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http://m.39.net/pf/a_4618897.html
三湘宝庆四海知音
品
读
名
家
品味腊肉中的爱情
——马中才《爱情与腊肉》读后
金刀(湖南)
几天前,同学推荐我读一篇文章,并建议我转发评论一下。
这是发表在12月18日《南宁晚报》副刊版的一篇随笔性散文。(详见本刊试刊第期)文章字数不多,大约一千多字,标题很有意思,把“爱情”、“腊肉”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放到一起,探讨了爱情与腊肉之间的某种联系,读来饶有趣味。这也是此文的亮点所在。
作者马中才先生是一位很有实力的青年作家。虽然是我的小同乡,同在一个村子长大,喝着同一条河里的水,但因为年龄差出了整整一轮,我们之间并无交集,互不认识,仅仅耳闻其名而已。
要不是看作者的自我介绍,我还不知咱们小山村出了一位国家级的大作家,从小就爱好文学写作,经过不断努力,终于成就作家梦,然后又进军餐饮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圈内赫赫有名的“螺丝粉先生”。我应该检讨,对于村里走出了这样一位优秀的青年才俊,我竟然一无所知!
言归正传。文章主要介绍了作者与爱人在外面吃饭而产生的一些感悟。
作者出身农村,具有农村生活经历,对腊肉一直情有独钟,自称“肥的弹牙多汁,瘦的香浓不柴”,不顾身体指标超标,平生就“好”这一口。作者爱人从小在城市长大,自然对腊肉谈不上喜欢。但爱情与婚姻让两个人彼此接受了对方的生活嗜好,十年相处,努力互相适应。这也是夫妻恩爱有加、家庭团结和睦的基础,更是家庭生活幸福的保证。
作者在壮乡风味小饭馆吃饭时,偶然瞟见了厨房里黑不溜秋的一大块腊肉,凭自己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一看便知是地道的土猪腊肉。尽管老板是为过年准备的,多有不舍,但经不起作者的一番软磨硬泡,老板终于答应下来,让作者如愿吃上了这土猪腊肉。
作者由此生发出一番感想感悟。他说,如果把婚姻比作一道菜,就像一块腊肉。没结婚之前,两个人谈着恋爱,新鲜而美好,浪漫而多情,像极了小鲜肉,令人垂涎欲滴。谈着谈着,随着感情的升温,互相接纳对方,就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这时候,鲜肉经过烟熏火烤,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沉淀,慢慢地变成了腊肉。腊肉黑不溜秋,样貌很不好看,但腊肉浸入了人间烟火味,更加好吃,弹牙多汁,香浓不柴。婚姻亦是如此,两个人从恋爱步入婚姻后,开始了搭伙过日子。自然少了昔日的许多浪漫与温情脉脉,多了一些现实中的无奈。每天都要面对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的合奏曲,要解决生儿育女的种种困惑。
生活就是一道现实的婚姻考题,所有已步入和即将步入婚姻的人,都要用行动作出回答。能否打满分高分,直接关系到婚姻的幸福与否。我们知道,腊肉的香味是经过反复的烟熏火烤烤出来的,耐得住烟熏火烤,才成就了腊肉与众不同的醇香。幸福的婚姻是柴米油盐烹饪出来的,用心经营,用情烹饪,科学配方,调好油盐,生活的美味就出来了,婚姻的幸福就有了。
作者虽为八零后青年,却不愧大家水平,能从我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一盘腊肉中,看到人类的爱情,看到婚姻的学问,此乃人生大智慧。作者行文简洁,笔调轻松,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从一盘简单的腊肉菜,侃侃而谈,娓娓道来,以拉家常的方式,给读者谈夫妻的相处之道,谈婚姻的经营之理。其间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刻意的布道,却让读者于不知不觉中全盘接受他的生活之悟、人生之悟。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智慧!我为作者点赞!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是一个长盛不衰、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爱情的美好神秘,让我们渴望,让我们憧憬,让我们追求。但现实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浪漫的爱情里,爱到一定阶段,爱到一定程度,就会走向婚姻的殿堂,步入搭伙过日子的平淡生活。如何在日复一日淡而无味的婚姻生活里,让两个人的爱情永远保鲜而不变味变质,彼此继续相爱,互相悦纳而不厌烦,便是学问,便是智慧。马中才先生已经给了我们启示和暗示,让我们在品味腊肉中感受特别的香,体验爱情的浪漫,珍惜平淡如水的婚姻,追求人生的幸福。(完)
附:
本刊常年征稿
本刊拟初步设立宝庆人物、宝庆故事、宝庆诗苑、咖啡屋、知音吧、婚恋家庭、域外风情等栏目,欢迎投稿情感故事类题材的作品,不反对一稿多投,但要求原创首发(拒收其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ys/1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