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middot微视频青春

什么是人畜共患病?

目前已明确记载的人兽共患病超种,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资料,60%的人类病原体来自动物,75%的新发传染病为人兽共患病,70%人兽共患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人畜共患病是指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如大家熟悉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布氏杆菌病等。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

点击观看视频

第四期:什么是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可以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由于环境的污染、生态变迁,从前只在动物体内发病,有些发生变异的病原体也能向人类传播,传染性强,治疗上比较棘手。目前常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有狂犬病、禽流感、血吸虫病,口蹄疫、鼠疫,霍乱,破伤风等等。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主要有病畜、病禽等患病动物、带菌动物和病人等。其中,绝大部分以动物为传染源,人作为其传染源的病很少。动物传染源主要有牛、羊、马、猪、狗等家畜,鼠类等啮齿类动物,鸟类(含家禽和野禽)。

网络图片

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人畜共患病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和节肢动物传播。如通过飞沫、飞沫核或气溶胶的形式传播结核、布鲁氏菌病等;通过污染的饮水和食品可以传播链球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通过接触污染的土壤可以感染炭疽等;通过蚊、蝇、蟑螂、蜱、虻、虱和蚤等节肢动物的叮咬可以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莱姆病、鼠疫等。

我国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根据9年原农业部会同原卫生部颁发的《人畜共患病名录》,我国的人畜共患病共计26种,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Ⅱ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O: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狂犬病毒

最简单的预防:保持距离

人类社会不是孤立的,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员,也因此,人与动植物、微生物必将相互影响、相伴而行。

由古及今,虽然世界各地出现了各种动物源传染病,但同时,世界医疗卫生水平也在与各种疾病的斗争实践中不断提高,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面对这些潜在的传染危机,又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自然界有一类动物,它长期携带一个病毒,但它本身并不发病,可以和病毒和平相处,我们把这种宿主称为病毒的自然宿主。

它们就像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一个蓄水池,病毒寄生在自然宿主里才能长期存在和进化。所以,这些病毒不是现在才出来的,它往往是和自然宿主长期进化了几十年甚至上万年的时间。

这个病毒不是冲着我们人而来的,它是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繁衍下来。那么这些病毒怎么就到了人类社会?而且过去没有那么多种类的传染病,现在怎么就这么多呢?

3年辐射我国20多个省市的非典,病毒源头是蝙蝠不假,但是它发展的舞台是广东野生动物市场和餐馆,是从人食用果子狸开始才建立了病毒从蝙蝠到果子狸再到人的传播链。

年在西非大规模爆发的埃博拉疫情,病毒源头是果蝠,但恰恰是因为他们捕食猩猩、猴子和蝙蝠等野生动物,病毒才从丛林走向村庄,最后走向城市。

马来西亚的尼帕病毒,是因为人类不断侵入野生动物栖息地,把养猪场建在了蝙蝠栖息地的旁边,蝙蝠吃了水果,水果被病毒污染后掉到了猪圈里,猪吃了以后染病,又再把病毒感染到人。

不管是贪图“山珍海味”一定要去猎个野味尝尝鲜,还是过于深入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对人类而言,都是暗藏危险的。

这些都使得人类与动物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再加上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还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把传染病从一个小村庄传到全世界。

所以要从源头去预防一些新发传染病其实很简单,就是离它远一点,杜绝野生动物消费,减少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扰。

除了野生动物,圈养家禽家畜也要时刻注意卫生安全,甚至对家养宠物也应该注意分寸,预防狂犬病、皮癣、寄生虫病、弓形虫病、猫抓病等病症,虽然它们严重性可能比不上非典、埃博拉,但都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这些疾病确实看起来凶猛,杀伤力巨大,但好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好好做好宠物们的日常检查,生活中注意日常卫生,一般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若不巧得病了,无论是人还是宠物,都不要惊慌,医院,进行治疗。最后,希望大家一直都健健康康的,让这些可怕的“病菌”只活在网络上!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农大牧医学院)

下期预告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它们和人类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青春小团子同心战疫情”系列微视频下期推出《善待动物,和谐共生》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38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