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火车站
尼木,藏语意为“麦穗”
说起拉萨市的尼木县,可谓远近文明,尤其近些年它的名字越来越被广大游客所熟知,而让这里知名的,不是平均米的海拔高度,也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尼木三绝”。
1吞巴藏香?水磨尼木县柏木资源丰富,吞达乡就以“藏香”著名。在这里人们利用柏木制作藏香的传统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首先需要把浸泡过的柏木固定在水磨上,然后利用地势的落差,通过水的动力把柏木磨成浆水。之后把浆水做成柏木砖(制作藏香最基本的原料)。在西藏这样日光充足的地方,这些柏木砖依然需要晒上一个月才能使用。
?正在装袋的柏木砖
藏香之所以出名,主要在于藏香中加入了许多特殊的药材和矿物,这使得藏香会产生不同的气味和功能。
?藏香盒上搓
?搓制的藏香
在通风和光线都很好的小阁楼里,匠人们将柏木泥和各种香料一起搓揉,放入牛角,一条一条的挤出来晾晒,虽然每根手工藏香都是独一无二的,但因为技术娴熟,工匠们挤出的香条笔直、顺滑、粗细一致,有种质朴却精致的美感。这样做好的藏香还要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
?牛角:线香制作工具
?正在架子上晾晒的线香
2普松藏刻经幡,又称风马旗,是青藏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来到尼木的普松乡,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原来经幡上印的都是藏刻印出来的,藏刻的主要内容是经文佛像等,经幡上的图案,由这一块块木刻经过涂墨染料再印制上去的。
?木雕之乡——普松
?苯日:环山七寺吉日寺的经幡和佛塔
?经幡和江扎寺
?扎拉沟
以前藏刻刻的一般都是经文,而现在由于游客越来越喜欢藏刻,所以雕刻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了。
?藏刻的经文印版及工具
全国各地的手工雕刻,都被机械雕刻冲击的厉害。然而,普松雕刻手工细致,工艺精湛,技艺传了一代又一代,从未有过艰难的迹象,这点值得玩味。
?自制的各种木柄和羊骨柄的雕刻工具及牛皮工具袋
因为经幡在雪域高原上的大量需求,藏刻这门手工艺被不断的传承下来,这也离不开一些老手工艺人们的努力,古时候藏刻手艺只能传给亲属,在现代,除了对人品的考究,对藏刻文化的热爱程度也成为了收学徒的参考因素,这对文化的传承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
?藏刻师傅正在雕刻
3雪拉藏纸?昂贵的深色藏纸
藏纸的制作原料是生长在海拔米以上的狼毒草的根,狼毒草: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高原上牧民们因它寒毒的汁液给它起了这样的名字,狼毒草根系大,吸水能力强,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周围的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恰好也是因为这暗藏的毒性,成就了高原上这种特殊的纸张,由于纸张质地坚韧、防蛀、防腐、不变色、不洇墨等特点,西藏各大寺庙的藏经阁内都使用这种纸张。
?狼毒花
?开满紫色狼毒花的山脚(就山脚下略黑的那片。。。)
在植物新鲜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铁锤砸狼毒草的根,使得皮肉分离,然后用小刀取出外皮与肉之间的纤维组织,放在臼内捣烂。除了狼毒草外,还加入了牦牛的毛和花草等,丰富了藏纸的样式。
雪拉藏纸制作好后,是深褐色,带有光泽,用手扯时感觉柔韧,在阳光下能隐约呈现草根纹路。
?左边是拉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尼泊尔工艺纸,右边为易储存的雪拉藏纸。
?加了印章的本子
?左边是拉萨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尼泊尔工艺纸,右边为易储存的雪拉藏纸。
但是和普松藏刻比起来,雪拉藏纸的文化传承就不怎么乐观了,到21世纪初,根据统计尼木县生产藏尼纸的工匠已由解放前的16户减少到的一家。
有人说:“西藏的历史是记载在藏纸上的。”千百年来,藏纸默默地记录着西藏的历史,见证了西藏的文明进程。作为西藏三大藏纸之一的尼木雪拉藏纸,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从淡出人们的视线,到因旅游业的发展而回归,这门传统的手工业,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TIPS:
尼木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县城所在地塔荣镇距拉萨约公里,除了享誉区内外的“尼木三绝”(藏纸、藏香、普送雕刻)之外,还有吞弥·桑布扎(藏文字的创造者,松赞干布的大臣)故居、尼木县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景点。
拉萨东郊客运站旁边有到尼木县城的中巴车,上车买票,客满即走。
这个夏天没有什么比去一趟西藏更振奋人心的了……
江南晚报川藏线自驾团正在火热报名中……
出发时间
8月1日、8月22日、9月12日、9月30日成都出发。行程费用*成人:元/16天、元/12天、元/9天
*12岁以下:元/9天、元/12天、元16天
*12岁以上(含12岁)至15岁:元/9天、元/12天、元/16天
*其他自理费用:
租车费(自有车可免)+油费及过路费+零花钱
联系我们网站:江南晚报网(白癜风治疗要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