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13:00,扬州市启动了主城区第七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叮铃铃!叮铃铃!”随着新一轮的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盐城支援扬州应急核酸检测队员们接到指挥部通知,很快将有大量标本送检。“战疫集结号”响起,这群抗疫一线上的“幕后英雄”按时到达实验室,迅速穿上装备投入战斗……
女队员奋战在一线
7月31日下午,盐城市两批援宁应急核酸检测队火速集结,携带检测仪器、试剂和设备转战扬州。在核酸检测队领队、医院副院长葛晓东的率领下,支援当地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全队一盘棋,拧成一股绳。8月1日下午,检测队对全体队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对工作布局作了相应调整。下午6点,实验室改建完成后,队员们按指派任务迅速行动起来。
当晚10点,一切准备就绪,改建实验室开始试运行。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大家同心协力、夜以继日,共同奋战到天明,完成近三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在如此紧急的工作安排下,第一场试运行竟能取得如此可观的检测量,队员们备受鼓舞。
“幕后英雄”奋战在一线
为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盐城应急核酸检测队实行轮班制,保证检测机器24小时运转不停歇。检测队将队员们分为3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分4组,每组以6个小时为一个检测时间段,71名队员每天分成四班轮流上岗。
标本源源不断送达,队员之间配合默契,从标本接收、分配,到加样,提取、点样,到扩增,整个工作流水线顺利流畅。队员们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高效合作,展现了同心抗疫的团队精神。
“今天,我们要完成35万人次标本的核酸检测。”8月12日晚,“80后”检测队员、东台医院主管检验师王薇薇告诉记者:“昨天,我轮到晚上9点至凌晨3点的夜班,今天仍然值夜班,晚上10点提前一个小时进场准备,从夜里11点要奋战到次日凌晨5点。为了击退疫情,我们每天都要拼尽全力!”
一线队员昼夜不停地忙碌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这批应急核酸检测队员中,多了一抹“90后”巾帼英雄的亮色。来自市一院的检验技师王伟,在队伍里担任联络员,她任劳任怨有求必应。
队员们穿上防护服“进仓”后,由于不能带手机,遇到问题便用对讲机呼叫“联络员”。于是王伟跑前跑后,给队友们协调各种问题。她除了每天协调各组工作以外,还要负责信息数据上报工作、会议记录、工作总结,外部联系等。作为团队里的“知心小姐姐”,得知一些队员们想家,她及时帮助疏导情绪,缓解大家的思乡之情。
像她们这样,43名女队员巾帼不让须眉,昼夜奋战在支援扬州抗疫一线:她们在标号组负责编号和登记等预处理,工作内容虽然重复枯燥,但是她们却做得甘之若饴。她们在试剂准备区鏖战,为了减少污染不能开空调,人手又少,还要提供三万多份的试剂,每次进入都是一身汗。
在样本制备区,她们穿着又闷又热的厚防护服,在安全柜前操作一坐就是六个小时,累得腰酸背痛。她们在扩增区拼腿劲,跑来跑去接扩增板、上机、出数据,每人照看十几台机器,没有坐下的时间。她们“火眼金睛”,要把“病毒”找出来,第一时间报给指挥部。
通讯员姜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范木晓子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