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美女作家吴继红小小说两则

邻居的花园

吴继红

对面的一楼住着一对头发花白的老人,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间搬来的。

老太太精瘦精瘦的,个儿不高但精神矍铄,老头儿人高马大红光满面却坐在轮椅上,很明显,是高血压后遗症,两位老人初来乍到,但人看起来很和善,每遇见一个小区的人都要主动微笑的打个招呼。

楼下是一片荒芜的空地,开发商还没来得及把它整理成草坪就已经人间蒸发逃之夭夭,于是,它就那么一直堆满了泥沙砖头块之类的建筑垃圾,有时候,小孩子还会顺手把垃圾丢在上面,蚊蝇嘤嘤嗡嗡,荒地就像一颗丑陋的烂白菜头一样,与小区人的鲜衣怒马明显的格格不入,谁走到那儿都忍不住皱下眉头,但是谁也没有想过去整理一下:小区的人们大多很忙,每天皱着眉头掐着时间步履匆匆的经过,就那么眼睁睁的任它一直荒着。

忽然有一天早晨,这片荒地上出现了一楼那两位老人的身影,老太太把老头的轮椅放在平坦的地方,自己拿了扫帚簸箕,正在吃力的把垃圾一点点清理。此后的每个清晨和傍晚上下班时,我都能看到两位老人的身影:老太太在空地上拿着水桶、铁锹挖挖刨刨、浇浇灌灌,老头坐在轮椅里一脸安详的看着老太太忙活。

在老太太的巧手整理下,没多久,荒地就成了一片阡陌纵横、平整的土地,看起来顺眼不少。再过了不久,居然在这片土地上长出了一行行绿绿的芽苞,害怕孩子们踩踏,荒地周围还围起了青竹做成的半人高的篱笆墙。我起初以为是菜园,没想到春天快要结束时居然在荒地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来:竟然是一个小小的花园!鲜艳欲滴的月季、洁白馥郁的栀子花、金黄耀眼的向日葵、浓艳奔放的大丽花……一个个含香吐蕊,荒地不再丑陋,开始流光溢彩。每个邻居晨练时、上下班经过这里时,都忍不住要弯下腰嗅一嗅这满园的花香,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然后再由衷的赞叹一声:多漂亮的花儿!

再后来,又有爱花的邻居们陆陆续续的拿出自己家里的花种交给老人,粉红的凤仙花、碧绿的仙人掌、怒放的朱顶红也开始在小花园陆陆续续里落户;看到小花园里各种植物们生机盎然,有人甚至把自家养的半死不活的橡胶树、腊梅盆栽也挪到了这里,没多久便恢复了勃勃生机,于是,小花园成了一个小型的植物展览会,各种植物和花卉在里面你挤我扛、但又和谐相处、长势喜人。

此后的两年多里,这块“花园”在老人的打理下一年四季总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区的人们不再喜欢回家后直接闷在屋子里,而是喜欢到花园边走一走看一看。因为花园旁边老人栽了一棵玉兰花树,大家甚至把麻将桌、象棋摊都挪到了花园旁的树荫下。于是闲暇时,大人孩子在花园旁边消遣游戏,蜜蜂蝴蝶在花园里穿梭飞舞,花香袭人绿叶葳蕤,一时间小花园成了小区最热闹的所在,小区里的人几乎都忘记了它曾经的丑陋与荒凉。

再后来有一段时间,花园却忽然荒芜了下来,杂草甚至生出多高,这才忽然想起似乎很久没见到老人的身影。每天上下班再经过小花园时,都要忍不住在心里猜测担忧:是不是轮椅上的老人医院?两位老人现在又在哪里?正在疑惑着,那天早起晨练,看见有一个邻居在花园里浇水,长长的管子从自家楼上逶迤着拖了很远;隔一天,在小花园里修剪花枝的又变了另外一个邻居……这才知道,原来担心老人的还有很多人,大家担千方百计打听到,果然是轮椅上的老人病了,担忧之余便开始主动接替老人管理花园,有人浇水、有人修剪枝丫……大家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希望老人能挺过难关,希望他们回来的时候看到花园美丽依然。

今年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花园里终于重新出现了老人的身影,老太太精神依旧,不过是又多了几缕白发;老头儿虽然瘦了一些,但精神却好了许多,虽说大部分时间仍然坐在轮椅里,但是有几个清晨甚至开始在老太太的搀扶下慢慢的拄着杖走上两步……老太太又开始把精力放到小花园里,邻居们终于松了口气,对于那段时间轮流管理花园的事情谁也没有提,谁也没有说,那段荒芜的日子似乎就像一阵风,轻轻地吹过,什么痕迹也没有在小区里留下。花园旁边又开始蜂飞蝶舞,喧闹依然。

小小的花园,似乎牵动着小区里每一个人曾经迟钝的神经。现在,每天回到小区,上下班经过花园,看到那些下棋打牌的人们,嬉笑奔跑的孩子和两位老人,看着这满园芬芳,都要忍不住驻足深深地嗅一口花香,看一眼美景,发一句感慨:邻居的花园,真好。

本文发于《漯河晚报》《中国建设报》《河南工人日报》

老孙其人

吴继红

老孙其人,身高不过一米六,面孔黝黑,小眼塌鼻,满口黄牙偏又龅出唇外;曾有调皮的学生撰文曰:“……孙老师的两颗门牙实在奇特,好像两个小人探出窗外看风景似的……”,偏老孙不以为耻还作为范文在班上念,众生皆笑倒。

老孙原是一位民办教师,高中毕业后在本村小学执教;因为家贫而又是在长得“有辱斯文”,一直没能找到老婆。大家都以为老孙是要剩下的,眼瞅着快奔四十了事情偏偏柳暗花明有了转机。先是国家一纸文件老孙等一大批民办教师转了正,工资翻了翻;接着老孙失散多年的老舅从台湾回来探亲并给了老孙一笔钱,给外甥盖了一幢三层小楼;老孙的终身大事随之迎刃而解。且老婆虽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这让大家很是感慨唏嘘了一阵。

再说老孙,虽然今非昔比,可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老孙本是节俭惯了的一个人,一年四季一套军绿中山装不离身,一天三顿稀饭咸菜不离嘴。有同事取笑,老孙美其名曰:“没福气,胃不好消化不动好的……”有好事者便在一旁捂了嘴吃吃冷笑。

原来老孙并非不爱吃好东西,只是他老婆本是一个二婚,带来了两个孩子不说,又给老孙生了一个,一家五口人全指望老孙的工资吃饭,且不说此时老孙的老舅已死经济上断了外援,只老孙老婆的一张嘴就吓死人:顿顿大鱼大肉吃不腻,逢集逢会还要买东西、在会上吃小吃,平日做饭也是刀削面、烩面、大米饭不重样儿的做。农村有句俗话说“烙馍省、蒸馍费,要吃锅盔当了地”,老孙中年娶娇妻又舍不得屈着她,便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人不信,就当面问老孙,老孙却只是嘿嘿一笑:“她胃口好吃稠哩,俺胃口差喝面汤……”好事者在一旁撇嘴,原来老孙的老婆做的还是有钱的夫妻,有钱吃花还好,一到没钱花就会犯老毛病,头晕头疼,出去住一阵子病就自然好了;有人有鼻子有眼的说她是去找前夫了……如此这般,学校的同事就有些瞧不起老孙,加上老孙性子又蔫,课堂上也管不住学生,成绩也总是一塌糊涂,学生娃也瞧不上他,逢他的课还会闹的乌烟瘴气,可闹得再厉害老孙也不气。

暑假里教师培训,一二十里地,大家来回都坐车、住店,只老孙骑一辆老式载重自行车,每天早出晚归。一日里忽然下起了暴雨,大家纷纷买雨具,独老孙岿然不动;开始是站在大树下面避雨;众同事就大笑:老孙,小心被雷劈死啊!后无奈又拖了自行车钻入桥洞下面,拖着个湿淋淋的身子,水母鸡一样,嘴角微微咧开挤出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

每个学期终了,学校领导都会安排老师们在饭店小聚一下,既联络了感情又打了牙祭。吃饭时,就有同事跟老孙开玩笑:每当老孙举箸向肉时,同事就会眼疾手快伸筷拦截,并说,“老孙胃不好,肉不易消化还是让我代劳了吧!”说罢,一片肉早进了嘴里,众同事皆嘻嘻哈哈分食;等上来一盘菜大家都不爱吃时,便会被推至老孙跟前,“这菜老孙爱吃,吃吧吃吧老孙!”如此几次下来,众皆酒足饭饱,独老孙腹中空空。老孙又不抽烟、不喝酒,末了便只好叮嘱厨房做一碗汤面条了事,众人一边剔着牙一边笑曰:“看人家老孙,大鱼大肉不吃,汤面条就喝不够,很给学校省钱哩!”老孙的一张脸便涨成了猪肝色,一口面条卡在喉管里,想说什么又说不出,只管“吭吭”咳嗽起来,大家便笑得更厉害了。

有一年暑假雨水特别多,到处沟满壕平的,老孙平时上班常走的那条小路都给水淹没了。学校怕学生上学放学出事也开了好几次会,反复强调安全工作却一直没有什么具体措施出台。忽一日上课许久了还不见老孙到校,众皆猜测老孙家里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校长说:“出什么事也该打声招呼请个假啊!”便气呼呼的亲自打电话兴师问罪,不料家里说是三天前来上班一直没有回去。大家着急,开始四处寻找;一周后,小路旁的沟塘里漂出了泡得面目全非的老孙。

众位同事皆感叹唏嘘,念起老孙平日的温顺,都说老孙是个好人;又念起老孙的亲生儿子还在上初中,甚至还有人流下了眼泪。校长便决定将老孙的遗物整理好,同事们再捐几个钱,亲自赴老孙家慰问。不料在整理老孙办公桌时却翻出一个褪了色的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蝇头小字;校长一边翻找老花镜一边说“这个老孙,写个字也是节约的,好像我舍不得给本似的……”翻开一看是老孙的账本,上面记录着老孙的每一笔支出和收入,还有十几个孩子的名字;仔细再看竟是老孙的捐助笔记:某某日,给某某寄去50元,吃咸菜一个月;某某日给某某买作业本2元……日期从老孙开始当民师一直到现在,最后一笔竟还是去世前一天才寄出的,那孩子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父死母痴。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傻了眼。消息一出,又有家长扯着自家孩子找到学校眼泪汪汪的给校长跪下了:孙老师是为了救贪玩落水的孩子才淹死的,孩子开始怕挨打不敢说……

看着遗像上老孙微笑和善的小眼睛,和黄黄的大龅牙,众同事泪流满面。

本文发于《漯河日报》、《承德晚报》、《团结报》

作者简介:吴继红

女,本科文化。笔名垄上月色、人面桃花、小乔、布衣女子、暖玉生烟等。喜爱读书写作美食、旅行。通讯、小说、散文数百万字散见于《羊城晚报》、《中国劳动保障报》、《团结报》《中国建设报》、《华东电力报》、《大河报》、《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报》、《吉林工人报》、《拉萨晚报》、《武汉晨报》、《深圳商报》、《都市时报》、《都市女报》、《呼和浩特晚报》、《德阳日报》、《牛城晚报》、《承德日报》、《郴州晚报》、《漯河日报》、《漯河晚报》、《教育时报》、《黄种人》、《女子世界》、《凤凰网》、《中原教育网》、《中国广播网》……全国各地报纸、杂志和网站。所撰写人物通讯还曾多次被多家电视台拍摄为专题片。年曾与人结集出版散文集《飘渺的笛声》,也曾担任漯河晚报心灵茶坊、河北女子世界杂志栏目特邀主持人和撰稿人。

漯河献血







































北京中医院治疗白癜风
盖白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9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