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日报江村的巨变是曲水县农村发展变

曲水县江村多举措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美丽乡村植入鲜活“基因”

“生态宜居”是乡村居民的梦想,“乡风文明”是农耕文明的复兴,“治理有效”是乡村社会建设的基石,“生活富裕”是乡村居民的基本向往。

初秋时节,置身曲水县南木乡江村,绿草如茵,风景宜人。整洁宽阔的道路,像一条弯曲的纽带,将一幢幢藏式民居串起来;马路上,太阳能路灯、排水管道、垃圾分类箱等基础市政设施随处可见,多彩的文化墙引人驻足;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在健身器材上舒活筋骨、拉家常,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这是江村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改变,从小康村建设开始

“过去的江村是一个典型的落后村、贫困村,填饱肚子是我们的燃眉之急,生活环境差,垃圾遍地,大家出门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村里也看不见几栋像样的房子。”说起以前的情况,村民扎西平措深有感触地说。

江村的巨变是曲水县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该县一直思考着、探索着,从未放慢脚步,兢兢业业。

要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从改变身边的生活环境开始,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江村首当其冲。年,江村作为第一批小康安居工程试点村,开始了探索发展之路;年至年,江村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年至今,江村借助各项基础条件,发展为拉萨市设施温室瓜果蔬菜基地,打造设施温室瓜果蔬菜专业村,探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进而试点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全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至此,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活动在江村拉开帷幕。

▲《江村风光》李玉龙/摄

“去年8月份江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余万元,其中县级投资万元,主要用于排水建设、文化广场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群众自筹资金余万元,主要用于自家院内改厨、卫生间、门前屋后的绿化、土地平整等;村集体经济投入余万元,建设村庄和辖区国道沿线的绿化、村庄的停车场、道路硬化等,项目实施对乡村的整体环境、文化设施以及治理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群众生活、思想方面有了很大转变。”江村第一书记巴桑次仁说,项目建设以来,村庄变得干净整洁,群众在垃圾分类等细节方面也开始重视起来。

藏戏,在扶持中传承发展

多年来,江村以“千年古村”“藏戏之村”的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多次获得全国文明村等荣誉。

追溯历史,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在江村的发展已有年。

年,江村组建藏戏《智美更登》;年—年,剧本改名为《苏吉尼玛》;年—年,增加《朗萨文崩》《卓娃桑姆》《白玛文巴》三部藏戏。

▲年8月29日,曲水县第一届藏戏唱腔比赛决赛,江村藏戏队带来开场表演。

四部藏戏在江村传承至今已有七代。传承发展中,由于各村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有所不同,藏戏也分为“江堆藏戏”“江麦藏戏”两派,每年“望果节”“雪顿节”等节日里,不同艺术品种和流派的藏戏节目由广场走上舞台,有了灯光、布景和化妆,令人耳目一新。

也正因为如此,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江村藏戏,逐步走出江村,走出南木乡,开始在周边县区、拉萨市区表演藏戏。在年,曲水县将江村藏戏纳入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及时抢救,加大扶持,重新组建江村藏戏队,推动江村藏戏传承发展。同年,江村藏戏登上了青海卫视的藏晚。年,江村纳入全区藏戏名录进行非遗保护传承……藏戏的传承发展,使江村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村的同时,也燃起乡村振兴“燎原之火”。

富裕,在青山绿水中实现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是披上一件美丽的新衣,更要让“美丽环境”加速向“美丽经济”转化。

“以前的江村产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且仅种植有青稞、小麦、土豆、萝卜、芫根、油菜等传统作物,养殖少量牦牛、奶牛,生产力较低,基本谈不上商品化。”巴桑次仁坦言,“单一的创业仅能较低层次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

改变,始于十五年前。

年,江村农牧业建设土墙温室试点,温室瓜果蔬菜开始飞速发展。现如今,江村发展有近亩设施温室瓜果蔬菜产业,并计划今年新建翻建亩设施温室,以达到亩设施温室规模的为目的,逐步发展成为设施温室瓜果蔬菜专业村。

▲年2月20日,曲水县南木乡江村的村民在大棚内采摘蔬菜。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与此同时,江村探索开展蔬菜净菜加工配送、粮油加工、藏戏表演、休闲旅游等,延伸一产产业链条,打造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链。并积极对接学校机关食堂、旅游公司、市内外消费人群等,探索发展蔬菜配送销售、民族手工文创产品销售、藏戏表演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等,融通果蔬、民族手工文创、藏戏表演产品、休闲旅游相关产品供应链,促进相关产品更好销售营收;江村的千亩经济林、农产品初加工、建筑运输、商业服务等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产业活了、群众钱包鼓了,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好了,群众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喜悦,新景象令人眼前一亮,新气象令人精神振奋。

从处处美到常态美、到产业美。在江村,农村人居环境正实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拉萨融媒记者安丽靳敏)

文字报道来源:拉萨日报

编辑

达瓦拉姆、索朗卓嘎

责任编辑

李东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zn/12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