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远的号角
作者:原人民前线报社社长林德勤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今天,《人民前线》报出版第期。从年9月18日创刊至今,她带着68年的壮丽辉煌站在您的面前,执手相见,依依惜别。
峥嵘岁月再回首,激越华章满纸上。
《人民前线》报在华东前线的隆隆炮声中诞生。从创刊的那一天起,就吹响战斗号角:党和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战斗的前线!68年来,人民前线报历经炮火硝烟,跨越万水千山,览阅时代风云,引领舆论先声,记录着阔步前行的历史足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记忆。
激扬强军志,壮写东南篇。作为南京军区党委机关报,《人民前线》报始终浸透强大的真理力量、鲜明的旗帜色彩、无畏的历史担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紧跟习主席思想步伐,坚持军报姓党、强军为本、创新为要,宣传强军思想,激发强军精神,汇聚强军力量,助推强军实践,见证和展示南京军区雄镇东南、阔步强军的铿锵步履,记录和书写广大官兵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壮美画卷。
历史长河奔腾漫卷,潮头瞭望激情澎湃。
68年忠诚坚守党的思想舆论阵地,努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把官兵紧紧凝聚在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旗帜下;68年奋力擂响练兵备战强军战鼓,实录军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恢宏画卷和奋勇足迹;68年饱含真情礼赞引领风尚先进典型,挖掘宣传的一大批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和先进集体,为一代代官兵树立了强军兴军的精神坐标;68年情注基层倾心讲好士兵故事,呼吸相顾、蹈汤同往,永远朝着战士的呼声迈开前行脚步;68年锐意创新抢占媒体变革先机,始终以时代的脉动为脉动,以变革的强音为强音,努力当好时代旋律的“演奏者”。
一张报,几代人,数十载,如磐石。
《人民前线》报人坚守政治灵魂,牢记职责使命,怀抱职业理想,永葆赤子之心,冲锋战斗在一线、在现场、在路上,历春夏复秋冬披星戴月,从黑发到鬓霜青灯黄卷,朝着真理与真实孜孜以求的脚步不停、为强军兴军鼓与呼的情怀不变,把信念之歌、使命之歌、奉献之歌大写在一篇篇稿件中,倾注在一个个版面上,定格在一个个镜头里,备尝艰辛却无怨无悔,向党和人民、向全区官兵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光阴往来,亘古如斯;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此时此刻,我们满怀崇敬、满怀感恩、满怀深情——
由衷地向军区党委机关、部队广大官兵、所有新闻宣传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朋友道一声感谢。《人民前线》报的每一点进步、每一步跋涉,都倾注着你们的殷切期望、心血智慧和关心厚爱!
九万里风鹏正举。迎着改革强军浪潮,我们的血已经沸腾,我们的心春风荡漾,我们的路阳光灿烂。让我们以重塑自我、刚健有为的崭新姿态,重整行装再出发!
伟大的征程,永远的号角!
2
永远是战士
作者:原战士报社社长钟友国
年1月16日零时零分,广州军区走完60年光辉历程,光荣完成了历史使命。作为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的《战士报》,也将停止出版。告别往昔,展望征程,让我们自豪地说一声:我们无愧于战士!我们永远是战士!
八十六载金戈铁马,《战士报》犹如一部照相机,见证记录了我军发展、壮大、胜利的光辉历程。年7月,《战士报》在江西中央苏区创刊,先后作为红一军团党委机关报、八路军师党委机关报、新山东军区机关报、东北野战军机关报、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党委机关报、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井冈山下、长征路上、抗战期间、解放战争……在中国革命最残酷的岁月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战士报》一次次高奏着战斗的号角,为战士们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八十六载岁月如歌,《战士报》犹如一部播种机,得到了毛泽东、朱德、罗荣桓、聂荣臻、李卓然、朱瑞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自指导,有的还亲自撰写和审定过一些重要社论、评论员文章,在这里播撒革命的火种。朱德总司令曾于年和年两次为《战士报》题写报名。罗荣桓在担任师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时,尽管军务繁忙,仍经常给《战士报》写社论,并夸赞《战士报》“一个铅字比一颗子弹还重要!”
八十六载风雨历程,《战士报》犹如一支冲锋号,把党的号令演绎成高昂的进军曲。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进攻仗,记录革命历史、讴歌人民军队、弘扬时代新风、鼓舞军心士气……特别是年成为广州军区党委机关后,在军区党委和首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军区政治部领导的直接指导下,为宣传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推进军区部队全面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十六载时空太长太长,长得我们没法用文字抒写所有荣光;八十六载历程太久太久,久得没法把记忆来一一回放——
怎能忘,一届又一届军区首长和政治部领导对办好这张红军报纸关怀备至,坚强领导,有力指导,谆谆教导,厚爱有加,使报社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怎能忘,一代又一代战士报人为办好这张红军报纸呕心沥血,青丝成霜,矢志奋斗,写就了战士报精神:笔头与枪头一起冲锋,为革命劲吹战斗号角。
怎能忘,一茬又一茬热心读者为办好这张红军报纸辛勤付出,踊跃投稿,积极评报,使报纸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质量。
八十六载渊源太深太深,深得没法用键盘诉说感恩的心声;八十六载情愫太浓太浓,浓得只留下一抹战士的本色——
战士的本色是忠诚。作为党委机关报,《战士报》从创刊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强化喉舌意识,宣传口径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上级党委的决策指示保持高度一致。紧贴中心、服务大局,是我党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军事新闻宣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战士报》始终牢记并接续坚守的职责使命。86年来,《战士报》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实现党的目标为己任,党发出什么声音,《战士报》就传递什么声音;革命形势需要什么样的舆论,《战士报》就发出什么样的呐喊;军队建设需要哪方面的引导,《战士报》就刊发哪方面的报道。在战争年代,每一次重要战役或战斗之前,《战士报》都通过报道告诉战士为什么要打这一仗,作战的方针和政策是什么,以鼓舞指战员敢打必胜的信心。战斗中及时传播我军胜利的消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对日寇和顽固派作战的胜利消息,解放战争时期,抢占东北、解放东北与平津的节节胜利消息,都很快见诸报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战士报》一如既往,及时宣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传播“四化”建设消息,坚定部队官兵的社会主义信仰信念。党的十八大以来,《战士报》紧紧围绕军委、总部的部署要求和军区党委的决策意图,大事大抓,强势推进,先后宣传了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记强军目标、投身强军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反“四风”改作风等大事件、大主题,同时也推出了“南海前哨钢八连”“矢志打赢模范连长”刘珪等先进典型,树立了鲜明的导向。
战士的本色是勇毅。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战士报》,骨子里流淌着战斗的血性,闯枪林弹雨从不皱眉,随战士冲锋从不退缩。打仗和准备打仗,是红军将士的生活常态;报道战士和战事,是红军时期报纸宣传的中心任务。那时,《战士报》在硝烟弥漫的阵地办报,在枪林弹雨中采写新闻,部队走到哪里报纸办到哪里,仗打到哪里报纸散发到哪里,极大地鼓舞了官兵斗志。捉敌张辉瓒、飞夺泸定桥、塔山阻击战……战士报人在行军作战间隙编排的一张张报纸,激励着官兵夺取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战士报人继承前辈“以笔作枪”“火线办报”精神。边境作战、抗灾一线、训练场上、边关海岛,守猫耳洞、夜宿大堤、挺进震中、走风雪线……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战士报人的身影;聚焦战斗力,紧盯能打仗,哪里是战斗力建设的主战场,哪里就是《战士报》报道的主阵地。
战士的本色是担当。大时代呼唤大担当,这个担当,既是全党上下的担当,也是全体官兵的担当。在年出版的《战士》副刊创刊词里,就开宗明义地宣布自己的宗旨是贴近基层,为战士服务。在战争年代,她像一个亲切的战友,用形象的漫画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和战士娓娓谈心,教他们学文化,给他们讲革命道理。时代在发展,官兵的需求也不断变化,《战士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官兵对信息和知识需求量增大的要求,在全军军兵种报纸中率先一步,把小报改成大报,改黑白报为彩报,使这张历史悠久的红军报纸,以现代形象引人注目。近年来,《战士报》注重把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大政方针、决策指示和军区党委部署要求作为立足全局、着眼宏观的“普通话”融会贯通,变为与军区部队实际相结合的“广州话”,让官兵一听就懂、一看就明。也许是一幅版刻漫画,也许是一张典型照片,也许是一篇经验介绍,也许是读报时的一个故事,也许是擦窗瞬间多看了一眼……让你勇气信心倍增疲劳顿消,让你校正了方向找到了目标……多少人、多少事,我们陪伴着你,成长成才;多少年、多少天,你陪伴着我们,不离不弃。一如这个报名,我们来自战士,服务战士,根植战士。
战士的本色是服从。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正在进行的这场改革,是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的关键一步,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是顺应未来战争需要,全面实施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这场改革犹如一场战争,没有敌人,却有对手,对手就是自己;没有战火,却需浴火,浴火才能重生;没有流血,却需牺牲,牺牲需要奉献;没有攻城,却需攻心,心齐方能泰山移。在《战士报》历史上,曾数次转隶,一度停刊,记者南征北战东调西走更是常有之事,从来都是坚决服从,“打起背包就出发”。改革大潮风起云涌,更要以坚强的党性交上这场时代大考的合格答卷,我们必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强国强军的伟大实践,努力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战士的篇章。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身处这个伟大时代,亲眼见证我军强军之梦的开启,我们这一代战士报人是何其幸运。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望来时路,胸中激荡着几多荣光、几多豪情、几多欢喜、几多不舍……《战士报》,从一张油印小报发展成一个报网融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光荣与梦想的旗帜再一次飘扬。此时此刻,站在时代帆船桅杆上眺望,新的蓝图已然绘就,新的号角已然吹响,新的征程已然铺展,让我们重整行装,昂首阔步向前,向前——
我们是永远的战士!
3
一路同行,感谢有你作者:原《中国军工报》总编辑唐秀颖
年11月24日至26日,中央军委召开改革工作会议,习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发出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动员令。
军令如山,使命催征。在这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时刻,回首过去的战斗岁月,我们心中饱含无限的感恩之情——
感恩所有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