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史量才研究学术研讨会开闭幕式及主

采写及摄影

胡馨月

研讨会主题

近代中国报人之路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上海史学会史量才研究委员会

为了感怀史量才先生对浙江大学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作出的贡献,回顾和纪念史量才先生的辉煌业绩、崇高人格和光辉人生,挖掘史量才先生和《申报》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推动史量才先生和《申报》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与上海史学会史量才研究委员会决定联合主办“近代中国报人之路:史量才研究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于10月29日-30日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召开。本次会议除邀请了知名学者做主题讲座外,还设置以下四个专场讨论:(一)史量才的办报实践与思想、(二)《申报》面面观、(三)史量才与近代中国和(四)报人、报刊与社会。

8:20am

西溪圆正宾馆求是厅

研讨会开幕前

参会嘉宾们提前进入会场

8:30am

西溪圆正宾馆求是厅

研讨会开幕式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韦路老师作为主持人,首先介绍了史量才先生和《申报》研究的学术和社会价值以及史量才先生及其独子与浙大校史上之江大学的不解之缘。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润泽,上海史学会史量才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庞荣棣,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为开幕式致辞。

▼王润泽:报人研究是挑战

目前在对史量才的研究上,从论文来看有二百多篇,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论文也非常具有创新精神,以新方向写出了新深度。但是对史量才的研究仍然有非常大的空间,其一是研究的内容和问题,其二是史料搜寻的广度和深度,其三是对史料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庞荣棣:委员会成立三年来成果丰硕

庞荣棣副主任汇报了史量才研究委员会成立后所取得的成果。三年多来前后举办了三次研讨会、三次集体活动,出版了两本通讯及两本史量才论文集。同时也带来了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好消息。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将更名为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将于年1月2日正式挂牌,传承史量才先生的“三格”精神。

▼吴飞:对史量才研究充满期待

这次大会能够请到新闻史学界众多大咖是一件幸事,同时吴飞老师也提出了一些与新闻史研究相关的问题。其一是近代报人与现代报人的区别所在,当下的报人究竟在进步还是退步。其二是部分史学界的研究者认为当下新闻史的研究方法或许还不够到位。当下的史量才研究也充满空间和挑战,其进步值得期待。

9:15am

西溪圆正宾馆一楼

合影留念

9:40am

西溪圆正宾馆求是厅

主题演讲

主持人韦路介绍,上午的主题演讲将由六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来谈他们对史量才以及中国近代报业的研究和思考。

史量才和宋庆龄的交往

秦绍德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

上海市社联主席

宋庆龄是对史量才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人物。自年前后两人交往日益增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三件事,其一是,《申报》发表《宋庆龄宣言》;其二是淞沪抗战中的合作;其三是史量才和《申报》支持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宋庆龄的爱国情怀,对国民党蒋介石透彻的认识以及刚正不阿的品格都对史量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史量才不断进步,不向国民党屈服的原因之一。

报人与报人研究:从史量才研究说开去

黄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在分析报人研究的过程中,黄旦老师认为当下许多研究的主题缺失了“眼”,从标题上来看没有明确的切入点和角度。在研究中也要特别警惕自然史观,反思“同情式赞赏”在学术性上的缺失。同时,作为研究者必须要思考的是,如何界定报人这个概念以及报人的分类。做新闻史研究要体现特殊性,报和人两者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三是要重新安置时空问题,从媒介自身出发来进行研究。

“三格”思想的践行者:史量才与《申报》

程曼丽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有两大变故对激发史量才的爱国热情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辛亥革命的失败,二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这样的影响下,史量才提出了“三格”思想并且坚持践行。史量才的人格与《申报》的报格在一次次立场坚定的报道和评论中树立起来。同时史量才的“三格”思想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守与缺守之间:史量才的“三格”主张与践行

吴廷俊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

在对史量才的研究中,吴廷俊老师认为史量才是一位商人底色的报人,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上文人办报的特点。这样的报人格使得史量才形成了独特的办报思想,坚持“独立发展”道路,实施“义利兼顾”方针。这样的“报人格”使得史量才在中国新闻史上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与其他报人的比较中,也凸显出史量才可贵的坚守。

论史量才的报人身份认同与境界

王润泽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对史量才社会身份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客观上社会活动中体现的身份,其次是自我认定中的身份,第三是社会对他的评价。从社会的评价中看,报人的身份对史量才而言已经稍显单薄。通过对史量才参加的社会活动的研究,可以发现其活动涉及教育、经济、政治、外交、慈善、投资领域多方面。总结而言,史量才商人、报人、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并没有前后之分,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借力,共同进步的。其30年代前后思想立场的变化是以内心“士人”文化为精神根基,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社会交往为导向形成的。

史量才研究的点滴

何扬鸣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何扬鸣老师分享了他在史量才研究中产生的一些反思与感想。首先研究中应该忌冷饭翻炒,提倡研究问题,努力发掘新材料新观点。其次忌过度拔高,提倡实事求是,避免绝对化脸谱化的倾向。同时也要忌盲目信任,提倡存疑质疑,对材料本身的真实性深入考证。

主题演讲现场

1:30pm

西溪圆正宾馆求是厅、西溪厅

专场讨论

专场一:史量才的办报实践与思想

专场二:《申报》面面观

专场三:史量才与近代中国

专场四:报人、报刊与社会

5:30pm

西溪圆正宾馆求是厅

研讨会闭幕式

首先四位专场评议人对四个专场中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汇报和总结。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未来研究中的进步空间。

主持人韦路老师首先转达了中国新闻史学会王润泽副会长对会议的充分肯定。接下来对本次会议筹备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中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最后指出,本次会议虽然结束,但有关史量才的研究一直在路上,期待史量才研究未来能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记录提炼中间难免疏漏,如有失误,敬请指正)

责任编辑

张旦珺

美术编辑

胡馨月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卡泊三醇软膏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xinjia.com/lswbfz/10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