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高地与产业先机
_____我国制造业的难点与出路
题外音:京城七下八上,骄阳似火,气蒸雾罩,三三俩俩侃爷依然神闲气定在凉棚内外,或坐或站,在桑那浴中轻曳小扇,或品小茶或呷口饮料,没边边际又开聊起来。忽闻手机铃起,那是三星的。“你那玩意儿不灵了,看我的。”边说边掏出华为的P9,那是大姑爷给的,他才不会花钱玩那。瓜子群众(网络中性词,多指围观和看热闹的人群)就把华为粉围起来,话题自然聚焦在制造业。
提示:要强国富民,提升我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世界的40%)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适时布局科技战略高地,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坚持不懈拼搏与累,才能赢得产业竞争先机。
正篇:七下八上是京城的汛期,也是经济信息的“讯期”,各种数据先后出炉了。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7%,不是最高,也是很好的。美国二季报说好是2.6%,一下子降到1.2%,拖累美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仅为1.0%,英国0.6%,俄罗斯-1.6%,巴西-1.4%,印度7.6%(其总量仅有中国的1/5)。而日本多年低速不振,上半年只有0.2%,逼得安信又放水28万亿日元。新华社东京7月25日电:日本汽车,钢铁,建筑业等频频爆出造假,违规缺陷等丑闻。日本制造业怎么啦?京都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汤之上隆的专著“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败北”透露出不少蛛丝马迹。他给出四条:1.在十年一轮的新技术浪潮中,对市场机会缺乏敏感性;2.过于苛求产品性能和指标的极致,忽视市场实际需求,投入不必要的成本,没有及时调整产品和研发力度应对市场的变化;过分依赖匠人和手工艺,忽视产品的标准和通用性,严重缺乏低成本的竞争能力;4.而对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制度过于僵化,根本不适应变革趋势。
7月3日“羊城晚报”刊登叶雷的点评:对中国企业来说,汤之上隆号脉日本制造业的病灶,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对产品性能和指标苛刻要求,实施精细生产和匠人精益求精以及企业制度,都是应对未来技术变革个性化交叉消费时代的基本策略,这不仅是日本制造业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制造业崛起的根基所在,怎么成为日本制造业丑闻和败北的替罪羊呢?叶雷进一步评述:任何新产品的价值,新技术下的产品推动老产品技术贬值,这是铁的规律,也是产业兴衰的根本原因。
从汤汁上隆的专著到叶雷的评点,不难看出日本制造业集体跳水跌落“日本制造”神坛,折射出日本制造业转型的尴尬以及“再崛起”的无奈。反观我国上半年的经济增长6.7%,外贸,投资依然疲软,主要靠消费拉动,贡献达73.4%,服务业占比54%。说明调结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同时也传递出制造业萎靡不振的强烈预警,下行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特别是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制造业下滑压力还在发威。有的地方如上海已提出“保卫制造业,力争25%”,增拨50平方公里用于先进制造业。国家统计局就近公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依然在枯萎线上下徘徊。海关监管的加工贸易,特别是机电加工大幅下降7%,拖累外贸进出口下降2%。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德勤发布“全球制造业竞争指数”称:由于在创新、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法律环境等因素影响,预计到年中国制造业将从现在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二位,中国不再是世界制造大国。
目前我国制造业确实面临种种压力。发达国家推行“再制造”,高端制造“回流”;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中国产品仅仅反倾销一项就有两位数增加,对我国制造业是一种“截流”;印度、越南等以其低成本、劳动密集制造“分流”。国内现有的制造业,中国改革基金会王小鲁认为:已经处于过度投资状态,存在大量低效或无效的投资。不少企业形为“僵尸”,只能靠民众储蓄的银行贷款苟延残喘。传统的煤炭、钢铁1/3产能过剩。新兴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等也存在过剩。但在18个省市未来发展布局的制造业清单上依然投巨资兴建,有的已形成规模投资,进一步加剧制造业的乱象。还有一些地方借口发展新经济,追捧虚拟经济,甚至出现“制造业”杂音。
近期21世纪经济研究院对26个省会城市(不包括拉萨)进行排名发现: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贵阳(11.6%),杭州(10.8%),西宁(9.6%),不是因为工业而是靠第三产业,如杭州(14%),贵阳(11.6%),西宁(10%),给其他城市的启示是单纯依靠工业做大做强经济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如今很多工业增进靠前的城市,如西安(9.8%),呼和浩特(9.4%),成为全国工业增速第一和第三,但经济增速在全国并不靠前。言外之意是经济增长要实现弯道超车,工业制造靠不住,只能发展第三产业。
对此,不必做过多的解读,只要认真回顾和追寻我国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以及当下的现实,可能会更加直观感知真实的体验。大家知道,市场是起决定作用的。市场经济最基本原则是每一个进步与发展都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巨大成就,不是依靠领先于其他国家的科技进步,也不是依靠雄厚的金融资本。(年改革开放起步之时,我国整体科技相当落后,资金匮乏(年外汇储蓄仅为1.67亿美元),而是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办乡镇企业,搞“三来一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来料加工、补偿贸易),振兴制造业,一步一个脚印闯出来的。制造业,特别是加工贸易功不可没,这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栋梁和聚宝盆,还创造就业的广润空间。铁的事实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没有实体经济,没有制造业,虚拟经济就失去发展与存在的基础,服务业也没有存在的可能。
其二,我国城镇化步伐最近几年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已达57%。以往每年数千万农民工进城大都进工厂打工,很少进服务业。近年来发生变化,随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调整产业结构,一批高污、高耗、低效、低端的加工制造业陆续关停并转,不少低端扰民占道的批发市场统统分流出去。而新兴投资或制造业很少,民间投资连年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开始涌进第三产业,致使一些地方服务业时形发展。马克思经典经济学告诉我们:制造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远远高于第三产业。而进城的农民工没有足够的教育和培训,要想进入高端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通讯、云计算、大数据、设计、咨询、法律等高端服务业创造高附加值,简直是异想天开。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年我国单位劳动生产率为美元,仅为美国的7.4%,世界平均水平(美元)的40%。如果我们不强化提升劳动生产率,听任数亿农民工盲目进城进入低端的服务业,那么不仅农民工进城打工过上的好日子的美梦难以实现,而且还会拖累国家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拉大与其他国家发展水平的差距,涉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这是大局,不能听从自流。拉美等一些新兴国家之所以陷进“中等收入陷阱”最直接原因是,过快的城镇化,没有足够的投资和制造业提供就业,吸纳低端进城的大批劳动力,只好涌进低端的服务业,收入增加不多,国家整体经济增长不快,有的还出现负增长。不少年轻人进城找不到合适工作,四处游荡,引发诸多社会矛盾。这些经验与教训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基于以上两个基本点和出发点,我们更加深刻感触到中央提出的重振制造业雄风,是何等英明、正确、及时。国务院在去年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明确指出:“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力新优势,重点、难点和出路都在制造业。”
加大制造业力度,认真贯彻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制纲要”,落实“中国制造-”,基于以上基于以上背景,我想有两点应该引起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