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人如其名,个子高高大大,性情平平和和。
第一次见到高老的名字是在甘肃清水诗人王建兴的诗集《清水清音》的首页上。王建兴出版诗集的时候,请高老给他写了序,因这篇序我才知道了高老的大名,才知道他是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名誉委员、甘肃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我当时很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同时很羡慕王建兴,也很敬仰高老,心想啥时候也能见一见高老,聆听聆听他的教诲,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然而这种愿望一直没能实现。后来在王建兴的办公室里又见到了高老给他题写的书法“上善若水”,写得洒脱苍劲,非常引人注目,建兴装裱后挂在了他办公室墙上最显眼的地方。此后,我每次去建兴那儿,都要仔细欣赏一番高老的书法,久久不愿离去。
令我激动和意想不到的是,年12月份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我终于见到了高老,圆了多年的梦。那年12月甘肃省轩辕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年会在清水县轩辕大剧院召开,小城一下子来了好多专家教授和学者,高老也在应邀之列。会前我已早早来到了会场,我的座位刚好在主席台下边中间第一排。8点20分左右已陆续来了一些名人。主席台前座的一位个子高大,面容清瘦,精神矍铄,身穿灰色长大衣、头戴灰色八角帽的耄耋老者分外吸引人的眼球,我一看桌牌正是高老。和我邻坐的王建兴告诉我,受县领导和县作协、红学会、永清堡文学社的邀请次日下午3时,高老要到县一中做一个诗歌讲座,让我把县作协和红学会的同仁组织一下并在外界做一个宣传。第二天下午不到两点半我就去了一中多功能会议室,会议室已座无虚席,除作协和红学会的会员之外,永清堡文学社的同学也来了不少。在讲座开始之前,会议室的大屏幕上播放了由甘肃卫视录制的电视专题片《年轻的高平》。从专题片上我们了解到,高老是山东济南人,年就读于山东省立济南师范学校。17岁参军,历任第一野战军战斗剧社、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室研究生,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组副组长,军区文化部文艺创作员,甘肃省歌剧团编剧,省文联第二、三届委员,中国作协甘肃分会第二届常务理事、第三届主席,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名誉委员。年开始发表作品。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珠穆朗玛》《拉萨的黎明》《大雪纷飞》《心摇集》《百吻集》《古堡》《高平诗选》《高平诗文精选》等诗集;评论集《致诗友》《文海浅涉》,散文集《从西藏到东欧》《修筑川藏公路亲历记》《步行入藏纪实》,歌剧《向阳川》,长篇小说《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等。作品曾获年西南军区文艺检阅创作一等奖、年西藏军区文艺检阅一等奖、年中央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西藏首届文学作品二等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其作品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他的长篇小说《仓央嘉措》被《亚洲周刊》评为“年全球华文十大小说”之一,被《作家文摘》评为“年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之一。现在高老已是甘肃最有名望的实力派作家和多产作家。
专题片中的高老身材高大魁梧,神采奕奕,声音宏亮,谈吐自如。晚年生活读书写作养花怡然自得。专题片看结束后,高老在王建兴的陪同下走进了会场,当他步履稳健地走上主席台的时候,会场上潮水般的掌声经久不息。高老坐下后先脱去长大衣,停了停又抹去头上戴的八角帽,开玩笑似的掷在桌子一旁,瞅了瞅大家,诙谐地说:要撕去伪装“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我们再看他时已是满头银发,两鬓斑白。讲座开始后,高老说:他一生经历丰富、道路曲折,童年是在山东度过的。他的母亲是一位秀才家的女儿,对诗词歌赋很有研究。父亲是一位文学爱好者,闲暇时喜欢背诵古文,背的时候度着方步,摇头晃脑十分投入。他自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学熏陶,为他后来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说他在上学期间作文写得非常好,但数理化经常考不及格。他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而他的父亲想让他将来做一名工程师,并说:“文章人人会写,但工程师不一定人人能当”。同时,语重心长地给他讲历朝历代的文字狱的故事,劝他再不要舞文弄墨、涉足文学。还说“文字与政治有关,写文章是有风险的,弄不好要闯祸”,结果被他父亲的话言中了。年高老被错补划为“右派”遭受了残酷的折磨,蒙冤含屈在甘肃农场劳动改造了十年。高老在学生时代是校刊《诗歌半月刊》的主要撰稿者,后来又和同学一起创办过文学社,办过手抄小报《杨帆诗社》,并当过社长。参军后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反右”前,他基本上只写诗歌,因为在剧团工作,也写戏剧。但他后来觉得,有些自己很想写的题材并不适合写成诗或戏剧,如果就此放弃很不甘心。他说:“一个作家应当根据不同的题材选择体裁,不说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最好件件皆通,成为文学创作的多面手,这样才不至于浪费素材”。文革中他再也没有写过东西。粉碎“四人帮”后,高老的“右派”问题得到了改正,西藏军区也恢复了他的军籍,补发了军装、领章和帽徽。高老在感慨和兴奋之余即兴写了一首题为《心迹》的诗,“冬天对不起我,我要对得起春天”。表达了他对不公正命运的愤慨和一个诗人宽广的胸怀。高老平反获得自由后,面对祖国的春天和生命中迟到的春天,他心潮澎湃以极大的创作热情,又重返文坛,拿起多年未曾用过的笔,讴歌祖国壮丽的山川,赞美勤劳朴实的人民。这时候,高老在读书与写作方面非常勤奋,在正常情况下,少有两天不读书、三天不写作的闲暇。改革开放后的30年,高老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高峰期。创作力十分旺盛,这期间创作了大量以西藏为题材的诗歌、小说和随笔。他说:“有时候一晚上能写20多首诗”。
退休以后,高老摆脱了行政事务的干扰,专心读书写作。和常人不同的是他不但没有失落感,而且颇有获得感,获得了更多的读书与写作时间。一个月写十几篇小诗短文是常有的事。他说:“我夜读成习,不读不睡;写作成癖,不写手痒。总觉得有看不完、写不尽的东西。”“读书可以为我‘充电’,增添乐趣;写作与名利的关系在我已日渐疏离,但写作已经成为我的生存方式。近20多年我早已习惯用电脑写作,它太方便了,特别是长篇作品,免去了抄写之苦。但我写诗时不论长短还是要用手写,觉得使用龙飞凤舞的字才能和强烈感情的宣泄配合得起来。如果用键盘,情之所至是会把它敲坏的。又因为诗比散文更需要字字反复推敲,写在纸上不会在修改中消失,方便琢磨和选择。”
谈到诗歌创作,高老说:“写诗一定要有真情,语言一定要精炼,还要有意境。诗歌创作的道路很漫长,一定要有耐心,切忌急于求成,贵在坚持。在写作过程中确实写不出东西来的时候不要硬写,或者干脆不去写,等到确实想写、欲罢不能的时候再去写,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最后高老说:无论是写诗歌还是小说,一定要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一定要深入生活,因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深入的生活才是文学大树生长的深厚土壤。他说:“我的创作大半是以西藏为题材的,因为,此生西藏已在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对这片土地一往情深。”他把青春献给了西藏,西藏也给了他永久的青春。除了珍惜在那里的艰苦而豪迈的历程以外,他把热爱西藏的原因归结为了4个字:人善,景美。人的善良是受了佛教的熏陶,景的壮美是因为处于世界的屋脊。自从年7月他被调离西藏以后,后来又回去过3次,先后住了几个月。一面“重温旧情”,一面了解新的变化。他说:“西藏是他的第二故乡,没有西藏就没有他创作的灵感,没有西藏就没有他一生的成就。”
讲座快结束时,面对台下一双双期待的眼神,高老谦虚地说:“我今年已经82岁了,日子不多了。现在手头还有几本可以问世的书稿。有人建议我写个人的回忆录,我思来想去的结果是倾向于不写,因为我非名人,写出的回忆录非名人传记可比,即使有人出版也是不会畅销的。心中可写的东西不少,到现在还没有决定下来,也许可以作为《易经诗解》姊妹篇的《老子诗解》吧。”
讲座结束时,主持讲座的红学会范瑞琦会长把即兴创作的《赞高平先生》七言律诗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大家,与大家的情感顿时产生强烈共鸣,场上爆发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范会长的诗词是:
“中华英才何其多,高平先生学渊博。
沉浸书山志教化,徜徉学海谱颂歌。
一身正气做诗翁,满腹经纶结硕果。
耄耋之年犹奉献,甘肃文坛星一颗。”
讲座结束后,我和作协的姚来春主席、红学会的范瑞琦会长、作协的王建兴、安永红、阿阳、刘小平及好多位文友在青山宾馆和高老会面并进行了长谈。高老很谦恭地给我们每人一一赠送了他的名片,留下了邮箱、博客和空间,让我们以后和他常联系。并说:清水这个小县城能成立一个“红学研究会”确实不简单,并能同时出《清水红楼》和《清水文艺》两本刊物很了不起,希望将来在文艺方面多出人才。当他在《清水红楼》第四期最后一页看到我写的组诗《雪落的季节》时,高老问我:“你就是薛雨青?你也喜欢写诗?”我惭愧地说:“刚起步,只是学着写。”高老高兴地说:“只要喜欢就好!”他把我的诗认认真真看了一遍,当读到组诗的第三组《回归的日子》最后几句“远方/背井离乡的候鸟/千里迢迢/带着一年的/劳做和思念/把大叠钞票和喜悦/呈现给父亲/把大把烦恼和伤心/说与母亲/把来年的祝福/托付给即将敲响的/钟声”时,高老突然拍着大腿高兴地说:“真是呼之欲出啊!”然后他看着我的名字幽默地说:“薛雨青,雪也晴,雨也晴。”
时间渐进黄昏了,作了一下午讲座的高老竟丝毫没有一丝倦意,谈兴正浓。窗外雪花纷纷扬扬,世界一片银白。室内气氛融洽,暖意融融,一群热爱文学的人们情绪激昂,似乎要谈到夜深人静、地老天荒。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天和高老的见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使我终生难以忘怀。时光悠悠,岁月匆匆。过后的两年再也没有高老的消息。令人欣喜的是,前段日子我从 我热切的盼望着、盼望着能与85岁高龄的高老再次在清水相逢,再次凝望他高大的身影,聆听他的谆谆教诲……
作者简介:薛雨青,甘肃清水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天水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天水日报》《天水晚报》《陇右周刊》《卫生与健康周刊》《飞天》《东方文学》《天水文学》《苏门山文艺》《关山文艺》。有作品获第四届中国作家薪火相传青岛笔会文艺奖。现供职于清水县国土资源局。
(图片选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第二届作家世界原创文学大赛
征文启事
“作家世界” 参赛稿件要求在邮件主题上注明:参赛字样+作品名+作者,文章后面附简介和作者照片, 收稿信箱:
qq. 收稿时间:即日起始,年5月底截止,年6月底评出奖项并颁奖。
本次大赛将评出一等奖一名,奖价值元的奖品;二等奖一名,奖价值元的奖品,三等奖一名,奖价值元的奖品,优秀奖10名,获奖作者均颁发获奖证书。
阅读量不满的参赛作品不参与评奖。
参赛作品在“作家世界”
作家世界 .12.4
作家世界微刊同时也接受非大赛投稿,稿费及投稿信箱、要求同上,邮件主题上注明非参赛字样即可。
感谢您的鼓励
赞赏
人赞赏
白癜风专科医院电话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