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记录人: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援汤山重症医疗一队队队员潘陈伟
七月下旬,南京突发疫情,城市按下了暂停键。面对不断增加的病例数,接上级指令,医院迅速组建医疗队支援抗疫。作为一名有过抗疫经历的“老兵”,我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并光荣地成为了医院重症一队的一员,再次踏上抗疫之路。
医院大门,我的心情与去年出征完全不一样。这一次,在主场作战,我少了害怕和紧张,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急切地想让这座自己一直生活、工作的城市尽快战胜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抵达驻地,医院进行防护考核,随即便进入红区工作,我被安排成为护理第一小组组长。我们组由7位组员组成,回想7月30号那天晚上第一次带组员们一起进红区,我很担心大家会紧张和害怕,反复检查每个人的防护是不是穿戴合格,一遍一遍叮嘱她们一定不要着急,有事马上找我,然而每一次透过护目镜,我看到她们的眼神总是那么坚毅,工作也应对自如,这让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很快稳住局面,带这些患者重回往日的生活。
德尔塔的攻击力相当威猛,为真正实现关口前移,从德尔塔的手里抢回每一个患者,我们紧盯着每一个细微的数据变化趋势:生命体征、血气结果、出入液量、静息时的氧合、吃饭时的氧合、运动时的氧合、仰着睡怎么样?趴过来又如何?从一个俯卧位到所有人都一直趴着睡,从第一例气管插管到第一例气管切开、从第一例CVC到CRRT......越来越多的管道、仪器围绕在患者的身边,我们进入了疫情阻击战中最为艰难的时刻!我们更加谨慎小心,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我们始终相互鼓励打气:“再坚持坚持,打赢这仗我们回去一起吃火锅!”没有什么能动摇我们一定要赢的信念,团队的力量势不可挡,重症人不服输的倔强指引着我们跨越一道道泥潭,迎来翘首以盼的曦光:15床拔管啦!20床撤机啦!老胡不发烧了,循环稳住了,停去甲啦!顾奶奶能下床了.......一个个美好接踵而至,看着重焕生机的病房,回想这一个月的经历,啥都值了。
犹记得出发前,女儿在我的行李箱里塞进两个小面包,稚嫩地对我说:“爸爸,加油!等你回来带我出去玩!”一个月过去了,和女儿视频时又看到她汗流浃背地告诉我:“爸爸,我刚玩回来哦,真好!”
是的,这一切真好!疫情的阴霾正在逐渐远去,狂风暴雨过后的天空格外明净,而属于我们的日常美好也正在归来。致敬,最美的南京!
通讯员蔡逸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