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通讯员钱佳芹
一年前的陈振彦,一定想不到,自己成为了同学们眼中的一个“传奇”。
陈振彦是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刚入校时成绩处于班里“后三分之一”的他,在半个学期里“逆袭”,跑到了全年级的“前三分之一”,七年级期中时斩获了学校“兰心少年黑马奖”!进入八年级,他在学业成绩上已稳稳占据班级、年级前列。勤奋、专注、自信、阳光的陈振彦成为了很多同学的榜样,正在影响身边的许多人。
校园体育节
在丁桥老百姓眼中,陈振彦所在的丁兰实验中学也是一匹“黑马”。
时间倒回至十年前,彼时,它是一所教学质量薄弱、名不见经传的郊区初中,如今,它已是丁兰智慧小镇上的一所优质中学,更是周边家长们心目中“家门口的好学校”。“新简约”课程、意趣课堂建设风生水起,教学质量逐年提升,连续几年中考重高增长率都位居全区前列。
丁桥的老百姓们,见证了这所56岁老校的“逆袭”。
“兰心少年”,学校“05后”们的精神坐标
从班里的“后三分之一”到现在的“学霸”,是如何做到的?
“有好的心理、老师们的鼓励和自己全心全意的努力。”陈振彦笑。他说,小学时,自己是个“没心没肺”对学习不上心的孩子。“进了初中,到了全新的校园,想着小学浪费了很多时间,不想再这样了。”陈振彦说,学校的学习氛围很棒,各项活动很丰富,老师们温暖而有活力,很想让自己也“棒起来”。他从点滴处做起,一个多月过去,进步就显而易见了。到了七年级下学期,他已是班里各方面的佼佼者,原本不爱说话的他也越来越开朗、自信。他还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经常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班主任张惜珍说,陈振彦非常爱阅读,知识面广,有一个大家送的爱称“班里的百度百科”。这一年里,陈振彦有了很大的改变,越来越接近他的目标——“成为最好的自己”。去年,他也成为了学校“兰心少年”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七届“兰心少年”表彰大会,学校将屋顶农场的绿色生态蔬菜作为学生的奖品
在丁兰实验中学,有很多像陈振彦这样闪光的“兰心少年”。学校的“兰心少年”从六个维度全方位评价学生,有课堂表现出色的“兰雅之星”、勤奋努力的“兰悦之星”、体育素质出色的“兰健之星”、具有科技艺术特长的“兰韵之星”、弘扬社会正能量的“兰孝之星”、学习优异的“兰优之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长处。每个孩子取得的成绩、进步,都会得到很大的肯定和鼓励。每年的“兰心少年”表彰活动,学校还会很贴心地邀请家长来现场,一起见证孩子的高光时刻。
职业教育:“兰心少年”在“一带一路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上体验不同国家的外交官
校长赵骎说,“兰心少年”就是学校“05后”全体学生的精神坐标,希望每一位丁中学子,都是有着“质朴如兰、执着如兰、自管自立、自信自强”品质的自主型“兰心少年”。
语文课视频在抖音上火了,体育课“育体”又“育心”
“全班都是才子,好优秀!”
“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老师能教出这样有才的学生!”
在抖音平台,丁兰实验中学的一群孩子在语文课上创作对联的视频很火爆,收获了来自全国各地粉丝们近50万的点赞和上万条的评论。
这些“对联小能手”的老师,是语文老师王杨军。王老师的语文课堂“很神”!比如讲易错字,王老师不会让学生枯燥地反复抄写,而是会从该字的起源讲起,孩子们了解来龙去脉后,印象极深,不需要太多练习,也不会出错。比如,他花了很多心思,录制了有趣的微课,讲“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药铺门联的今夕对比等等。他将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融入课堂,用各种好玩的方式,让学生提升对语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之妙,让每个孩子喜欢上中国的文化。
在学校,有很多像王杨军一样不走寻常路的老师,博学、阳光、温暖,充满着创造力,干劲十足。
今年因为疫情,体育中考取消,体育组的老师们把普通的体育课变成了“游戏课”,针对九年级学生创新设计了6个团建游戏。在欢乐地体验游戏后,体育老师还会带着大家进入“谈心环节”——一起听音乐、做瑜伽、说心里话。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既强健了身体,又缓解了考前焦虑,提升了班级凝聚力。
“体育并不仅仅是锻炼身体、中考拿分,它还能让学生养成一种素养和习惯,让学生学到团队奋斗、不畏困难的精神,体会生命教育。”校长赵骎说,老师们对体育课的创新,体现了校园大体育“育体”又“育心”的理念。
活力爆棚的“兰秀”教师们将教学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结合,顺应时代发展,极具创新意识。“90后”科学老师叶琼琦带着班上的七位同学,拿下了第十二届DI创新思维中国区总决赛挑战E类全国二等奖。在疫情期间,脑洞大开的老师们发起了建设迷你版“雷神山”的挑战,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作品很是惊艳。
在校长赵骎看来,教师的一端连着学校的发展,一端连着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成功了,才能有信心帮助学生成功。学校也为老师们搭建了各种成长的平台,比如学校有“值周CEO”,由普通老师轮流担任,老师们主动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给学校的方方面面提了不少针对性强的“金点子”。
“一个孩子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在我看来,一位好老师绝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也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人生的道理,丁中的老师是能温暖学生的心,温暖学生的记忆,这种温暖会传递到家庭和社会。”
“新简约”课程,从“最”少年的本真出发
丁兰实验中学是浙江省第一所绿色建筑一星级学校,不光建筑“绿色”,学校在课程上也很有高效、低碳的“绿色”范儿。
学校秉承“绿色浸润幸福,阳光点亮生活”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意趣雅致的“兰文化”品牌,提倡绿色学习,低碳生活。
学校这些年打造的“新简约”课程,让教育回归自然本真,助力轻负高质,老师们轻松教,学生们快乐学。在丁兰实验中学,流传着很“霸气”的一句话:可上可不上的不上,可讲可不讲的不讲。老师们在教学上力求“精准”,并“尊重差异”。学校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借助大数据,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采用“游戏式评价”,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年开始,学校引入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构建“意趣课堂”的新样态。每个学生每天的作业都是不一样的,老师们针对学情,通过电子书包个性化推送题目,让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尽量避免跟不上的情况,而“吃不饱”的学生也不会出现“陪读”的情况,有了培优的新方式。
劳动教育:“兰心少年”在学校屋顶农场采摘蔬菜
在丁兰实验中学,新简约课程中包含的劳动教育课程,经过十年探索后开设,很受孩子们欢迎。在日常化的劳动教育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与劳动能力,养成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意识,锻炼吃苦耐劳和团结互助的精神。
学校的楼顶有三千多平方米的“都市屋顶农场”,同学们在这里随着季节变迁种植时令瓜果蔬菜,体验农夫的辛劳和科技种植的神奇。校园的一角,有动物养殖区“生态牧场”。每年,学校都会饲养6到8头大黑猪,这里也是《八戒养成计》的主要劳动实践基地。假期里,同学们将收获的瓜果蔬菜、猪肉、手工作品等义卖,做公益。
“孩子们在劳动教育中建立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迁移到学科学习中,也促进了学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校长赵骎说。
这几年,丁兰实验中学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对比同一届学生在初一新生素质测试和中考的重高率,近三年的增长都在20%左右。“逆袭”后的丁兰实验中学,获得了家长们的点赞和认可。
近三年来,对口小学毕业生选择直升丁中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就上家门口的好学校!”这是家长们的笃定回答。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