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下,远去的时光齐鲁晚报网

马立国

小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猜谜语。一个谜面说:“一个小红枣,三间屋子盛不了。”猜过这个谜语的人们一定都知道它的答案——点燃的煤油灯的灯头。不错的,这个谜面的谜底就是点燃的煤油灯的灯头。虽然煤油灯的灯火如豆(如枣有点夸张),但是它的能量却很大,它的光亮,近处的可以照见书本上的字,可以让勤奋好学的人们学习更多的知识,远处的可达几里地,可以指引人们的行走路线,避免人们走盲道出现危险。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的经济相对落后,农村人照明全靠煤油灯。即使这样煤油也不大量供应。有孩子上学的农家,晚上点灯复习巩固可是一个大问题,时常要托人走后门从供销社里买点计划外煤油。我就是时常托人买计划外煤油的一个农户人家的孩子。

当时姐姐已高中毕业,并参加生产劳动多年,难得有机会报名参加高考。高考前的姐姐,白天仍然参加生产劳动,劳动的间隙,她则如饥似渴地学习英语、背诵语文,晚上,她则挑灯夜战,演算练习数理化。当时的我还不算知道学习,只知道和同村的同龄人,玩捉迷藏、比赛跑步。只是口渴了,回家喝茶时,偶尔站在桌子旁边看一会。姐姐趁我还没走出家门,又精神比较集中,于是就借剪灯花挑灯花的机会开导开导我,也能向她一样坐下来学习学习。

姐姐说:“你身上也有一盏灯”。我说:“你开什么玩笑,我身上有一盏灯还不把我烧坏了。”姐姐笑着说:“我说的是你身上的心灯,你要把它点亮了,今后才能走上更光明的路。”对于姐姐说的“心灯”我真的搞不明白,于是就问姐姐什么是“心灯”?姐姐一本正经地给我解说起了“心灯”。她说:“心灯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希望,一种期盼,一个信念,一个理想。

心灯是一盏雨夜里亮着等你回家的灯;心灯是一轮照亮夜空的明月;心灯是一轮喷薄而出的太阳。如果把自己的心灯点亮了,寂寞时,它就像是朋友一句贴心的问候;失意时,就像亲人一个温暖的拥抱。一灯能破千年暗,一灯能销万古愁。点亮心灯,无尽自在光明。”我说:“姐啊,你说的这都是什么呀,怎么你越说我越不明白了呢?你就给我说一句我能明白的吧!”

姐姐耐着性子说:“你能明白的就是刚才说的第一句,心灯就是一种希望、一种期盼、一个信念、一个理想。”我说:“姐甭说了,我再玩今个儿一晚上,明天我就和你一块学习。”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一个健步窜出门外,姐姐朝我吆喝了什么,我真的没听清楚。

我言而有信的坐在了姐姐点亮的煤油灯下,也学着姐姐的样子拿起书本看。姐姐看出了我心不在焉的样子,突然说出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话。她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我无限感慨地说:“不是我不想学,我是学也学不会呀。”姐姐心疼我学习底子差,说我一时半会也跟不上趟,必须从最基本的地方抓起。于是她停止了学习,开始给我补习最基础的东西。我至今还记得“求b个相同的加数a的和是多少用乘法,用公式表示就是(a+a+a+……+a),一共是b个=ab”。

煤油灯下,姐姐学习,我也学习。不会的我就问她。姐姐给我讲溶解度的时候,特别强调了“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克溶剂”,至今我还能背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在g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的克数,就是这种溶质的溶解度。”姐姐采用教唱歌的方法教我记忆“化合价”,一会我就记住了。她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曲调教唱的,那个年代的学生们谁不会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可是张嘴就来的——“元素共有种(当时元素周期表上就是这个数),大致分为金属非金属。金属元素是正价,非金属元素有正也有负。

一价元素氢、氯、钾、钠、银,铵根、硝根、氯酸、氢氧根;二价钙、镁、钡、氧、锌,碳酸硅酸硫亚硫酸根;二四六硫四价硅;三价为铝磷酸根;二三铁镍二四碳,三五变价为氮磷。”……姐姐为了把我身上这盏心灯点亮,她可是煞费苦心啊,她竟然用“黄梅戏”曲调教我背诵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用心学了,也记住了。(备注一下,姐姐高中毕业后进了公社宣传队,在那里学了不少歌曲。)姐姐用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的曲调教我背诵毛主席的《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我用心学会了。(备注一下,姐姐又从公社宣传队进入了公社放映队。电影没少看,主题歌以及插曲也学会了不少。)

煤油灯下,跟着姐姐学习,我再也不觉得是一件枯燥的事情,相反的我倒是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有时吃过晚饭,我就先坐到方桌前煤油灯下,等待姐姐洗刷完毕后,给我讲唐诗、宋词、写作技巧,给我讲“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给我讲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姐姐讲得有声有色,我是听得津津有味。我在姐姐的帮助下成绩逐渐地提高着,姐姐在给我讲解知识的同时,相应地知识也得到了巩固,用孔圣人的话说就是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煤油灯下,姐姐在点亮自己心灯的同时,又把我的心灯也点亮了,并且越来越亮。姐姐先我四年进入了师范学校,姐姐师范毕业之后,我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学校。四年之后,我竟然和姐姐成为了同事。在学校里我们都勤恳工作,并努力地把快乐学习法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成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无愧于心,我和姐姐共同点亮着别人家孩子的心灯,他们很多人在自己心灯的引领下,早已奔赴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目前姐姐已经退休多年,正在儿子的工作地上海的某社区无偿地奉献着自己的余热。

年近花甲的我,很是怀念过去的时光——煤油灯下……

马立国,年11月生,汉族。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中共党员。谯城区十八里镇中心中学高级语文教师(副)。爱好运动。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6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