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西藏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之幕后

今人见明月,明月照古人。今年4月20日晚,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复演,记者安静地坐在观众席中,看月亮从东山上升起,缓缓照亮整个剧场。随着音乐的奏响,舞台拉开序幕,在绚丽的灯光下,年前,文成公主行走他乡,伴随一生的乡愁如诗如歌,唱吟至今。记得那夜月光特别皎洁,新增很多舞台元素的《文成公主》更有看点和亮点,婉转悠扬的歌曲听得人荡气回肠。

这出华美大剧的背后,是八百多名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而精美的舞台道具,更为舞台增色不少,再现了大唐的繁盛,也展示了吐蕃时期的风俗民情;那不断变幻的灯光,则给舞台营造出梦幻般的感觉,雪山、云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移动的假山、造型逼真的布达拉宫、大昭寺、民居等,都要归功于机械师的辛苦付出;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哨声,多位骑士纵马驰骋,音效恰如其分地配合,那一刻仿佛有万马在奔腾,“嗒嗒”声响彻山谷,气势如虹!

本期,记者引领读者走进《文成公主》,去探秘背后的故事,解读精彩呈现背后的辛苦付出。

灯光机械

营造梦幻场景

得知我前去采访,一同事的问题是这样的,“我最想知道现场的雪花是怎样营造出来的。那漫天飞舞的雪花,就像真的一样,真美!”而另一同事的问题是,“灯光营造出的雪山美景,让人仿佛感觉到嗖嗖寒意,那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亲临舞台后场,去一探究竟。

和平时坐在观众席上的感觉不一样,目光所见的宽大舞台踩在脚下竟有种不真实的感觉。金碧辉煌的大明宫近在眼前,一座座巨大的假山、房屋让人很想去触摸它,感受它的质感。“我们建了传输带,这些‘建筑’都是由电脑操控的。”次仁欧珠是机械组的负责人,他带领我们来到“大明宫”的背后,原来,一幢恢宏的大明宫背后都是用钢铁架支撑着的,密密麻麻的钢材架构足有几吨重。“大明宫和布达拉宫都是可以升降到一定程度的,为了保证演出的效果,除了电脑控制机械外,现场还有一名工作人员随时准备手动控制,以保证万无一失。”有了这些科技,我们才得以看到匀速行驶的建筑物群缓缓而出,再现了唐风古韵。触摸假山,内里也是刚架结构,外面涂抹上水泥,为了逼真的演出效果,“石头上”还做出了岁月风化的痕迹。

唐蕃古道上的倩影,在温润的月光下,向往远方的圣域拉萨,怀念大唐的诗书礼乐。月落日升,迎来了红彤彤的太阳。“巨大的太阳和月亮以前都是人推,如今,它们吊着‘威压’行走在传输带上。月亮和太阳里面都装着LED灯,分别蒙上白布和红布,经过灯光反射,就形成了白月亮和红太阳。”

每次看到剧中雪花飞舞的那一段,内心都震颤不已,漫天的雪花场景营造了文成公主进藏的艰辛历程。这样的雪景,是怎样再现出来的呢?只见传输带的两侧铺着镂空的钢丝网,网下是深约两米的坑道,里面各放置12台抽风机。“雪花油通过地底下的传输带传送到每个抽风机里面,通过加压打开,就变成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这样的场景约持续五分钟左右。”观众席的顶棚上同样放置了六台机器,舞台上雪花飞扬的时候,天空中雪花也飘飘洒洒。这样的场景,把观众完全带入到情境中了,这或许就是舞台剧最大的魅力。

山川为景,天地为幕,主舞台所背靠的半山之上,布满了灯光设备。当文成公主在途中的一块大石头上睡着时,梦里她在奔跑,一束追光跟随她的身影,照见了一位女子的迷茫和孤独。四幕第二场,长路漫漫,半山腰上多束灯光错落有致地投向山顶,使得自然的山脉成为剧目大布景的一部分,成为点睛之笔。山顶之光与闪烁的星空,彼此呼应,如梦似幻。PJ灯营造出白雪茫茫盖山头的梦幻效果,不仅营造出美丽的意境,更加烘托了现场气氛。

贡布次仁是灯光组的负责人,每天下午四点他就来到现场检修调试所有灯具,从主场到半山腰一圈走下来至少两小时。这不,他手里正提留着一台坏掉的电机。“这个只需要更换就好了,有时问题复杂了,需要拆掉多个零件进行修理。”别看贡布次仁调试出的灯光绚丽多姿、美轮美奂,但和灯光不一样,他本人却是位内敛羞涩的小伙子,踏实稳重的他靠着自己的认真劲,和同事们保障了一场又一场的演出,为不同的观众送去了唯美的享受。

道具

渲染浓重氛围

身着盛装的余名藏族男男女女,手持木夯,一轮又一轮地合唱,木夯随着节奏在他们的手中如波浪一样起起伏伏,与地面撞击,铿锵有力……引得台下数千名观众掌声如雷。这是《文成公主》史诗剧中的一幕——打阿嘎。

阿嘎就是演员手中重要的舞台道具。“道具是表明舞蹈环境、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在舞剧中又常常成为埋设伏线、展现矛盾、推进剧情发展的媒介和刻画人物性格的辅助手段。”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负一楼。门牌上贴着“道具室”三个字,一进门,里面可谓琳琅满目,假花、战扇、法号、兵器、琵琶等几十种舞台道具或摆放在架上、或倚靠在墙边,少了舞台上的活力和气势,只是安安静静地呆着。道具室负责人边巴正在制作一台龙椅,说是一台,因为它够高够宽,2.5米的高度、2.2米的宽度,实在不能用平常的“把”来形容它。所用的材料大都为泡沫,只见龙椅正面靠背上的二龙栩栩如生,那依次叠起的鳞片被雕刻得层次分明,下面有祥云环绕。二龙戏珠的珠子足有成年人拳头大小。边巴笑着解释,因为舞台离最近的观众席也有27米,所以龙椅不仅要求宽大,能陪衬舞台,且样式不能繁复,要让观众有清晰醒目的直观印象。这台龙椅还只是半成品,一只扶手上的龙头已安装好,龙须张扬、龙眼圆睁,呼之欲出了。转到背后,龙椅中间部分的后面用铁架支撑着,边巴介绍,做好的龙椅放到舞台上后,经常有新人过来拍摄婚纱照做道具用。新人们穿上龙袍、坐上龙椅,在模拟的情景中体验了穿越。为了体验泡沫龙椅的承重量,记者坐上去试了试,果然四平八稳,完全能承受两个成年男子的重量。

“道具总共有多少种类?”边巴拿出四页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道具的种类和数量,原来,我们所在的东边的这个道具室是大唐道具室,演员们从东边入场,所以光扇子就有战扇、公主扇、羽扇三种类型;乐器有阮、琵琶、芦笙等;太监手里拿的拂尘,是用白色的牛毛制作而成;法号、华盖等都高达几米。随着文成公主陪嫁来的数十个木箱顶上珠光宝气。这些生动的舞台道具,运用到舞台上被赋予了丰富的表现力。

交谈中得知,边巴来自山南,已有十余年做舞台道具的经验。很巧的是,他和记者之前采访过的道具师多布杰是好朋友,且他们两家还是邻居,房前屋后地挨着。

看完了大唐道具室,穿过长长的走廊,我们要去吐蕃道具室。过道两边有序地摆放着铁柜,上面写着编号,从一号到六百多号。“这是演员的衣柜,晚上他们在这里换好装,拿上道具等候上场。”白天的过道是幽静的,但是夜晚这里一定很热闹,六百多人在此换上大唐、吐蕃的服装,仿佛穿越历史,回到过去,暂时忘却了自己。每次观看,记者都会因演员们认真投入的演出而感动。

吐蕃道具室里,一位士兵完整的行头有:长矛、盾牌、长剑和弓弩。而3米高、2米宽的一张蓝面具由两人合用,一张面具的背面两侧分别写着“洛桑、,格桑扎西、”,两人在舞台上不仅是单纯的表演,更多的是彼此热爱民族艺术的赤诚之心吧。戴上面具、心随影动,传递出的艺术情感带给观众的定是莫大的享受。

纵马驰骋

罗布大叔的仁爱

藏族人民和马的渊源是极其深厚的,马匹曾经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存在千百年,而在今天,各个地区、县市举行的赛马节,更是将骑马的传统延续了下来。同样,在史诗剧《文成公主》里,当松赞干布骑马率领队伍从舞台远处奔腾而来,响声震天,尘土飞扬,让观众一片沸腾。

在离主舞台约米的西南角,有一排平房,一匹匹马被圈养在水泥栏隔成的圈舍里,中间的水泥栏上,放着一套套马鞍。晚上,这些马将披挂上阵,疾驰如飞。罗布大叔是后勤组的负责人,专门饲养马匹。他介绍,目前圈养的马有24匹,包括去年生下的两匹小马驹。他在此已经工作四年,这些马匹都是他从当雄、墨竹工卡挑选来的。“怎样挑选一匹好马?”“主要看它是否跑得快,其次是否温顺听话。”罗布大叔挑选回马匹后,再将它们驯化,走直线,拉拖车等。“我所挑选的马匹中,有一匹马是野马,一年的时间还没有将它驯服。”说着,罗布大叔带领我们来到一匹马面前,这匹马的马圈跟别的就不一样,别的都是干净整洁的,只有它的圈里布满粪便。可是看这头马,棕色的皮肤,长长的鬃毛,身材曲线非常优美。一看就是一匹骏马。罗布大叔介绍,去年他曾听人说在山南一带看见过一匹野马,于是他就带人四处寻找并将它捉了回来。曾经的瘦骨嶙峋变成了现在的油光水滑,可是,它仍旧野性难驯。“不过,他还是认识主人的。”说着,罗布大叔嘴里慢慢地呼唤着它,向他靠近,它也温顺地摇摇尾巴。“一般人接近它,它就会腾空跃起,一马蹄踢过去。虽是野马,可是一旦驯服,一定会成为一匹千里良驹。”

罗布大叔曾经是位军人,服役时部队有几匹马就是他在照料。退伍后再到马术队,所以,和马之间有深切的情感。“马是不睡觉的动物,一日三餐,分早、中、晚。”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所以罗布大叔常常半夜两点半起来喂马。他给每匹马都钉了马掌,相当于给马穿上了鞋子,为的是保护马蹄,减少其磨损。在长期的相处中,罗布大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马受伤了,帮助清理伤口;母马怀小马驹了,细心照料并帮助接生。他讲述了马群中三匹马两次流泪的故事。“这三匹马很通人性。它们第一次流泪是套上马鞍的时候,第二次是马场有三名工人因个人原因辞职了,当时他们的行李就放在圈舍外,这三匹马看见行李就流泪了。”“良马比君子”,马儿也通人性,能感知苦乐悲欢。

作为曾经的骑手,51岁的罗布还担任剧场专业骑手,他的父亲是昌都人,所以他也遗传了康巴汉子的彪悍和勇猛,策马扬鞭威武不减当年。四幕一场的时候,他和众多骑手从西跑向东,中间一段音乐过后,再返回,全程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可就是这五分钟,需要注意很多细节。罗布大叔性格粗中有细,对于年轻骑手他总是耐心指导,要求他们和马匹之间建立情感。剧中需要一条狗,他就把自家的狗牵到了现场。每次将狗牵到候场区,再交给演员,待演完后再亲自牵回。这样的一个人,对动物用情至深,对工作同样尽心尽责,力求做到最好!

采访结束,拉萨河谷升腾起一片烟云,夜幕慢慢降临,华灯初上,演职人员又开始整理道具了,一场盛会又将拉开剧幕。

记者:缪英

编辑:何军









































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哪家白癜风能彻底治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1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