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工重新连接人与内容

福布斯中文总编辑周健工访谈主题:蓝莓会群访谈第七期嘉宾介绍:周健工,现任《福布斯》中文版杂志及福布斯中文网总编辑。曾在位于华盛顿的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担任研究顾问。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SAIS)硕士学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多次成功曾参与创办并管理国内数家主流财经媒体。曾创办过多家电子媒体,包括中国首家英文财经评论网站。主持介绍:唐学鹏,安徽财经金融系和中南财经金融系毕业,历任《21世纪经济报道》政经和金融记者,金融编辑,首席评论员,高级编辑,头版委员会新闻总监,目前担任《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21商评主编唐学鹏:作为21商评主编,我有一些迫切的感受,特别想请教健工老师怎么看待传统媒体的转型路径?尤其在大量优秀的媒体人转行离场的情况下,如何转型?产权上突破,还是投入方向上突破?福布斯中文总编周健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可以结合我自己的工作,说说我会如何选择,传统媒体人作为内容的创造者,并没有贬值。挑战主要是机构这里。传统媒体的下滑还没触底,但我相信会很快触底,因为毕竟有一个市场“出清”的过程。我觉得传统媒体首先应该改变内容连接用户的方式,承认技术变革的颠覆,与大的平台合作寻找自己的价值,同时寻求更多的服务客户的方式,如加强策划。据我工作中所了解,品牌客户目前也在急于寻找合适的媒体服务,以前的不行了,社交搜索满足了流量,但不能满足与客户更深的沟通。传统媒体产权上很难突破,如果真的还想(在媒体行业)干下去,干自己的,不如startup。中联重科品牌部副部长柳奇:请问健工,媒体内容与受众需求深度沟通和连接中,如何处理有效提取和无效预防?福布斯中文总编周健工:说干脆些,先放弃传统媒体人喜欢的社会时政领域,从技术,商业,娱乐,体育等方面突破内容和用户,这样可以创业,以后再考虑媒体人的“主流”领域吧。社会时政的话语权和产权是捆绑在一起的。泛华金融总经理白冰:您觉得新媒体在新闻体制下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如何坚守自己的独立性?在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下,如何平衡新闻深度的问题?福布斯中文总编周健工:新媒体其实自己也有很大的问题,即使不论体制。独立都是相对的,关键是大家都遵从有关的法律和行业自律。新媒体不排斥深度报道。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比较可行的是成为某个垂直领域的意见领袖,然后扮演这个领域的连接者,这样机会就多起来。举个例子,我有个同事,去年初开始在汽车领域做







































北京看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1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