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开讲双十一,不仅是买买买钱江晚报

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www.csjkc.com/xjsb/m/423.html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郭闻

据钱江晚报等媒体报道:

今年“双11”购物节,各大电商纷纷交出了答卷:天猫成交额亿,去年为亿元。实时物流订单量突破22.5亿单,约等于年全年中国快递量的总和。订单创建峰值达58.3万笔/秒,是年第一次天猫双11的倍;京东累计下单额超亿元,去年为亿元;苏宁易购平台线上订单量增长75%……

01

前两天看到有篇小学生作文这样写:每年的“双11”,妈妈都像过年一样开心。今年“双11”前一天傍晚,妈妈就喝了一大杯咖啡,美其名曰要给零点的抢购充电。我半夜两点起来上厕所,妈妈还坐在客厅捧着手机购物,看见起夜的我,高兴地说:“儿子,妈妈买到了好多生活用品,还给你买了许多书!”开心得像个孩子。

同学们看了这篇作文,是不是都有些感同身受,觉得有个“同款妈”?

特别在这几天看,大家更是会心领神会地一笑。因为这一周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双11购物节”。

11年前,11月11日还是民间自发的“光棍(单身)节”,那会儿线上线下商家促销打的都是“脱单”招牌。年的1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电商平台推出了“双11购物节”的概念,从此一发不可收。

到如今,这个节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固定购物节了,就好像我们熟知的西方圣诞节购物季、黑色星期五一样。因为很多国家的商业节奏都被我们带跑了。

前几天,菲律宾也同时启动了双11促销,该国两大线上购物平台“来赞达”和“虾皮购物”早在四五年前就借用由中国创造的这一购物节概念发起促销,甚至还创造出“双九”与“双十”购物节,大大延长了菲律宾原本在圣诞节前后为期一个半月的传统购物季。

俄罗斯人也趁着“双11”买买买,因为近些年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几乎每6个俄罗斯人里就有1人在使用速卖通。

还有非洲、东南亚等各国都受到了“双11”的巨大影响。

所以,如果同学们都有个同款“购物狂妈妈”也是不奇怪的,影响力这么强的商业活动,谁能躲得过呢?

02

眼看着快递包裹一个个进门,你们注意过爸爸妈妈都买了些啥吗?

除了给你们买的书和玩具,日用品会占多数,还会尝试一些新产品。今年的销售大数据显示:健康、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消费新风向,刀具、砧板、消毒机销售同比增长%,大容量除菌烘干类洗衣机销售同比增长近%……

其实在今年的“双11”启动之前,很多业内人士心里是有点暗暗担心的,担心受欢迎度、担心销售数据。毕竟今年是特殊年份嘛,疫情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经济。但事实是,人们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因外部原因而减弱,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国内到海外,纷纷走出了颇为默契的协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消费信心。

最发达的电商平台、最广大的网购人群都出现在中国,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近些年,中国一直致力于新科技的发展,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了很大投入,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别的不说,单说移动支付,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用户基础。所有人都知道,手机点点,想要的商品便可以到手中。

新科技的发展,构建了中国坚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经历过上半年的疫情,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那就是当我们在家中躲避疫情时,不仅能通过网上购物来补充日用品的消耗,还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购买生鲜食品。

疫情也是检验器,它全面系统地测试了中国的电商平台,让大家发现了平时不易发现的很多盲点。所以疫情之后,中国的各大电商平台迎来了一波新发展,最明显的就是,生鲜平台得到了大发展,许多人接受并习惯了网上购买生鲜食品。

中国的消费市场就是这样进一步打开的。

疫情之后,大家都熟悉了一个名词——经济内循环。

我们国家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而判定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得益于外循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世界获益也是明显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状态。但是目前疫情关系,外循环逐步变得不可控,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得不乐观,这样的情况下,眼光向内,着力挖掘我们本国的经济潜力就变得可行且很重要了。

“双11”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市场的巨大体量。

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中国疫情刚得到控制的时候,全国都发消费券、促进全民消费。当时我们的时事开讲还专门探讨了关于消费券的话题。为什么要促进消费?因为消费处于生产链、供应链的终端,它的活跃和繁荣会倒逼上游生产环节加大开工数,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国家工农业的发展。

这就是通过经济内循环来整合国家的内部力量,从而提升整体实力。

经济内循环要做的就是发展核心产业链,拉动内需的消费,培育新增就业岗位等。而“双11”,其实就是在实现这些目标。

在疫情期间,曾经有一件事引得全国几亿人同时在线围观,那就是建造武汉火神山、医院时的“云监工”。今年“双11”又出现了“云监工”,只不过变成了在线看机器人分发快递,1亿人次从中看到了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03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看,“双11购物节”已不仅仅是电商促销的一个代名词,它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消费概念和现象。

来赞达(菲律宾)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利穆伦说,“双11”是由中国人创造出的消费概念,经过多年发展并随着一些中国产品知名度提高,“双11”也成为助推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平台。

“双11”风靡全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折射出的是中国在世界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大国,所以才会有“遣唐使”,才会有“下西洋”。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各国,也通过两条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欧洲。

这一场景是不是有些眼熟?

像极了当下中国的供应链,把中国产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世界各地,让“madeinChina”更好地服务世界。

不仅仅输出去,通过这种消费形式,我们还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中国迅速地融入了世界物流体系;中国制造出海的同时,也让全球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理念更好地进入了中国。在近期刚结束的进博会中,我们就看到,哪怕是今年这样交流不顺畅的时期,全球间商业流动也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在全球疫情仍然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的这一波购物节又给我们的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和安慰。

在很多国家,第二波疫情席卷,许多地区又开始二次封城,这势必让原本就紧张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工厂没法开工,商店没法开张。买东西不方便,还担心货源紧缺。

这样的日子我们深有体会。而此时的“双11”则适时地给全球消费带来了暖流。除了进一步激活内需,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热销,不仅让中国经济加快动起来,也让世界贸易动起来。

在欧洲等地,今年线下消费受到疫情影响,网络购物成为生活必需。“双11”期间开通的菜鸟号-阿拉山口专列上搭载了20万名欧洲消费者网购的中国商品,主要都是健身、家居、日用商品。圆通快递则开通了一系列通往东南亚地区的空中物流航线,助力东南亚经济尽快恢复。

04

“双11”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提防出现什么不好的现象呢?

同学们肯定也对“吃土”啊“白天打工人、晚上尾款人”啊“剁手”啊这些说法有所耳闻吧。初听之下是不是觉得挺好笑的?但是细细想来,是不是又觉得很不可思议啊。不就是买东西嘛,为什么要把自己买穷,买成负债累累呢?

从小我们学到的概念不都应该是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吗?为什么现在会为了买件衣服买只手机要去寅吃卯粮呢?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在说:要理性消费,不要消费主义。

什么是消费主义呢?

其实这个概念在年代的美国就有了。也是理智的人对当时的社会发出的提醒。

那时候的美国,正处于二战后的经济大发展期,一代年轻人盛行“享乐当下”的理念,超出个人需求、超出个人承受能力地挥霍物质财富。这背后离不开商家的推波助澜。

这种现象,如今也仍要警惕。就在前两天,央视新闻发布了关于消费套路的提醒。它非常科学地告诉大家,我们所以为的购物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下单前“脑补”出来的快乐,等到东西买完了,那股兴奋劲也就过了。

所以“双11”过后,也会出现一波退货潮,那就是冷静下来后的后悔,甚至还有的人,只享受下单时的快乐,收了快递都不想打开。

因此,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家里快递成堆的话,也要提醒下爸妈按需购买。

不过,一位南京五年级的小学生“清空购物车”的想法,倒是很有童趣。

因为他在校做错了事,于是他在《今天双11》的作文里写道:“亲爱的石老师,您就别生我的气了,我一定好好努力改正错误。相信这个夜晚,您一定也收获颇丰。等我长大赚钱了,我来帮你‘清空购物车’,如何?”

长大了,大家也可以帮妈妈理性地“清空购物车”,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心愿吧。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7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