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孜县,位于拉萨河谷地带,距离拉萨市20余公里,素有拉萨“东大门”之称。达孜,藏语意为“虎峰”,是西藏田径运动员多布杰的家乡。9月5日,在男子米决赛中,西藏选手多布杰以28分26秒86夺冠,这也是西藏全运会历史上田径中长跑项目的首枚金牌。9月6日,记者在达孜县塔杰乡主西村多布杰的家中,采访了他的家人,听他父母讲述了多布杰的全运会金牌梦。
为儿子骄傲
过了达孜县县城往东几公里,就是塔杰乡,记者在村口打听多布杰的家在哪里,一个老阿妈大声说,就是跑步的那个嘛,这条小路上去,就是主西村了,多布杰家在山脚下。
多布杰一家住在4间平房里,多布杰和弟弟住一个房间,房间一角挂满了多布杰获得的奖牌,这是他送给父母的。
5日晚9时许,多布杰给父亲希望打“阿爸,我得奖了,拿到了金牌。”母亲曲央听到后,眼泪就掉下来了,这是多布杰踏上全运会征程以来第一次和家人通话。多布杰夺冠的消息,还没有打破这个山村的宁静。“昨晚我们知道他在比赛,但没敢打电话,一家就坐在屋里等,等到他电话来了,我和他阿妈才松了一口气。我没掉眼泪,我得高兴。”我们到访时,希望戴了一顶新帽子,帽檐上的标签还没有撕。
多布杰平时的训练任务重,很少回家,电话也不多打,但是每次比赛前都会告诉家人具体的比赛时间。一到比赛的时候,全家人都会耐心地等待赛后多布杰的电话。这次比赛结束的第二天,网络上大量转发了多布杰冲刺的视频,短短三分钟的视频,希望看了很多遍,而曲央却总把头扭到一边,她不敢看,听见声音就会掉眼泪。她想念儿子,也为儿子骄傲。
“跑”进体校跑出成绩
在一举摘得全运会金牌前,多布杰一直在自治区体校接受系统的中长跑训练。年进入一线队,年成为自治区竞技体育管理中心专业运动员。年江苏昆山举行的全国田径大奖赛上,多布杰包揽了米和米的冠军,并成功入选里约奥运大名单,成为了西藏自治区历史上征战奥运田径大项径赛项目的第一人。
曲央回忆说,“多布杰上初一的时候,正赶上体校招生,他就央求我,‘阿妈阿妈,我想上体校,我喜欢跑步,我一定能跑出成绩。’我想这是他的爱好,又能减轻家里的负担,就送他去了。”报考体校那天,母亲曲央带多布杰去了学校。经过考核后,年,多布杰如愿以偿进入了自治区体校。在年9月10日的首届拉萨国际半程马拉松挑战赛上,多布杰获得男子组冠军、赢得了奖牌和奖金,他用那笔奖金给家里买了手扶拖拉机。从年起,多布杰跟随西藏中长跑队多次赴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训练,他的家人不知道这些国家都在哪里,只知道很远很远,多布杰也只和他们说训练的过程、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新鲜事物,从不叫苦叫累。
至于对多布杰未来的规划,曲央和希望并没有太多考虑和干涉,“只要多布杰喜欢,就一直跑下去。我希望多布杰有一天能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为国家争光!”希望说,以前不敢想象儿子能拿奥运奖牌,但这些年看着孩子的一个个好成绩,他对儿子充满了信心。
与教练情同父子
上体校的这几年,曲央见儿子的时间加起来不到15天,但曲央听希望谈起过多布杰的教练,她说:“有多布杰的教练格桑次仁,他去哪儿我都踏实、放心。”
多布杰的教练格桑次仁,是西藏中长跑队教练。
去年,多布杰在林芝备战全运会期间,考虑到运动员的营养需要,西藏田径队请希望专门给运动员做饭。“格桑教练心很细,对每一个运动员都非常爱护,像父亲一样的关心,从做饭的食材到调料,教练都要亲自选购。如果肉肥了,教练就把自己的瘦肉给多布杰,他吃肥的。从训练到生活,格桑教练对多布杰真的太用心了,多布杰更是信任教练、依赖教练,把教练看作跟我这个爸爸一样。”希望是这样告诉记者的,他们全家都认为多布杰取得的成绩,除了依靠自身的素质和韧性,更离不开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体校,还有格桑次仁教练的精心呵护。在训练中,格桑次仁为了给运动员补足营养,每天凌晨起床做早餐,隔三岔五的还给运动员们做西藏特有的藏包子和萝卜炖牦牛肉。
记者曾在今年全运会马拉松赛前采访过格桑次仁教练,连续多年的室外训练,使格桑次仁教练晒得黝黑,“我的队员,就跟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大的骄傲、是我心中最棒的运动员。西藏的田径运动员们很能拼,淳朴,能吃苦,没有什么杂念,就想着跑出最好的成绩,为家乡争光,为国家争光。国家和自治区都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也为西藏的队员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提供了多方面保障训练。有了国家对我们的支持,才使得更多的优质运动苗子从大山中走了出来。我相信在这些队员中,有着中国田径运动未来的希望,也相信在他们之中,将会培养出最优秀的中长跑和马拉松选手。”格桑次仁对他的整个中长跑队充满了感情。
来源:记者左晓萌
编辑:安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