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老兵带着画笔和相机一路跟跑近30

冯明。深圳晚报资深摄影记者,同时拥有相机和画笔两种武器。他用一笔一画速写深圳,用钢笔画的形式讲述深圳故事,坚持27年不间断。

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我来深圳从事新闻工作的第27个年头,深圳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

▲福田中心区路段

40年前,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在中国南方耀眼升起,一座现代化都市里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尤其是深南大道的建设,开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道路。作为新闻工作者,我27年来一直奔跑在深南大道上追梦,用手中的画笔记录深圳飞速发展的印迹。

挥洒汗水

青春年华融入深圳沃土

年初,我南下深圳,成为深圳报业集团的一员。每天上班必经深南大道,目睹周边栉次鳞比的高楼大厦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有了将所见绘录速写下来的想法。数月里,我在工作之余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建筑工地,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深圳的变迁。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15周年之际,选出幅作品,出版了《鹏城颂——深圳经济特区百景诗画集》,受到同行的赞誉和好评,这更加增添了我继续为鹏城速写的信心,进而有了《鹏城百景》速写系列——深南大道(周边建筑)创作动力。

▲孺子牛雕塑

深南大道,见证着深圳的发展。《鹏城百景》也是从深南大道开始的……初期的深南大道从东边的三九大酒店,到西边的上海宾馆,只有几公里长,却是展现深圳发展的重要景观线,深深地吸引了我。

▲地王大厦

在我年深圳地标建筑——地王大厦绘画作品中,大厦已经建到了二十几层。当时外出画画条件比较艰苦,深圳的气候炎热让北方人很不适应,画一会就已经是汗流浃背,连速写本也被汗水浸湿了。在绘画的同时,我的青春年华已深深融入这片沃土中。

▲南头博物馆

一路跟跑

记录深圳飞速发展印迹

当初,我带着速写本以徒步加自行车的方式行走在深南大道,描绘深南大道两边建筑。从三九大酒店开始,到深圳百货广场、地王大厦、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大剧院、晶都酒店、深圳博物馆、深圳市委大楼、赛格大厦、上海宾馆,都画进了速写本。

▲赛格广场

▲腾讯大厦

深圳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沿着不断延长的深南大道一路奔跑,边拍边画。市民中心、香蜜湖度假村、招商银行大厦、华侨城、锦绣中华民俗村、世界之窗、南山科技园、深圳大学、腾讯大厦等,我向这些深南大道两侧建筑的尽头——南头中学奔跑,将近15年来深南大道两边新建起的多座高楼大厦一一拍绘,留下深圳飞速发展的印迹。

▲市民中心

▲深圳博物馆

二十多年的笔耕坚持,画鹏城百景已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如今,我已完成了《鹏城百景》系列速写、《鹏城颂》——深圳经济特区百景诗画集、《新鹏城百景》、《深南大道》、《深圳记忆》、《深圳古村》、《扇面深圳》、《深圳百校》、《深圳百园》等,共余幅绘画作品。

▲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

▲荔香公园

作为一名职业新闻人,我将继续走在深南大道上,用手中的画笔延续描绘第二故乡——鹏城巨变的史迹。

深圳晚报记者冯明文/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ys/16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