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名小记者来说,《南湖晚报》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他们在这里玩乐学习,快乐成长。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南湖晚报》小记者从年起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成员已经由组建之初的多名发展到如今的多名,在不断创新探索中,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融教育与媒体于一体的特色发展之路。
提升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大课堂
《南湖晚报》作为一张主流城市晚报,提出的办报口号是“我的嘉兴生活”。如何与日俱进、因地制宜地在参与、推动市民生活中找到晚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有人说好的媒体就是一所好的学校。媒体参与教育的理念发端于欧美,报纸与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教育常规”。南湖晚报看到这一理念的价值所在,精心制作各类针对小读者的内容、策划设计针对小记者的实践活动,努力构建素质教育的大舞台。新闻参与教育,不仅是新闻的创新或者是经营思路的拓展,更是媒体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读者的发展战略,是一种媒体的责任与情怀,也是一种发展的传承与创新。
1.小记者参与新闻制作,提升孩子的媒介素养。随着媒介环境的日益复杂,各种信息的大量充斥,对于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时期,信息分辨能力比较弱的儿童来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他们成为媒体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非被动接受者,具备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晚报通过大记者带小记者实地采访、举办各类写作大赛、开展各类写作培训等方式,让小记者亲临新闻前线,成为名副其实的“记者”,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媒介素养。
今年,《成长周刊》与各地学校联手,推出“小记者招待会”专栏。大记者走进学校给小记者上采访课,是《成长周刊》一直坚持的公益行动。为了让小记者采访课有更好的效果,从年3月开始,我们将采访课和实践课相结合,晚报记者先给小记者上课,进行采访辅导,随后小记者与学校领导面对面就学校发展等问题进行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后,写成采访稿,在《成长周刊》上开设的《小记者招待会》专栏给予刊登。到目前为止,专栏刊登了五次小记者的采访稿,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记者参与热情高涨,和校长的现场互动热烈踊跃,小记者独特的采访视角,全方位地展现了学校的特色和理念。活动和专栏也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认可。在实践中传递新闻理念,这样的尝试让课堂和实践紧密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小记者的新闻素养。
2.小记者感悟传统文化,提升孩子的传统修养。报社还经常组织文化类公益活动,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年世界文化遗产日前后,《成长周刊》与文化、教育部门一起开展了“我是非遗传习人”的活动。这个活动在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传习互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融入家庭,融入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在校园里滚滚铁环,和奶奶一起做纸凉伞,教孩子说说方言,全家一起做糕点……这既是对非遗项目的一次传习与展示,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生活的一种激发。”活动分为学生组、教师组和家庭组三个类别进行评选,选出的优秀传习人,晚报还组织他们走上舞台,走进文化礼堂,更好地发挥这项活动的辐射与激励作用,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来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白癜风该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