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cgia.cn/news/roll/1587041.html
有植物线虫和动物线虫之分。线虫属于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大多栖息于土壤中,植物被线虫侵害以后生理代谢紊乱,导致植物从生理至外观的一系列异常表现,故而把线虫引起的植物异常性表现划归到植物病害中。
植物线虫性病害是一类侵染性病害,其为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仅次于真菌性病害,在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四大类病害中排名第二。
农业生产中的线虫病害防治是非常难的,线虫病已经成为危害作物生长的最难以防治的病害之一。其在黄瓜、番茄、花生、柑橘、香蕉、大豆等众多农作物上都有较重的发生。
全世界已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有个属个种,常见重要类群有茎线虫属(Ditylenchus)、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伞滑刃线虫属(Bursaphelenchus)、粒线虫属(Anguina)等。鳞球茎茎线虫(itylenchusdipsaci)、甜菜胞囊线虫(Heteroderaschachtii)、大豆胞囊线虫(glycines)、燕麦胞囊线虫(H.avenae)、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rostocheinsis)、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甘薯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等都很重要。
◆线虫种类及发生状况
线虫是农林业生产上重要的病原生物,全世界严重为害植物的线虫有根结属、胞囊属、茎属、滑刃属、伞滑刃属等。
根结属线虫在我国南方各省和华北地区为害严重,近年来东北地区也有严重发生的趋势。根结线虫能感染多种植物,受害严重的植物有茄科(番茄、烟草等)、葫芦科(瓜类)、花生等。
胞囊属线虫多数分布在温暖和冷凉地区,在我国为害最重的是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特别是在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和淮海地区大豆主产区约70%的播种面积发生该病害。
茎属线虫一般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造成畸形或腐烂,其中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引起马铃薯和甘薯腐烂病,在我国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为害甘薯非常严重。
滑刃属线虫如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和草莓叶芽线虫(Aphelenchoidesfragaria)等,通常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分,造成幼芽扭曲、畸形、变色,叶片和叶尖干枯,为害树干造成整株迅速枯死。
伞滑刃属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松树萎蔫病,是林业生产上的一大重要病害,年在我国南京东郊首次发现,后来在浙江、山东、安徽和广东等5省局部地区相继发现,危害相当严重。
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和孤雌生殖2种类型。有性生殖时受精卵经减数分裂而形成胚胎。孤雌生殖时卵母细胞不经过受精,而通过有丝分裂后形成胚胎。
发育历经卵、幼虫和成虫3态。幼虫有4个龄期,经4次蜕皮后成为成虫。世代长短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短的7~10天,一般3~4周,由于线虫分泌物的刺激,长的可达9个月。
线虫自身的活动有限,致使根不能延长生长而变短粗。
主要进行被动式的传播移动:随病残体、虫瘿和种子,根苗材料传播,或借助于水的流动,土壤、农机具的沾带和昆虫的传带。绝大部分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中,细胞坏死并变成棕色,都有一个阶段(甚至终身)要经过在土壤中生活,因此很多线虫特别是外寄生线虫和根线虫都通过土壤进行传播。
根线虫主要危害作物的根部,尤其是幼嫩的侧根和须根。其在侵害作物时会通过锋利的口针穿刺根系,造成机械损伤并从中吸取作物的营养。不仅如此,根线虫的分泌物通过伤口进入根组织后,会使细胞过度发育、也会使细胞壁分解,造成细胞坏死。作物会表现出一下症状:
结瘤。线虫的侵害活动还可为次生病原微生物提供入口,如马铃薯根腐病就是由于马铃薯茎线虫取食根部造成伤口,为其他细菌和真菌提供了通道,大多数植物线虫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致使马铃薯根部腐烂。因线虫的种类、为害部位及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异。线虫也可与其他病原物形成复合侵染,如烟草黑胫病菌只有与根结线虫联合侵染时才能发病,其口腔壁加厚形成吻针的特征,而该病菌单独存在或遇机械伤口时都不会发生病害。经常和线虫造成复合病害的有镰刀菌、疫霉、轮枝菌和丝核菌等。线虫还可传播病毒,一般球形或多面形的病毒由剑线虫和长针线虫传播,无色或乳白色,而杆状或管状病毒则多由毛刺线虫传播。
根短粗。或借助于水的流动,线虫在根尖取食,根的生长点遭到破坏,致使根不能延长生长而变短粗。常由毛刺线虫、根结线虫和剑线虫引起。④丛生。由于线虫分泌物的刺激,根过度生长,须根呈乱发丛状丛生。世代长短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根结线虫、短体线虫、胞囊线虫、长针线虫及毛刺线虫均可引起这种症状。
坏死。远距离传播则主要靠携带线虫的种苗和其他种植材料的调运。通常由根结线虫、鞘线虫和剑线虫引起。
丛生。大多可在土壤、虫瘿或病植物残体上越冬。表现的症状有萎蔫、枯死、茎叶扭曲、叶尖捻曲干缩、叶斑、虫瘿和花冠肿胀等。
最后是多病感染。根线虫对根系造成的机械损伤,更利于其它病菌、病害(如青枯病、根腐病、枯萎病等)的侵染,与根线虫共同危害加剧病情的发展,严重影响作物健康生长,这种情况在保护地或复种指数高的露地常有发生。
◆防治线虫的农药品种及登记情况
我国已登记用于防治线虫的农药品种有涕灭威、威百亩、克百威、丁硫克百威、杀螟丹等氨基甲酸酯类;噻唑膦、灭线磷、甲基异柳磷、丙溴磷、三唑磷等有机磷类;阿维菌素、溴甲烷、硫酰氟、棉隆、淡紫拟青霉、苏云金杆菌、蜡质芽孢杆菌、厚孢轮枝菌等。登记剂型有颗粒剂、微囊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悬浮种衣剂等,用于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番茄根结线虫、黄瓜根结线虫、烟草根结线虫、西瓜根结线虫、马铃薯根结线虫、大豆孢囊线虫、甘薯茎线虫、草莓线虫、花卉线虫、姜线虫、松鼠松材线虫、猕猴桃树根结线虫、水稻干尖线虫等。
◆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老品种多、新成分少。
目前,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杀线虫剂涉及20个左右有效成分,但这些有效成分主要有阿维菌素、噻唑膦等少数几个老品种,登记有效成分相对单一。
二是高毒化学农药多,低毒生物源品种少。
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年统计,目前已经在我国取得农药登记的杀线虫剂产品中,中等毒及以上的杀线虫剂(含原药高毒)占比高达73%。以蜡质芽孢杆菌、厚孢轮枝菌、苏云金杆菌、淡紫拟青霉为代表的生物源杀线虫剂总数不足10个,占比仅为5%。
三是抗药性问题严重。
由于我国杀线虫剂市场以老品种为主,多年长期使用一种杀线虫剂导致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性问题。
◆防治线虫的农药新品种
氟烯线砜是非熏蒸性杀线虫剂,它与传统的氨基甲酸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相比,不需要进行熏蒸,使用更加便捷,对多种线虫具有良好的活性,对哺乳动物、作物、环境安全,可使种植者摆脱多年来对熏蒸型杀线虫剂的依赖。该产品的相关优势已被国内较多企业予以认可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nr/14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