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意识领域有不同看法、议论,以及民众对深化改革开放各抒己见,这都是正常的,只能引导,不能压制。
文丨周瑞金
年8月19日,党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这是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全面改革、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做舆论准备的形势下召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这就把宣传思想工作提高到和经济建设几乎相提并论的地位上了。他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意识形态问题是社会问题的反映习近平这一论断对于指导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其提出的“大宣传”的理念、“网上舆论斗争主战场”的观点发人深省。在将意识形态工作提到相当高度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绝不能颠倒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总的来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去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不纯粹是意识形态问题,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乃至生态领域存在的问题的综合反映。所以,不能割裂意识形态与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一定要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当前,我们正处在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在社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矛盾、新的问题,特别是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五大问题:一是城乡、地区、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存在两极分化趋势,这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又有着“不患寡而患不均”文化传统的大国,是个严重问题;二是社会事业、民生建设滞后,特别是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完善建立,市场经济竞争更趋激烈化,住房贵、看病贵、读书难成为民生“三大痛点”;三是土地、水源、空气受到大肆污染,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直接威胁到当今民众及其子孙后代的健康;四是腐败现象广泛蔓延,不但党政干部在搞腐败,而且社会上有实权的人也在搞腐败,从吏治到司法到舆论,广泛存在体制性腐败现象;五是社会弥漫着物质主义、享乐主义、金钱主义气息,一味崇尚权力、金钱、关系,唯利是图,诚信缺失,精神空虚,道德滑坡。以上种种矛盾和问题即“转型期陷阱”,如果不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逐步加以切实有效的解决,必然会带来传统意识形态的虚化、淡化、空心化。应当说,我们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受到“转型期陷阱”的挑战太大了,这是我们当前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亟须面对的问题。
因此,在处理经济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的关系上,我们仍然要坚持经济建设是头等大事,发展才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我们的长期任务。经济建设是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基础和保证。各项工作都要为经济建设服务,意识形态工作也不例外。其主旨应当是鼓舞、引导、动员人们积极投身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而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同时,一定要结合克服“转型期陷阱”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实、做好、做到点子上。
警惕意识形态工作走入运动化的误区当前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出现了一些苗头,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要警惕意识形态工作成为束缚群众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创新进取的羁绊,警惕意识形态工作走入“运动化”的误区。意识形态工作要坚决按人的思想工作规律办事,以人为本,依法处理,重在说理、引导、教育、感化,而不能以过敏的对敌斗争观念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继而采用简单甚至粗暴的行政的方式方法处理问题。任何“运动式”“严打式”“示众式”的方式方法都不适用于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动不动以暴力机关介入,让公共媒体出面作司法裁判,粗率地封网、删帖、屏蔽,这种“矫枉必然过正”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是与今天法治社会、网络社会的历史潮流相违背的。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多发,再加上新时期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宣传思想工作已面临与以往大为不同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不争论”,强调“实干兴邦”,以较为宽容平和的态度包容多种思想、多种理论、多种意见的交流激荡,是意识形态“自信”的体现,也是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的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工作不应将群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经济建设之外,吸引到网络上的“主义之争”“路线之争”上去,影响阻碍我们的经济建设中心。采取适度的宽松政策,避免过度施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稳定和巩固。而保障网民自由表达的权利,将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形成有利于深化全面改革的思想市场,必将对我们在现阶段步入新一轮发展周期大有助益。
意识形态工作也要坚持改革创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意识形态工作也必须坚持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意识形态工作体制机制,虽然在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有所改进、有所进步,但与进入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要求相比,与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创新要求相比,不能不说还存在不少弊端亟须改革,不能不说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改善。
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积累的宣传思想工作的丰富成果,特别是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有益探索,为今天互联网环境下的意识形态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借鉴。习近平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治理必须从现实环境出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们一定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有规律,把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以赢得大多数民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广泛赞同与欢迎!
必须看到,目前我们的意识形态工作同整个改革的大局是不配套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执政党、国家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少问题。对广大共产党员的思想信念、道德品格的要求与对广大非共产党员的国民公民的要求,理所当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而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多样化,恰是社会不同阶层人们不同利益诉求的直接反映,更不能以执政党的意识形态相衡量、相要求,搞成全社会舆论一律化、思想一律化、信念一律化。特别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在半途,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的法治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处在半计划半市场状况,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特殊利益集团,造成了社会阶层的分化、阶层利益的固化。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口头上空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际上悄悄把存款、财产转移到国外,把家人、子女移民到国外。这种人越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越损害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也就越被社会挖苦嘲笑。近年来,不少厅局级、省部级甚至是国家级的腐败官员被揭露出来,他们平时就是高唱理想信念,俨然是马列主义的忠诚信徒,而背后却干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的不可告人的丑恶勾当。这就造成我们意识形态工作的两面性、虚伪化和空心化,导致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领域的知行不一、表里不一、言行不一、信仰空白,损害了整个社会风气。
要提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本身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导致意识形态出现了两面性、虚伪化、空心化的问题。我们要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给媒体创造了什么样的舆论环境?为什么涉及社会庆国庆中科白癜风迎专家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