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皓皓,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青海,那遥远的地方,也许在你心中是苍凉的、美丽的,却又是模糊的,因为对边疆,她像内地,对内地,她像边疆。她到底有怎样的面孔?一个需要细心品味的地方
从拉萨到西宁,地势尽管变化不大,但就自然区域而言,则发生了连续的本质的变化:从拉萨到昆仑山口所经历的区域是青藏高原高寒区,从昆仑山口到青海湖两边,这个区域是柴达木盆地干旱区,从青海湖到西宁则进入了东部季风区,地貌上则属于黄土高原。说得再通俗一点,如果你走青藏线,从拉萨到西宁,相当于你去了趟西藏,又去了一趟新疆,还去了一趟甘肃和陕西。
青海是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人们走过青藏线后,之所以对青海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很大的原因是由于过去我们一直把青海笼统地划在青藏高原的范围内,其实青藏高原仅仅是青海几副面孔中的一副。
就大尺度的自然区域而言,整个中国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内蒙古和新疆所在的西北干旱区,东部诸省市所在的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青海省区别于中国其他省区的独特之处在于她是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在一省之内有三区,这是中国其他省区所不具有的。青海的文化不同于西藏,也不同于新疆,更不同于甘肃,青海的文化就是这三大区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历史上,中原的汉文化只是活动在青海的东部季风区,青海的另外两大区域,在中原的汉民族看来,就是与西藏和新疆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在内地人看来,青海是边疆。反之,边疆的西藏人看青海,忽略的是青南高原,看到的是东部季风区,因此感到青海像内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南高原区
大美青海青海有着三副面孔:
西北干旱区柴达木盆地很像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一个缩小版,柴达木周边的一条条从雪山流下来的河流,养育了一个个绿洲,这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绿洲生态模式何其相似。当沿着柴达木盆地边缘的青藏公路奔向西宁时,沙漠、戈壁、雅丹、红柳、胡杨、骆驼等景观不断地扑入视野,这就是青海像新疆和内蒙古的那部分土地——青海的西北干旱区。哈拉湖
祁连山南麓
青南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南缘横亘着一座雄壮的山脉——昆仑山。昆仑山以南是高原,被称为青南高原,这里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是青海像西藏的那部分。这个区域对中国的意义十分重大。从自然的角度看,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所在,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也发源在这里。中国古代创造了两大神话体系,一是蓬莱神话体系,诞生在山东所对的东海;一是昆仑山神话体系,这个神话体系中,主神是西王母,辅神众多。像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甚至像白蛇传、西游记中的神话也无不属于昆仑这个神话体系,这是东方能够和西方古希腊神话媲美的神话体系。中国东部的泰山、华山、庐山、黄山、秦岭等都不能承担起那些丰富多彩、大胆离奇的想象,因为这些山不够高,人们可以登临其上,无法想象其上有仪态万方的西王母、无法将盛满琼浆玉液的瑶池放置其上;而像喜玛拉雅山、冈底斯山、横断山等大山那时还进入不了中原中国人的视野。只有今天青海境内的昆仑山能承担起昆仑神话这个庞大的体系,也只有青海境内的昆仑山能承担中国人那些瑰丽的想象。东部季风区青海的另一副面孔——东部季风区是最接近东部中国的,无论是自然上还是文化上。这个区域包括祁连山东部、青海湖盆地和河湟谷地。东部季风区是青海最富饶的地区,虽然这里的土地面积还不到青海面积的十分之一,但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这里。省会西宁坐落在湟水河畔,紧靠青海的东部,远离全省的大部分地区。这个区域最值得一提的是河湟谷地,这里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能吹到的最西界,也是古时候来自中原的汉文化能够到达的西界。这个区域是中国也是青海三大自然区的交合点。来自中原的汉文化,来自西域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来自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这些历史在一些地名和山名中留下了痕迹,在这里,有的山是藏族的名字,有的是蒙古族的名字,有的是土族或撒拉族的名字,地名也是如此。
白癜风治疗费用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