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新年伊始,国家高层又一次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磅信号,明确提出要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态度果决,路径却又审慎而明晰——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
“僵尸企业”是啥?不赚钱、高负债、靠银行信贷和政府补贴苦度时日的企业是也。“僵尸企业”主要集中在哪里?传统产业尤其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之中。事实上,有此鲜明产业特征的地区,在本轮经济逆周期中,已经被拖入经济转型的泥潭之中,欲拔脚前行而不得。
此次国家重提年纺织业大规模限产压锭改革之经验,向社会各界传递出的信号再清楚不过——甭管是什么行业,都要痛下决心“刮骨疗毒”,换中国一个经济强劲增长的明天。
对河南而言,这个消息喜忧参半。忧,是因为“僵尸企业”比较集中的钢铁、煤炭、水泥、玻璃、石油、石化、铁矿石、有色金属这八大行业,在河南的经济结构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转型压力巨大;喜,是因为借助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资金等种种东风,河南可以迎风而上推动经济转型,再造一个“新河南”。当然,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制定配套措施、拿捏因应之策,的确相当挑战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
“消费互联网”的黄金20年已经结束,“产业互联网”的黄金20年才刚刚开启。有着巨大人口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互联网+新锐大省河南,只要努力“转型+生长”,未来必然机遇无限。
权威人士新年呼吁,让“僵尸”企业入土为安,尽量“安乐死”
1月4日,新年开工第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及要闻二版整版,再度刊发权威人士论经济文章《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在年5月25日人民日报同样规格刊发《五问中国经济》文章后,权威人士再次露面。
权威人士是谁?你猜,使劲儿往上猜。
《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文中,有“两问”都是在重点说“僵尸”企业,语言通俗,但态度果决。
鉴闻君节选几句,大家感受下——
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既要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的韧劲,也要有立说力行、立竿见影的狠劲。
当前,做“加法”相对容易理解,做“减法”困难会大一些,但必须做下去。当务之急是斩钉截铁处置“僵尸企业”,坚定不移减少过剩产能,让“僵尸”入土为安,腾出宝贵的实物资源、信贷资源和市场空间。“僵尸企业”本来已“死”在那里,就不要再维持了。
适当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只有退够,才能向前。正如老子所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拿“僵尸企业”来说,是等着这类企业把行业中的优质企业拖垮,最后一起死,还是快刀斩乱麻,处置这类企业从而腾出必要的市场资源和空间?显然,必须尽快处置“僵尸企业”,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提升。
阵痛是可以承受的,但切不可大意。具体推进的政策要有序配套、稳妥实施。比如,处置“僵尸企业”,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对破产企业尽量实行“安乐死”。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职工安置工作,防范引发社会风险。更加细致地做好社会托底工作,比如,个别产能过剩严重的地区会出现职工集中下岗和财政支出困难,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实施配套措施,认真拿出因应之策。
值得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湖北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