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探路城乡融合德清打造数字乡村

新民晚报讯(记者唐闻宜)10月28日至29日,以“数字赋能·城乡融合”为主题的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会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召开。年农业农村部与浙江省签署《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省合作框架协议》,本次推进会是为总结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工作,部署下阶段乡村振兴示范省建设工作,研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路径模式,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排头兵。

图说:推进会现场谢尚国/摄(下同)

会上,《浙江乡村振兴发展报告()》、浙江乡村振兴十大模式正式发布。近年来,德清充分利用以地理信息产业为基础而衍生开来的数字技术,在农村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数字革命”,推动农村“三生空间”全面转型,重塑乡村空间形态,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幸福质感。

以全国数字农业试点县建设为契机,德清大力推进“智能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建成1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区、个数字应用示范园、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基本实现农业产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依托城市大脑,搭建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创新探索了“一图全面感知”的乡村智治新模式,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全域覆盖。目前已初步构建起乡村数字治理“一三五”框架体系:即打造一个数据底座,建立“一图一端一中心”的应用支撑体系,推动乡村规划、乡村经营、乡村服务、乡村环境、乡村治理五大领域数字化。

图说:乾元方山区块

同时,德清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2.0版本,形成独具特色的“融合发展德清模式”。通过绿色化转型、数字化提升,拉长特色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以产兴村、以村促产,破解产业升级、村庄经营难题,实现“产村融合”;通过改革破壁垒、设施一体化、服务均等化,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实现“城乡融合”。

在风吹稻香的德清乾元城北村方山区块,千亩稻田整齐方正,丰收在望。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乾元把废弃矿山治理与复垦造田相结合,使之成为优质良田,不仅盘活了废矿,还打造出连片优质的水田亩,为多农户每年增收0元/亩,且每5年递增一次。

吸引“万鸟归巢”的德清禹越三林村,不仅邀请浙江农林大学高标准编制《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精致小村的规划方案》,还与浙江大学先研院合作,建设数字乡村,发布了全国首个数字乡村发展指数。乡村咖啡馆、乡村民宿、研学基地等丰富的乡村生产业态,吸引返乡大学生、青年创客、台湾创客入住其中,为村民创富增收提供新的选择。

据德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德清创新村庄经营新模式,鼓励行政村以抱团联建、股份合作等多种举措,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丰富乡村新业态,大力推动民宿、体育、乡创、文创等业态融合发展、迭代升级,成功培育了多家以“洋家乐”为代表的民宿经济,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ys/17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