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地26个省区市陆续公布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国区域经济现况大致呈现:广东继续保持总量一哥地位,排名第二的江苏紧追不舍,两者仅有亿人民币差距。
总量:江苏紧追广东增速:西部包揽前三
随着内地26个省区市陆续公布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国区域经济现况大致呈现:广东继续保持总量一哥地位,排名第二的江苏紧追不舍,两者仅有亿人民币差距。而经济增速赛方面,重庆以10.6%连续10个季度领跑全国,与西藏并列;贵州以10.5%居次。专家分析指,上半年各省经济基本延续上年态势,中西部增长继续分化,东部沿海地区则趋同。除吉林录得6.7%增速外,东北势成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洼地,进一步坐实了区域经济分化格局。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地要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下半年仍须多方发力。(尚有相关报道刊A15版)香港商报记者李颖
东部趋同西部分化
年已过半,全国31个省区市中,目前已有26个公布上半年GDP数据。重庆、西藏继续领跑,以10.6%增速列第一;贵州以10.5%增速居次;天津以9.2%成为增速前五的惟一东部省市。
上半年,全国21个省区市GDP增速跑赢全国(6.7%)。增速「8」以上省区市有7个,「9」以上有2个,「10」以上有3个。北京、上海、吉林增速均为6.7%,与全国持平。云南、河北略低于全国水平,为6.6%。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大致是:前三甲是重庆、西藏、贵州。东部地区,天津增速最高,但已降至两位数以下。东部沿海地区大部分省市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7至8』之间,差一些的是山西、河北和东北地区。」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室主任陈耀分析指,中西部发展速度快于东部,现时各区域经济表现延续了过去两年来的格局。他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产业转移是一方面,而支撑增长的大头还是基础设施投资。
他分析,上半年情况与去年一年差不多,未出现突发变化。东部整体发展要均衡一些,从收敛度看,东部发达地区内部趋同,在增速上基本没有太大差异,而西部分化要严重一些,从发散度看,青海、云南与领头的重庆、贵州、西藏的内部差异较大。而从全国看,能源、重化工产业集中的资源型省份,去过剩产能背景下困难相对较大。
从经济总量看,目前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13个省份进入「万亿俱乐部」。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更是超过3万亿大关(分别为3.74万亿、3.65万亿、3.17万亿)。
陈耀指,东部地区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三大块: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后者比重正在大幅提高,上海已达百分之六七十,远超制造业;新兴产业方面,「中国制造」计划提出的四大领域沿海地区都在做,包括文化创意、研发设计、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今后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重庆堪成西部引擎
自年首季开始,重庆取代天津,经济增速连续10季度领跑全国。从今年上半年数据看,重庆经济高速增长,与工业制造业高增长密不可分。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民间投资不振情况下,重庆上半年全部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超过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增28%,比全市工业投资增速高11.9个百分点。重庆工业民间投资占全市比重达70.4%,主要投向汽车、电子等支柱产业,大量民间投资投向实体经济,表明全市实体经济活力强劲。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对本报说,重庆表现抢眼体现出,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作为直辖市,重庆工业基础相对比较完善,这就给它提供了很好的后发优势。重庆抓住了中国产业梯度转移这一非常重要的机遇,打造出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实际上就抓住了未来非常重要的支撑性产业。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重庆早就布局建成了渝新欧铁路物流枢纽,西至德国杜伊斯堡及比利时安德卫普,为本地产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低廉的物流成本。陈耀表示,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确实起到了带领西部发展的引擎作用。重庆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方面做得较好,一些新兴产业发展不错,是全球最大笔记本生产基地,渝新欧铁路直通欧洲,降低物流成本,对产业带动特别大。
刘胜军指,重庆经验对其他城市启发在于:首先,要实行差异化发展道路,特别是在产业规划上要有差异化,有自己特色。其次,要做好城镇化大文章,这不仅能解决农村问题,也能解决城市问题。再者,房地产要摆脱土地财政,否则不光商务成本提高,亦会抑制民间消费能力,对经济转型非常不利。
结构优化成就一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一直是经济总量「排头兵」,长期保持「一哥」地位不倒。近年,广东越来越感受到「后有追兵」的压力,上半年GDP总量第二的江苏,与广东差距已缩小至多亿元。可以说,「带头大哥」是在压力下继续前行。
「总体平稳、稳中有变」是广东上半年经济的底色。观察人士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广东经济保持平稳主要得益于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三大产业看,广东制造业增长放缓,但第三产业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广东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3%。制造业分化发展特征尤为明显,在多数行业增速偏低背景下,与新动能契合的高端、先进产业发展较快。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9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分化背后,凸显的是结构调整速度加快。上半年,广东第三产业增长8.7%,服务业仍是拉动增长的主引擎。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达52.1%,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所有制来看,广东民营经济领先发展的趋势明显。上半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3.8%;民间投资增长19.6%,比全国高16.8个百分点,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率达90%。
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表示,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为代表的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上半年增加值增长达16.2%,这表明广东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着。
北京哪里有好的白癜风医院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