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西藏拉萨四大林晨钟暮鼓梵音洗

拉萨四大“林”

踏进寺院的那一刻,无论心有多浮躁,似乎都会在刹那间宁静下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说的正是寺院里的环境对人心的净化作用。钟声隐隐,梵音缭绕,花香馥郁,拉萨的许多寺院,总是让我流连忘返。

天南地北的游客来到拉萨,总不忘走进拉萨大大小小的寺院,在晨钟暮鼓里与心灵对话,在袅袅梵音里洗涤心上的尘埃。拉萨著名的四大“林”,在“驴友”圈中颇具盛名。所谓四大“林”,也就是以“林”音结束的四座著名寺庙。喜德林的沧桑、策门林的繁华、丹杰林的清幽、功德林的安详,总让到过的人流连忘返,让尚未到过的人心怀憧憬。

近日,我们走进拉萨四大“林”,在四大“林”静谧的时光里,追溯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古老故事。

喜德林

洗尽铅华遗世独立

走进繁华热闹的北京中路北边那些幽深的小巷里,常会发现一些看似不起眼实则沉淀着悠远历史的古老建筑。喜德林,便是这些古老建筑之一。深秋的喜德林大院里,芳草萋萋,树木葱郁,张大人花在秋风里默默绽放。我都忘了这是第几次走进喜德林大院,护在喜德林周围的铁丝网还在,大院里烧水用的太阳能设备还在,第一次来时遇见的顽皮孩子还在,住在大院里的七十多岁的强巴啦也还在。

据介绍,喜德林始建于公元9世纪,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一直是热振活佛的驻锡之地。一千多年的岁月中,喜德林曾经繁华鼎盛,访者众多。只是后来,在一场大火中,喜德林不幸被焚毁,之后多年的风雨侵蚀让它成为一片断壁残垣。

如今的喜德林,像一位洗尽铅华的世外高人,遗世独立,默然看着拉萨这座古老城市的繁华与变迁,看人世间的沧桑变化,看波澜不惊的似水流年。这座古老建筑往昔的繁华、香火鼎盛的过往,我们只能在老人强巴啦的回忆里遥想,在书堆里寻觅,在斑驳的墙柱前想象。

强巴啦是年搬到喜德林大院里来的。30年来,他和住在院子里的几十户人家一起,陪伴着褪去繁华的喜德林。据强巴啦回忆,搬来喜德林大院以前,他和家人经常到这里来,“喜德林被烧毁前,特别宏伟,每天来这里的人非常多。”回忆当年喜德林的热闹景象,强巴啦感叹道。几十年来,强巴啦与喜德林大院里的人们,静静陪护着这座沉淀厚重历史的古老建筑。

许多文艺青年常常来到这里,在这里品味喜德林的沧桑之美,在这里寻觅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也有些人来这里开店,陪伴着这座古老建筑。“以前这里有一家叫做‘废墟’的酒吧,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到那里坐坐,后来酒吧搬走了。”强巴啦指着几年前“废墟”酒吧的所在之处,回忆道。

这里的酒吧不在了,但是酒香还在。强巴啦介绍道,喜德林大院里,很多人家都会自酿青稞酒。人们常常三五成群地聚在小院里,品尝着醇香的青稞酒,拉拉家常,不时举目遥望喜德林的断壁颓垣,遥望残墙前面的萋萋芳草,遥望那些高大的梁柱。他们常常在明媚的阳光里,遥想喜德林曾经的繁华鼎盛。

大院里,尘世烟火气息与历史文化气息并存,萦绕着喜德林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古老建筑。如今,喜德林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千年建筑,尽管已成一片废墟,仍向世人展示独属于它的美丽。

策门林

庭院深深掩映繁华

策门林,也称“措美林”、“策默林”等,均是藏语音译。这座繁华的寺院,坐落在喜德林东边的一个小巷里。这两座相邻的寺院各具风采,喜德林的美是沧桑之美,策门林的美是繁华之美。若是从半空里俯瞰,这两座古老寺院就像两幅风格迥异的绝美画作,静静铺展在拉萨的蓝天白云下。

我们前往策门林时,策门林正在举办一个重要活动。许多当地人扶老携幼地前去,有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前往。策门林大院外,商贩忙碌着做生意,一派热闹景象。在小巷里,便已听见策门林大院里传来的钟鼓声。

我们在午后的阳光里踏进策门林大院,一派繁华景象顿时映入眼帘。人们坐在大院里的一排排凳子上,虔诚地聆听大殿里传来的钟声、鼓声等,偶尔微笑着相互交流。我们走进大门后,另一道大门又出现在视线里,穿过这道门,又有一道门出现在眼前,接连过了好几道门,才走到大殿前面。过这几道门时,真有一种走过重重宫门的感觉,恍然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这样的建筑设计,使得庭院有一种幽深之美。

通往策门林大殿的道路两边,白塔排列,桑烟袅袅,浓郁的草木之香沁人心脾。夕阳西下时,活动已结束,在桑烟的浓香里,人们各自忙着手中的活儿,有人在清扫地面,有人忙着喂怀里的幼儿。六十多岁的索朗卓玛,正在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按摩。

索朗卓玛是一名医生,她几乎每天都会来策门林一趟,为前来这里的一些老人按摩。“有些老人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难免会身体不适,我免费给他们按摩,按摩过后会好很多!”索朗卓玛说。六十多岁的她皮肤白净,看上去神采奕奕,她是拉萨本地人。

索朗卓玛回忆道,她小时候就常常跟随祖母前来这里。“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已成了一个老太太,已是儿孙满堂的人。来策门林时,常常会想起小时候跟着祖母前来的场景,只是,祖母已经去世很多年。”如今儿孙满堂的索朗卓玛,不太忙的时候,也常会带着她的孙子孙女来到策门林,在钟鼓声里让心灵慢慢沉静。

据介绍,策门林始建于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布局基本呈方形院落状,庭院宽敞,院西侧和前部环绕两层藏式楼房,上层为住房,下层为回廊,庭院后部是主体建筑。三百多年的时光里,策门林几经兴衰,如今,仍保留着繁华鼎盛的景象。

丹杰林

楼阁环宇静守清幽

大昭寺广场西北面的一条小巷子,人们称之为拉萨古城里的“酒吧一条街”。夜幕降临时,总有不少游客或者当地人来到这里,在悠扬的音乐声里品尝青稞酒的芬芳,品味高原人的热情好客。在热闹的“酒吧一条街”附近,拉萨四大“林”之一的丹杰林静静伫立,默守清幽。

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们踏着小巷里的石板路,向丹杰林走去。丹杰林高大的门楣就在小巷边上,匾额上,“丹杰林寺”几个大字分外醒目。门顶洁白的香布在微风的拂动下摆弄出优美姿势,门楣上,雕刻细致精美,浓墨重彩的图案彰显着藏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

走进大门,沿着石阶往上走,便到了二楼丹杰林的大殿前。

大殿里悬挂着许多精美唐卡,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创作者精湛的技艺可见一斑。阳光从顶楼的窗户里照射进来,洒在墙面上,形成一道浑人天成的风景线。墙面上,古老壁画静静接受着阳光的探访。那些精工细作而成的精美壁画,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那些壁画,均是用产自西藏各地的矿植物颜料绘制而成,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鲜如初。

从二楼大殿旁的一道回廊上往下看,呈方形的一楼小院里,住着几户寻常人家。一位阿佳正在井旁清洗衣衫,在她身旁,顽皮的孩子逗弄着在太阳底下打盹儿的小狗,瞌睡绵绵的小狗抬起头来不耐烦地瞪了它的小主人一眼,将头扭向一边继续睡觉。住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陪伴着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丹杰林,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

据介绍,丹杰林始建于年,是四大“林”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多年来,丹杰林由于种种原因经历了几次盛衰,最终形成如今的规模。多年来,人们对它悉心保护,使得它在岁月变迁中风采依旧。每年藏历九月,人们都会将丹杰林粉刷一新。

我们来此采访时,工人们正在粉刷丹杰林的外墙。身旁,不时有背着白灰的工人经过。了解得知,工人们所背的白灰,就是用来粉刷丹杰林外墙的。“因为今年的降神节快到了,所以我们得加紧干活了,粉刷工作必须在降神节到来之前完成!”一位背白灰的阿佳对记者说,她是免费前来帮忙的。说着,阿佳背着白灰向楼顶走去,中途,还不忘用英语向从她身边经过的一位外国友人打招呼。

精心的粉刷,让丹杰林焕然一新。时光如流水,以不紧不慢的节奏向着未来流淌,丹杰林默默在似水流年中,陪伴着不远处的大昭寺,陪伴着拉萨这座古老的城市。

丹杰林

楼阁环宇静守清幽

秋冬交替之际,拉萨四大“林”之一的功德林依然花香馥郁,丝毫看不出冬天即将到来的迹象,与附近秋意甚浓的关帝拉康形成鲜明对比。历史悠久的功德林,深藏着许多古老故事。

据介绍,功德林寺始建于年,清军击退廓尔喀入侵后,清朝大将福康安指示八世达察所建。八世达察在摩盘山顶修建了文书庙和关帝庙两座汉式寺庙,在山脚处兴建了永驻宏法林。乾隆五十六年,清朝皇帝赐该寺院“功德林”匾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的功德林,年被列为拉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造访了历史底蕴深厚的功德林。走到北京中路与德吉中路的交叉口,沿着这个交叉口附近的一个小巷子往里走,不多时便到了功德林的面前。走进功德林的大院,院中一棵苍翠的树木进入我们的视野,树前,几只鸽子悠闲地啄食地上的米粒。有一只白鸽甚至飞到喂养人的手上,再跳到他手中的盆上,伸嘴去啄盆中的米粒。喂养人也不将它赶走,慈爱地看着它,任由它啄食。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景,感动了周围的人们。

大院里,一盆盆鲜艳花儿在深秋的阳光下绚烂绽放,空气里浮动着淡淡花香。花香馥郁的功德林里,时光似乎都被染上了花儿的香味。“在冬天到来之前,来这里赏花、晒太阳、发呆、静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饿了,还可以去寺外的甜茶馆里吃藏面,喝甜茶,和素昧平生的人们聊天。”来自江苏的小林一边给院里的花儿拍照,一边和记者闲聊,她来拉萨两个多月了,拉萨的许多著名景点她都去过了,这一天,她和同伴特意来造访功德林。

功德林的建筑,可以用“四通八达”这个词来形容,楼与楼之间,多用小桥连接起来,无论是从一楼到二楼,还是从这栋楼到那栋楼,都有几条路可走。遥遥看去,功德林堪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大院里的建筑,称之为雕梁画栋实不为过,每一处雕塑,每一幅壁画,无一不是创作者的心血之作。

我们在功德林的楼阁之间来回观赏,久久不愿离开。在这里,每一块石板上,似乎都散落着许多久远的故事。微风轻轻诉说,将那些被岁月轻轻掩藏的久远故事告诉用心聆听的人们。

记者:吉美琴

编辑:何军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6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