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原来是这么来滴

小伙伴们,雪顿节你们约了吗?感受到了雪顿节的无限魅力了吗?今天咱们来涨点知识,聊聊雪顿节的由来及相关习俗。

名称由来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便形成雪顿节。

晒佛仪式

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早上8点,哲蚌寺背后的半山腰上,在第一缕曙光的辉映下,伴着凝重、庄严的法号声,一幅巨大的、用五彩丝绸织就的释迦牟尼像徐徐展露出祥和的容颜……数万名信徒和深受感染的游客无不双手合十,顶礼膜拜。

过林卡

雪顿节日来临时,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市民们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来宾敬“三口一杯”,唱各种不同曲调的劝酒歌。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才踏着暮色离开林卡。

藏戏会演

雪顿节从17世纪末期开始演出藏戏。藏戏演出为雪顿节的另一重头戏。在罗布林卡、宗角禄康公园内,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据说,因为时间有限,这已经是提取剧目中的精华部分,否则一出戏会唱上几天,表演者自得其乐,观赏者更是乐此不疲。

藏戏是中华民族戏剧中历史最久远的剧种之一。在藏戏的传统剧目中,《文成公主》和《朗萨雯蚌》《苏吉尼玛》《卓瓦桑姆》《诺桑法王》《白玛雯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并称八大藏戏,在这八出经典藏戏中,以讴歌汉藏团结和睦的《文成公主》位列其首。

节日意义

如今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年雪顿节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综合网络

编辑:何军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qxinjia.com/lswbfz/1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