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汉朝人穿的衣服吗成都商报电子

近日,江苏师大为多名研究生举行汉服毕业典礼,参加典礼的学生、领导均穿上了汉服。在各种现代化的今天,穿上这么古老的衣服,这是复古还是作秀,让人争论不已。不过,我们往往只满足于提出质疑,却并不曾了解事物的本身,这便造成了种种误解。

关于汉服,最大的误解就是,这不就是古装吗?这不就是汉朝人穿的衣服吗?

1.问:什么是汉服?是汉朝的吧?

答:汉服,实际上是汉族的传统服饰,特点是交领、右衽、无扣。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右衽即左襟压在右襟外面,看起来衣领开口向右;无扣即不用扣子或者把扣子隐藏起来,以系带为主。

2.问:这不就是唱戏的穿的那种戏服吗?

答:汉服的历史,从黄帝开始。多年前,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意思就是说以衣在上象征天,以裳(裙)在下象征地,故衣裳就是乾坤。黄帝也就定下衣冠制度,示天下以礼。此后汉服一直延续下去。到了清代实行“剃发易服”,普通人就不许穿汉服了,但是因为当时阻力太大,清朝又有了“十从十不从”的规定,其中优伶因为大多扮演古人,便可穿汉服,他们便一直穿到了今天。不过,戏服是职业装,而传统戏剧中的戏服相对随意,另外京剧等戏曲中的戏服则有一套特有的标准,所以说戏服和汉服差别还是很大。

3.问:唐装、旗袍是不是汉服?

答:“唐装”并非唐朝人的穿着,而是根据近代的“马褂”等服装改造而成,一般指西式剪裁的改良马褂,其名称来源外国说法,意思是唐人的服装,属于时装的一类。而旗袍、马褂这类服装是近代人根据清朝满族人的服饰改造而成。以旗袍为例,原意指“旗人之袍”,原本下摆宽大,袍内要穿裤子。到了上世纪20年代末,男式的旗袍变成了长衫,女式的旗袍则将袍身减短,下摆收小,旗袍内也不用穿裤子了。

4.问:你身上穿的汉服是哪个朝代的?

答:虽然历经千年,汉服的服制有所变化,但汉服是很难以朝代划分的。这一方面是因为汉服中很多款式流行的时间远远跨越了朝代的分隔,并不专属于某一个朝代。比如唐朝出现的圆领衫被后人一直穿到明代,而他们的内衣依旧是交领的。另一方面汉服因为并不属于“汉”,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古装,现代人穿汉服,那汉服就是现代的时装。

5.问:汉服的“经典款”、“常青款”是什么?

答:每朝每代的服装款式都不相同,但让汉服保持一致性的,就是礼服,几千年来基本没有变化。这里所说的礼服,就是“深衣”。深衣,是士大夫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这是一种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缝在一起包住身子,将身体深藏,显得雍容典雅。再加上两腋下嵌入的矩形面料,让深衣便于活动,古人称深衣“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服装。而汉服所有款式中,最有文化内涵的也莫过于深衣。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日本的和服,主要就是模仿汉服中的深衣。

6.问:能不能简要说明历朝历代汉服的变化?

答:商朝以上衣下裙为主,袖口较窄。到了周朝衣服略宽松一些,领子通用交领右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深衣诞生了,不论贵贱男女、文武职别,都可以穿着。裙也开始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样式,区别在于下身是否有围绕的线条。到了汉朝,深衣成为大众的选择,进而发展出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同时,大量的丝织品开始出现。魏晋南北朝开始流行宽衫大袖。到了唐朝,女子穿襦裙,面料轻薄起来。男子穿圆领衫———这是汉服的重要变体,其后一直流行。到了宋朝,女性开始穿褙子,这种衣服长袖、长衣身,前后襟不缝合。到了明代,女性的衣服出现了水田衣———用多块长方形布片连缀而成,宛如稻田。裙子也日益讲究,以至于“裙拖六幅湘江水”,颜色也多样,甚至有一种裙子,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故称“月华裙”。。性服装的创新最有特色的则是官服,凡文武官员,不论级别,都必须在袍服的胸前和后背缀一方补子,文官用飞禽,武官用走兽,以示区别。

7.问:汉服为什么都那么宽大?穿起来会不会不方便?

答: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礼服以深衣为代表,宽袍大袖,讲究飘逸脱俗,不过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就不用穿礼服上街了,他们穿的一般是窄袖和中袖的汉服。其中较典型的就是“裋褐”,这里的“短”不是长短的意思,而是指衣服由竖裁而成,就是通裁的上衣,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褐”即是麻料、兽毛编织物。裋褐一般是贫苦人、仆役的工作装和便服。

8.问:夏天穿汉服热不热?

答:即使是汉服中的礼服,夏天也是不热的。现代服装以尽可能多的裸露身体来散热,但汉服则是用宽袍大袖来保证良好的透气性,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再加上衣服宽大,走动起都是习习生风。这点类似于沙漠地区的阿拉伯人喜欢穿长袍。问:汉服都是丝绸做的吗?答:丝绸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服装面料,人们会用“绫罗绸缎”用来统指丝绸产品,不过其中也有区别,轻薄软透有孔眼的是“罗”,古人拿来做扇面,做内衣;薄而坚韧,且带素纹的则是“绫”,古人拿来装裱书画,做衬衫;至于“绸缎”,则是又厚实又结实,且带提花(纺织物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这就是做外衣的材料了。不过,在古代丝织品价格不菲,普通人是穿不起的。简单来说,唐宋以前汉服大多用麻布制作,而唐宋之后,随着棉花的种植普及开,尤其是元朝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之后,普通人才都穿上了棉质的汉服。

9.问:汉服没有扣子,也没有拉链,怎么穿?

答:汉服的特点之一,就是系带,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就算有扣子,也是隐扣,一般不在显眼处使用扣子,直到明代才开始在部分款式的服装显眼处上使用纽扣。系带的传统因何而来?有说法是受胡服的影响。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将上衣下裤的胡服引进到中原,同时也带来胡服中的腰带。汉服中的系带,一般左侧系带藏在衣服里面,右侧系带则系在腋下,尽量隐藏在衣服内,外面只能看到一个小结。这些都是从美观性方面考虑。不过,相比扣子和拉链,系带也十分方便,它既是扣子也是腰带,布料有摩擦力,所以也不用担心会打结,会变松。现在有人习武,也会用到汉服中短褐式样的练功服。

10.问:我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可以穿吗?

答:在古代,染色原料以植物为主,包括红花、乌梅、青矾、蓝草、莲子壳、绿豆粉等等。一般可供选择颜色为六正色,分别是蓝、红、绿、金黄色、鹅黄色、紫色,其中最廉价的就是蓝草制靛的蓝印花布。不过,因为政府有严格规定,不是说想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能穿的。对于官员而言,官服会有四季之分,比如汉代的朝服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农历6月)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到后来,颜色开始代表等级,比如唐代,三品官是紫色,五品官是浅绯(红)色,七品官则是浅绿。对于平民老百姓,衣服更不能乱穿,否则就是“逾制”,宋代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明代百姓所穿的衣服则必须避开黑色、紫色、绿色、柳黄、姜黄及明黄等颜色。不过,这样的规定往往只在朝代开国之初执行严格,到了朝代末期就很少有人管了。

11.问:古人出门,要穿几件衣服?

答:对古人而言,汉服不仅仅是外面这件袍子,头上的帽子、脚下的鞋子都是汉服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必备的有首服(冠或簪钗),然后有足衣(布鞋、绣花鞋、靴、木屐等),腰间可以坠玉。衣服的话,首先是亵衣、亵裤(相当于现在的内衣内裤)、中衣、中裤、中裙(类似于衬衣)。再外层就是袍子、袄子或者单衣了。以唐代为例,男子首先穿贴身衣,汗衫、袜,头上束发,接着穿中层衣,裤子、半臂(或长袖,或加袄子),头上戴巾子,然后穿外衣,襕袍衫或者缺胯衫、靴子,头上再裹上幞头,最后束革带,并视身份场合不同佩戴若干佩件,比如玉佩、金龟等等。文/法兰西参考: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年蒋玉秋《汉服》,青岛出版社,服制解读领(衿):衣领祍:衣襟,特指外襟。襟:与祍是同义词,但使用时特指衣服的交叠重合处,以内外(或前后)襟区分。缘:衣服上的镶边,领缘、袖缘、衣缘等。裾:衣服的下摆,又特指衣服前襟处。比如“直裾”的意思就是衣襟垂直而下。袂:衣袖祛:袖口

(本文转自汉服网,格式上略有改动)









































儿童白癜风
哪些偏方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6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