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延说事拾稻穗的曰子

青延说事,清新往事!

作家:陈青延

作者简介:陈青延,曾用笔名驰远,一九六一年九月出生,湖南省南县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湖南省劳动模范,湖南省南县广播电视台副科级干部,一九八三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散见于《作家报》、《西南作家》、《中国社区报》、《中国散文家》、《天津日报》、《湖南日报》、《湖南文学》、《新湘评论》、《新农村》、《文学少年》、《小溪流》、《江淮时报》、《重庆晚报》、《光明日报》、《湖南工人报》、《湖南经济报》、《三湘风纪》、《驾驶园》、《湖南税务报》、《金鹰报》、《拉萨晚报》、《新闻与写作》、《湖南妇女报》、《湖南价格报》、《中国乡土文学》、《中国文学》《每日新报》等报刊,出版过《林中空地》、《真情依旧》等小说、散文集。

拾稻穗的曰子

忘不了过去拾稻穗的日子。三十几年前,农村吃“大锅饭”时期,我还在学校念书。夏收和秋收的季节,我们放假回家,帮村里搞抢收。年龄大一点的,给扮禾的男劳力递禾把,年龄小一点的,就响应村里的号召,到田里捡那些散落的稻穗子,为的是不浪费粮食。捡了的稻穗称斤两,计工分。村里宣布了捡稻穗比赛进行奖励的办法。我们拾稻穗的学生们都想自己捡得多,白天捡过后晚上趁着月光还要出去捡。我那时还只有十一、二岁,稻穗捡得堆了一堆又一堆,一双小脚板被禾蔸扎得臃肿,疼痛不已。不过,拾的稻穗子多,得到了村里的广播表扬,心里还是蛮快乐的。村长说,浪费粮食可耻,孩子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我们在长辈们的感染下,从小就保持和发扬了一种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如今,农村富起来了,不愁吃不愁穿了,但仍然呼唤着那种拾稻穗,爱惜每一粒粮食的精神。生活在城里的人们,更需要提倡一种“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思想。无论是在单位食堂就餐,还是在餐馆里聚餐,都要养成一种“打包回家”的良好习惯。可以说,城市里也需要那种拾稻穗的精神!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须知:

1、凡原创诗歌、散文、随笔、小小说、诗评等均可应征;

2、所投稿件必须原创。一稿多投、抄袭文稿者请绕道!

3、文稿中的观点为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文责自负。

4、欢迎投稿,原创精品,可与大作家同台上载,分享精彩无限。

5、请附个人简历、照片、联系方式等发送到投稿邮箱:

qq.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正规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2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