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
美好生活在身边——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地点:玄武艺术馆(南京板仓街9号)
开幕时间:6月18日下午三点
展览时间:6月18-25日
为了庆祝中国共青团建团周年,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扬子晚报拟举办“美好生活在身边”——第八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扬子晚报已连续七年成功举办扬子晚报艺术节,影响广泛、意义深远。本届艺术节将进一步扩大艺术节的外延和内涵,拟分“寻宋江南”主题艺术展、艺术雅集、品诗读书会等板块推出艺术大展。其中,“寻宋江南”主题艺术展将带领大家进行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展览邀请百位艺术名家围绕“寻宋江南”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以风格多元的书风画风表现“宋韵”诗词的丰富意境,也可以是当代人寻宋的生活记录。
本次展览,将充分发挥扬子晚报在新媒体方面的强项,运用H5、短视频、直播等各种融媒体手段,更大程度地普及展览的艺术效果。展览之前,在紫牛新闻APP陆续推介参展艺术家。开展当天,在扬子鉴藏直播平台和紫牛新闻APP直播平台进行现场直播,之后可以无限回放,相当于可以长期举办线上“云展览”。
本期推出的是人物画家张广才先生。
张广才,年生,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年以优异成绩考取徐悲鸿弟子杨建侯先生研究生,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中国画学会理事,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会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常务理事。
艳雅华滋、蓬勃大气
——众家评说张广才中国人物画
《新疆舞》50x50cm
孙克:(著名美术评论家,全国中国画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中国画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我们对欣赏审美的要求有多年的传统,总是要求抒情、淡雅,对色彩用得都很少很淡。中国画要更加开放,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这是中国画所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题目,在这方面,张广才迈出了令人欣喜的一步。
天山舞韵x97.5cm
广才先生的人物造型基本功非常扎实,非常生动,非常放得开,也非常重视人物造型的审美追求。一方面是他绘画的功底很好,再一个就是他对于生活的观察能力也很强,他把当代青年的兴趣、爱好以及青年们自由自在的状态都表现出来了。他在造型方面虽然夸张,但是并没有离开他基本的审美,把人物拔高了,拉长了,很漂亮,很唯美。色彩用得很大胆,把人物画成绿颜色的、红颜色的,但是我觉得他还是中国人的笔墨、中国人的审美、中国人的节奏感和色彩感,广才这样大胆的探索,对于中国画的发展的确是挺有意义的。
《维族老人》42x42cm
马鸿增:(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原副主任)
张广才所开拓的彩墨人物画形态,不同于往昔任何人物画程式。它融入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与民间、壁画与动漫等多种元素,综合而成为一种现代彩墨写意人物画新形态。造型的意象性,形神的意趣性,用笔的书写性,色彩的表现性,贯穿着中国画重在抒情、倾泻的写意精神。他那激情洋溢的青春律动的美蕴,传统水墨写意与现代结构色彩观念相结合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到类似汉代石刻、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的那种大气、韵味、壮丽与豪情。
丝路舞韵×cm.
尚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
广才教授是徐悲鸿弟子杨建侯先生的研究生,是受到徐悲鸿用欧洲写实绘画改良中国画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高材生,他有很强的造型能力,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在教学与创作的过程中,广才教授始终没有忘记学术思考,没有忘记现实关怀,而是在努力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创作之路。我们从他近年所创作的民族风情、时尚都市、观音菩萨、梨园留芳等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到他画中的形象在用笔用墨特别是在用色上有了明显的突破,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张广才富有探索性的系列作品,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中国画还能如此地表现当代生活的节奏与内涵,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中国画在直面当代生活时所焕发的一种开放性与开拓性。江苏是传统底蕴深厚的文化圣地,而广才又肩负着美术教育的重任,他能在此等文化环境中有此种不俗的表现,实属不易。
梨园流芳之武旦x69c
高云:(全国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
我为广才先生喝彩!很多人努力一辈子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形式语言,我们从广才先生的系列作品来看,他已经成功找到了符合他自己本性的、一种特殊的表现语言和创作道路,这是非常值得庆幸的!我们画画人都知道,要画好一张画其实是很不容易的,背后是有很多艰辛和甘苦的。
《维族老汉》42x42cm
所以,透过广才的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审美,是艺术家出于文化自觉而产生的社会担当。广才先生已经形成了独具个人特色的艳雅华滋、墨彩飞扬、蓬勃大气的艺术风貌。我认为,广才先生的作品,最为突出的是两点,一是线,一是色。他的线,展现的是传统功力和民族精神,他的色,传递的是时尚感觉和当代的审美取向。因此我们说,广才先生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又是时尚的、现代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契合了当下人们的审美诉求。
梨园流芳之花旦x69cm
赵权利:(《美术观察》杂志副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广才先生的作品在当代中国画坛的确是一个独特的面貌。我主要谈两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很新颖,广才先生的作品既不同于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路子,也不同于建国以后几十年以来比较主流的徐蒋体系的路子,有自己独特的面貌。第二个感受是用色非常大胆,光彩夺目,色彩非常鲜艳,然而,如果我们联想到新疆、云南等地区的民族色彩,是合理的;如果我们联想到中国传统的民间色彩,也是合理的;如果我们联想到西方现代主义的色彩,它还是合理的!另外,在用笔方面广才先生也是自出心裁,有一些比较新颖的笔法运用,可以说笔墨与色彩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
《肖像》42x42cm
郑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广才先生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重塑中国画的国家艺术形象”的论文,文中有这样一个表述:造型的意象性、画面空间的平面感和自由挥洒的表现性,我很欣赏这几句话,如何综合把它呈现出来,在一个人物形象上呈现出来,难度很大,这需要一种功夫,广才先生却毋庸置疑地做到了。
《曼舞》50x50cm
稳健而爽朗的线条,艳丽而高雅的色块,一扫传统中国画的概念,完全拉开了距离。广才先生的画的确是在标新立异,但并没有离开中国画的基础和审美,我觉得他的探索其实就是一个重塑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有益尝试。
《回眸》42x42cm
《维族女孩》42x42cm
校对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