那里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年秋季入学
在土桥公社(镇)小学读书
功课不错
学生干部
从中队长做到大队长
还受过县团委的表彰哩
年夏天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
学校不能读书
我便在田间与泥土打交道
年9月
我又拎着书包
进学校“复课闹革命”
年冬
两位接兵的军人
走进了我的视野
正在读初中的我
便做起了“从军梦”
于是乎
报名
目测
体检
政审
有点波折但还算顺利
老爸说
我们家还没出过军人
去闯闯也好。
这一闯
就是28年
那年我17岁
年12月16日
我离开了熟悉的瓦屋
竹林
小路
还有年幼的弟妹和父母
当列车哐噹哐噹地
把我们载到成都
又乘汽车到邛崃
集训点在东安中学
我对这里的一切
都感到陌生希奇
头发要理成富士山
被子要叠成豆腐块
毛巾要晾成一条线
甚至漱口缸牙膏牙刷
摆放的角度也要一边歪
有点直线+方块的韵律
年3月27日
我们乘汽车部队
20团的“大道机”进藏
过泸定康定
越理塘巴塘
跨金沙江怒江
翻海子山折多山……
我尝到了高寒缺氧
恶心呕吐的滋味
4月9日
抵达林芝藏字部队
即拉萨军分区
就是现在的林芝军分区
4月11日分配新兵
我被分至司令部
军务科当打字员
军务科共9人
其中打字室3人
除我之外
还有赵新民(已病故)
孙瑛(司令部惟一的女兵)
他俩是我的打字启蒙
年
中国共产党建党50周年前夕
我成了“纳新”对象
随后
到拉萨支左办公室当打字员
假日我首次游览了布达拉宫
大昭寺
哲蚌寺
还有八廓街……
感觉很美
年
参加自治区和西藏军区
举办的外语培训
初次结识了“English”
现在我依稀能闻见
一股青春的气味在荡漾
我怀念这种曾经有过的气息
年6月
任命为司令部侦察科见习参谋
那一年我21岁
开始拿工资
行政23级
每月72块8毛钱
同年8月第一次走墨脱
我明白了“墨脱路”是咋回事
在地东村嘎玛旺久家
吃存放了12年的腊肉
那味道很“哈”还带点臭
真的是难吃得很
年
到米林搞兵要地志调查
领教过“牧羊犬”的厉害
腰间留下了永久性的疤痕
第二年
在色齐拉山破敌特窃听器
丹娘朗嘎沟查敌特中转台
排区大渡卡搜捕逃窜敌特中
学会了嚼糌粑面
喝酥油茶
啃干牛肉
那滋味
使人终生难忘
年
参加成都军区
侦察参谋特种训练
学会了开汽车
还有特种照像
年
在米林举办侦察兵专业训练
受到总参情报部的通报表彰
年任侦察科副科长
第二年任科长
那年我32岁
年9月
考入成都陆军学校文科大专队
学校在成都什邡九里埂
军官的摇篮
我特别崇拜
古文老师和逻辑学老师
从中受益匪浅
年7月毕业返藏后
闲时我就开始写作
写了一大堆小说散文
诗歌和报告文学
送给《拉萨晚报》总编
杨从彪老师阅审
他仔细阅读后说
你的散文写得挺美
往散文方面发展吧
年
我的第一篇散文《墨脱颂》
在湖北经济报发表了
后来我的散文在西藏海南
北京山西四川等省市的
报刊上不断出现
于是加入了西藏作家协会
年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
《神祕的处女地》出版了
尔后又出版了《西藏东南角》
《极地天河》《林芝军人》
《西藏绘画艺书》等17本书
这些作品
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写成的
问心无愧
年5月
任军分区副参谋长
那年我36岁
9月被成都军区授予中校军衔
两年后晋升为上校
从上任的第一天起
我就抱定一个信念
踏实做事
真诚做人
任副参谋长的8年间
率队
参加首次空中巡逻
参加林芝抢险救灾
参加地区扑灭山火
参加军区专业兵比武
组织年终军事考核
搜寻坠毁直升机踪迹
蹲点抓“管干带兵”试点
检查人武部民兵工作
护送军报走墨脱……
乘坐黑鹰直升飞机
一天往返墨脱5次
背崩格林格当……
接运退伍兵
连续4年(90年~93年)
获得西藏军区
“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
二、三等奖
获得成都军区纪实文学二等奖
获得国家民委和人民日报
民族团结进步征文三等奖
部队训练执勤
安全管理……
我都干了
还算称职
嘉奖
三等功
优秀党员
而今回想起来
聊以自慰
倒也坦然
年
感觉太累
突然萌生了回家的念头
于是申请又申请
几经折腾
终于回到了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8年哪
冰雪染白了少年的青丝秀发
我无怨无悔
青春无怨
当兵无悔
我很自豪——
因我曾是林芝分区的一名老兵
▼备注
杨辉麟,藏族名玛米多杰(ma-mi-rdo-rje),西藏军旅作家。已出版《西藏东南角》等书17部。
读西藏风情风俗│走西藏风景风物│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1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