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一针一线,爱心编织出寒潮里的暖冬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陈江

昨夜,新一波强冷空气来袭。受其影响,明后两天,杭州最高气温可能会降至零度以下,山区的气温更低,有严重冰冻。那些山区的孩子们,他们过冬的装备准备齐全了吗?

1月6日上午,带着这份牵挂,赶在新一轮寒潮到来之前,钱江晚报记者马不停蹄地赶往浙江省磐安县尖山镇,一所山顶上的百年山村学校万苍小学,第一时间将“小时橙”爱心围巾送到孩子们手里。

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次给磐安山村小学送围巾的行动,是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发起的“针心针意”暖冬公益活动其中的一个场景。这一天,这所山顶小学充满了欢声笑语,暖意融融。

“针心针意”公益活动开始于这个冬天,钱江晚报全城寻找会编织的杭州人做志愿者,用毛线和棒针编织温暖,为山区孩子送出祝福。一个月内,活动就收到了多条爱心读者送来的围巾、围脖、披肩,还有各式各样各种尺寸的帽子和手套。先前,多顶帽子已经寄往了西藏那曲;另一部分打包寄往了丽水特殊儿童学校;磐安是暖冬行动的第三站。

一座城市的善意,从我做起;一座城市的奉献,人人都想成为爱心的参与者。参加活动的人覆盖了男女老少,从萧山国投紫荆园的志愿者、养生公寓的老人家,到年轻的保安小哥,大家都在一针一针地细心编织,一样的毛线,织出不一样的图案。看到办公室里堆积如山的针织品,人人都感觉温暖。而事实上,真正打动人们的,不是毛衣的温暖,而是毛线背后的温度。

这正是爱心的温度。爱心的温度是一座城市、一个社会的温度,是一种可以听见、可以看见、可以感受的正能量。被爱的人感受到幸福,给予的人享受着快乐。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短短一个月,“针心针意”暖冬活动,已经成为杭州的一张公益名片。

关爱山区儿童,凝聚着社会的爱心。爱心是一种原动力,它深藏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这都是对爱心与和谐的呼唤。为孩子们织一顶帽子,一双手套,一条围巾……每一份独家定制的礼物,倾注了爱与祝福,戴在孩子们身上,温暖他们的冬天。今天的这一份温暖,这一份关爱,在他们心底埋下种子,将会在未来激励他们奋力前行,用勇敢、善良、坚定和无畏面对一切困难,并最终回馈社会。

以爱心呼唤爱心,以善意回报善意。涓涓细流,终成大海。钱江晚报向来以“心向读者情系万家”为宗旨,小时新闻也信奉“有用有趣有温度”。在这个寒潮两度来袭的冬天,晚报人和杭城所有的爱心志愿者们一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媒体的公信力为引,做出一道道温暖牌的菜,回馈读者,回馈社会。

相信“针心针意”的温暖,将会成为撬动公益的一个支点,激发形成向上向善、互助互爱的社会风尚,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17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