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的格桑花5苏州的门巴雅古

  “门巴雅古”(藏语:好医生)是藏族同胞对苏州来的医生最直白的称呼。茫茫雪域高原,一群来自苏州的医生,以他们的妙手仁心为藏族人民送去健康。自上世纪90年代起,苏州卫生系统陆续派出30余名援藏医疗专家,他们奔赴拉萨、林周等地,一年或者三年,以满腔的热情、精湛的医术给藏族同胞提供最好的医疗和最真诚的服务。医院院长达珍说,从年开始,苏州市卫生系统与林周县卫生系统开展对口支医。近八年来苏州共选派了8批援藏医疗队,援助医院资金及设施万元左右,同时完成了大量手术,先后救治病人多人次,医院很多技术空白。

□商报记者 沈玲 张颉颉

苏州医生——在林周天的“惊心动魄”

蒲建平医生在指导当地医生分析病例

当三月的江南萌发春意的时候,青藏高原上的林周还是风沙扬起的黄土高坡。今年3月,第八批苏州援藏医疗队启程飞赴拉萨,开始了为期一医院的支医工作。队员组成:查建华,医院本部普外科副主任医师;王克涛,医院北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浦建平,医院内科主治医师。8月1日,在医院,我们见到了正在病房里忙碌的三位医生。三位援藏医生在林周半年天的工作经历,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在一间明亮宽敞的病房里,王克涛正带着妇产科的几位藏族医生在查房。患者洛桑卓玛3天前刚做完剖宫产分娩及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正在术后恢复中。7月27日,当家属陪着高龄孕妇经过几小时的山路颠簸,医院时,患者病情十分危急。王克涛医生立即给她作了各项详细检查,与家属一一交代清楚病情。7月28日,手术顺利实施。术后胎儿情况良好,患者子宫也成功保全了。王克涛说,“这里妇产科技术力量的薄弱程度令人吃惊,妇产科医生之前都没有手术经验,医院还没有输血条件。这更使我们认识了援藏的必要性。7月14日两名年轻的藏族医师在我不在场的情况下首次独立完成了一例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仅仅4个月的时间她俩就从不会到独立操作,迈出了职业生涯的重要一步。

说“值得”的还有内科医生浦建平。浦医生说,“这里缺医少药,还缺少必要的监护抢救设备,重症患者随时会有猝死的可能。今年7月,我就遇到一例持续性室速患者。14日,患者心慌、气喘加重,血压最低时90/70mmHg,心电图示持续性室速,此时患者随时有可能转变成室扑、室颤导致死亡。此时,床位医生急了,中午11时20分电话我患者情况。当时我正外出,立即在电话里指导他先拿胺碘酮静推。半医院,看到胺碘酮还没给患者用上,心电监护仪不能看心电波形,就对床位医生说:‘胺碘酮马上叫护士用,你去给患者重做个心电图。’随着胺碘酮的慢慢推注,患者心慌症状也改善,血压也回升了。经过好一阵紧张的忙碌,半小时后,患者室速转为之前的房颤了,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10余天后,患者症状好转出院。当看到患者痊愈后黝黑的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

建功立业——濒医院如今成三乙

年第医院门诊大楼

年8月,医院医院殊荣。可是谁能想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医院几近倒闭。医院医院,其间经历了多少变迁?苏州先后选派三位援藏干部温端改、俞善俊、陈卫昌,医院院长。

  医院妇医院时,恰逢江苏省启动第一批对口援藏工作,医院迎来了援藏干部、院长温端改。那时,医院长期管理不善,住院病人寥寥无几,好多医生都走了,没有钱购药,药房基本无药供应,医院各项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职工的工资到年底难以发出。格央回忆说,苏州来的温院长温和实干,医院救活了。他独自一人单枪匹马来到医院,担任两个一把手职务。医院人地两疏,不认识一个人,想干好工作,不依靠当地骨干力量是寸步难行。于是,他通过半个月的摸底,与每个人交心走访,在20天就提出了创建“二级甲等”目标与计划,两个小时动员大会则被一次次热烈掌声打断。他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制定了工作制度项和各种岗位责任制项,付诸实施、严格执行。投入几十万元,使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在年年底完成,挂号、收费、医嘱均在计算机上完成,在病房就可以看到辅助科室的报告结果,在当时的西藏尚属首家。医院就“扭亏为盈”,医院行列。

时隔15年,前往担任医院第七任“江苏援藏院长”,也是第三任“苏州院长”的陈卫昌带着里程碑似的“三乙”目标而去。“我们只是传承者,将援藏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

精湛技艺——农牧民迎来高原的生命守护神 

查建华医生在手术中

医院,每一个援藏医生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在外科办公室,查建华医生正在指导两名藏族医生分析病历。上午没有手术,查医生稍稍可以松一口气。他说,“来林周半年了,医院外科已完成手术近百例次,开展了多种过去不能开展或很少开展的手术如结肠部分切除、胆总管探查、PPH术、无张力疝修补术等等。”

第一例全子宫切除术、第一例无痛人流手术、第一例无痛输卵管结扎术、第一例电子胃镜检查……这些“第一例”既展示了援藏医疗分队的技术实力,也饱含了援藏医生勇挑重担、生命至上的民族团结情。难怪当地农牧民都亲切地称赞这些与他们结下深情厚谊的“门巴”们为高原的“生命守护神”。回想起支医当年,医院本部妇产科医疗组长、副主任医师朱利平仍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朱利平说,“之前援藏医生以内科、外科为主,到第五批时则首次派出了妇产科医生,医院非常紧缺的。那里,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都很高,后者是内地的许多倍。”

本文为节选,详细内容请看8月30日城市商报04、05版









































武汉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5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