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千年故事的千场演出

拉萨河南岸的宝瓶山,在沉寂了近半年后,夜晚再次光彩绚丽,与对面灯火辉煌的布达拉宫遥相呼应。一山一宫,共同守望着一段流传千年的爱情故事。

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下嫁吐蕃,途中在次角林扎营休息,并将身旁的山头命名为宝瓶山。对面的红山上,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

这是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现场

20日晚上,《文成公主》第七季在次角林村上演,可容纳近人的剧场座无虚席。伴随着时而舒缓时而高亢的歌曲,金碧辉煌的唐朝大明宫现于眼前,时光回溯到千年前的长安城。带着丰厚聘礼,吐蕃求亲使者禄东赞前来朝见唐太宗的过程依稀再现。

这段传说故事在布达拉宫和大昭寺的壁画上都有记录。大昭寺,更是因为文成公主的一件陪嫁品——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举世闻名。

除了这件贵重的陪嫁品外,史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还带来了绫罗绸缎、书卷典籍、粮食、蔬菜种子以及农具制造、冶金等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生产力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

演员演绎文成公主进藏过程中的艰辛

正如第三幕《藏舞大美》中西藏民歌所唱:“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年年丰收。”

演员演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自年首演以来,这部大型史诗剧演出已突破场,接待观众超过万人次,累计收入7.7亿元,带动了大批农牧民实现就业增收。

62岁的次角林村村民索朗次仁已在剧场工作7年,他和自家的只羊会出现在剧中。“羊每月就能给我挣00元,6个月演出就是元,比种地放牧要划算得多。”他说。

目前,《文成公主》的演职人员共计余人,其中当地农牧民占比95%,他们白天在外务工务农,晚上演出每月可增收三四千元。

演员在剧中表演藏戏

越来越多的藏族年轻人,正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参与到舞台表演中。《文成公主》全剧共有五幕,穿插卓舞、打阿嘎、藏戏、甲谐等十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再配以现代舞美技术,将藏族舞蹈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演出破千场

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第七季20日晚在拉萨市次角林上演,自年首演以来,这部剧演出已突破场,接待观众万余人次,累计收入7.7亿元。

《文成公主》由域上和美集团推出,讲述了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全剧分为五幕,时长约90分钟,采用三维仿真布景,剧场可同时容纳多人观看表演。年,《文成公主》演出场,接待游客50万人次,票房收入超过1.5亿元,带动了当地大批农牧民就业。

58岁的次角林村村民其加次仁,已在这里工作7年。演出之夜,他会带着自家的2头牦牛出现在剧目中。“演出比种地放牧要合算。”

目前《文成公主》全剧有多名演员参与演出,其中藏族群众演员占比达95%。他们白天在外务工务农,晚上演出,可实现月增收三四千元。此外,项目还为农牧民提供保安保洁、服务接待、行政后勤等百余个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就业余人次,帮助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为余名大中专返乡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

作为姊妹篇的历史舞台剧《金城公主》正在排练阶段,它将采用国内最前沿的旋转式升降舞台进行展现,预计今年6月正式上演。

来源:新华社

责编:顿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nr/13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