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陈青延难忘草绳

作家:陈青延

作者简介:陈青延,曾用笔名驰远,一九六一年九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南县广播电视台副科级干部,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作家报》、《西南作家》、《中国社区报》、《中国散文家》、《天津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新湘评论》、《新农村》、《文学少年》、《小溪流》、《江淮时报》、《重庆晚报》、《光明日报》、《湖南工人报》、《湖南经济报》、《三湘风纪》、《驾驶园》、《湖南税务报》、《金鹰报》、《拉萨晚报》、《新闻与写作》、《湖南妇女报》、《湖南价格报》、《中国乡土文学》、《中国文学》《每日新报》等报刊,出版过《林中空地》、《真情依旧》等小说、散文集。

乡间春夜

岁月无痕,往事难忘。小的时候,经过的好多事,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闪现。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吃过晚饭,和父亲一起,在昏暗的煤油马灯下,搓草绳的情景,使我记忆犹新,浮现脑际。

回首往事,岁月沧桑。在上个世纪社会还不发达,农村还贫穷落后的年代里,草绳的利用率比较高,农民需要草绳的地方多着呢!乡间起新屋盖茅房要用草蝇,菜园里搭豆架瓜帮要用草绳,夹篱笆打草鞋要用草绳……。城里乡下,到处都有人干着搓草绳的活儿。搓草绳是一种技术性的辛苦活儿。会搓草绳的人尽管累得腰酸背痛,但搓出的草绳细软紧扎,经久耐用。

那时节,我还小,经常看见父亲抱回家两捆稻草,散去草叶,在堂屋中挂着煤油马灯,坐在板凳上,搓起草绳来。手掌搓草绳久了,手掌就光滑搓不转稻草了,父亲就时不时地吐一把口水在手心里,这样就能继续搓转草绳。

草绳在父亲的屁股下,好像父亲的尾巴越伸越长。我便坐在父亲的背后,拿着草绳的一头,帮他挽圈,或者挽把子。父亲常常把两大捆稻草搓完,就到了深更半夜,我也来了瞌睡,呵欠连天。父亲每次都把我帮他挽好的草绳,用秤称一称。嗬,每次都有好几公斤重。父亲搓成的草绳细软紧凑,质量极好。

在那种贫困落后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人们搓的草绳除留一部分自家使用外,还拿了一部分出去卖钱,挣几个零用钱回家。勤劳智慧的人们,在那种艰难的岁里,用一双劳动的手,搓着草绳,编织着自己的生活之梦。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如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活的质量步步升高。昔日人们搓的草绳早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被工厂里机器制造的其它绳索所替代。人们用双手搓草绳的辛苦活儿,也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淘汰。小的时候,我亲自参与搓草绳的情景,尽管过去几十年了,但在我的记忆中还是蛮清晰的,成了我头脑中一种时涌时现的历史回忆!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主编编辑部投稿邮件箱:

qq.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