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起,一位叫董鹏的人,5年左右时间,在一些行业报刊和学报学刊发表余篇文章,且大多数为论文。
这些文章涵盖了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美学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心理学、电影戏剧、印刷技术、影视娱乐和魔兽世界等诸多领域,以涉猎之广、钻研之深来看,不折不扣,董鹏可谓“论文大神”。
但经成都商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所谓“论文大神”还有另外一副面孔——他通过伪造各种高大上的身份,虚构、篡改国家级科研项目,再胡乱弄上一些显赫的论文合作者,在上百种学报学刊上发表过署名文章。而且还一稿多投,最多的达到一稿28投。
董鹏加卡莱梅州橡胶搜索,共有余篇文章
接受采访时,董鹏承认了自己的抄袭行为,并一个劲地表示道歉;他坦诚自己根本没上过大学,更没有以往受访中编撰的博士学历,诸多的合作署名者也是他乱写上去的。
董鹏曾经只是一个普通公司的跟单员,他称自己现已离职待业。至于抄袭目的,他称最初只是奔着提高个人知名度而去,“原本以为名利不分家,没想到因为自己的错,伤害到了社会公众!”
董鹏背后,则是当前学术乱相的一个片段!
1、老教授的打假
自从发现自己的论文被人抄袭后,72岁的老教授徐剑华就开始了一场与抄袭者之间的角力。
年第7期《中国船检》杂志上,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徐剑华发表了一篇名为《大船功过谁与评说》论文。今年1月,徐剑华发现,该文被一个名叫董鹏的人抄袭,并冠以《集装箱船大型化是与非》、《集装箱大型化的幕后推手与发展趋势》等名称,先后发表于《中国港口》、《中国对外贸易》、《中国远洋航务》等至少五种以上专业期刊。抄袭文章部分为董鹏独立署名,部分则为董鹏、胡培新、季伟等人联合署名。“经比对,董鹏后来所发表的文章,分别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篇幅与我的文章雷同。”徐剑华表示。
通过中国知网,成都商报记者对《大船功过谁与评说》、《集装箱船大型化是与非》两文进行了比对。署名为董鹏的文章,全文约字,其中约字完全与徐剑华文章一样,雷同文字占董鹏全文字数比例超过30%。
徐剑华开始了“学术打假”。以董鹏为切入口,徐剑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董鹏通过虚构、篡改科研项目,虚构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院校博士、博士后“合作”,大量抄袭发表文章。
2、“论文大神”的江湖
多条相互交叉的信息能够印证,长期在学术圈游走的董鹏,身份经常发生变化。其使用最多的供职单位为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另外还有AIP集团、卡斯塔集团、通达管理咨询公司、顺达管理咨询公司、益达管理咨询公司、中益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等,职务则包括了首席战略研究员、首席顾问、企业主管等。
接受《进出口经理人》专访时
董鹏为卡斯塔集团首席战略研究员
胡培新是董鹏的一名长期合作者。通过知网检索,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两人合作文章达50余篇。
去年1月,两人发表于《北方金融》杂志上的文章《快递转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董鹏的工作单位是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但几乎同一时间,两人共同在《现代物流报》撰文《零库存管理认识的四大误区时》时,董鹏的身份已摇身一变成了卡斯塔集团的高管及研究员。而稍早一点的年,董鹏、胡培新二人发表于《农药市场信息》文章《突破农村物流瓶颈之路》中,董鹏则供职于AIP集团。同样,董鹏、胡培新二人在去年底发表于《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大型化的幕后推手与发展趋势》一文时,董鹏工作单位又变为通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接受《企业家日报》专访中,
董鹏的身份为AIP集团生产计划主管
首席战略研究员
初步调查情况显示,通过不同身份,董鹏的文章上了百种以上学术期刊。其中仅以董鹏+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上检索,自年来,董鹏所发表论文即达篇。以董鹏+卡斯塔集团检索,则有90余篇。以董鹏+AIP集团检索,有50余篇。以董鹏+通达管理检索,有50余篇。以董鹏+顺达管理检索,有20余篇。俨然一个“论文大神”。
接受《现代企业文化》专访,董鹏身份为
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主管
余篇学术文章也坐实了董鹏的“专家”身份,董鹏也因此频频接受一些行业期刊专访。最新一次专访发生于今年5月,一家名为《中国自动识别》的杂志,以《中国物流,看的见的未来》为题,对董鹏进行了长篇报道。在这篇文章中,董鹏的身份为益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文章称董鹏为物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接受《中国自动识别》杂志专访时,
董鹏的身份为益达管理咨询有限
公司首席顾问,教授级高工
年11月17日,《企业家日报》“高端访谈”栏目发表专访文章《董鹏,在追梦的路上狂奔》中,董鹏的身份则是AIP集团担任生产计划主管、首席战略研究员。同年8月,《现代企业文化》则以《内刊:企业的名片,文化的焦点》专访董鹏,其身份为卡莱(梅州)橡胶制品有限公司主管。而《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发表于去年9月的《董鹏:探寻物流供应链之“流”》一文中,董鹏的身份又变为了卡斯塔集团首席战略研究员。这些专访文章中,董鹏身份不断变化,但配图显示,各种身份的董鹏就是同一个人。
而各种听起来高大上但又不断变化的身份,仅是整个事件的冰山一角。
3、疯狂的论文抄袭
连日来,成都商报记者对董鹏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比对发现,董鹏的“研究”领域竟涵盖了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美学理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心理学、电影戏剧、印刷技术、影视娱乐和魔兽世界等诸多领域。以一人之力对如此广阔的领域展开研究并达到专业水准,其涉足之广、钻研之深,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下面仅举10例。
余篇论文中,董鹏还存在大量一稿多投行为。其中以《基于供应链视域下的生产运营计划制订和管控研究》一文为例,先后有《上海毛麻科技》、《沧州师范学院学报》、《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等28家学报学刊刊用。其中,董鹏虽均为第一作者,但第二、第三作者则有所不同。同样,《制造业内部物流所处的困境及优化管理研究》一文,则由包括《广西师范大学学报》等23家学报学刊刊发。
记者调查发现,董鹏的抄袭和一稿多投行为,已引起了部分学刊编辑注意。其中一家名为《宏观质量研究》的杂志去年2月即刊发声明称:“董鹏在《实事求是》杂志年第1期上发表的《质量时代:中国经济的重大转变》一文,全文抄袭我刊年第4期文章《我国经济增长从“速度时代”转向“质量时代”》。如此明目张胆的抄袭行径,令我们十分震惊和愤慨。”
8月25日上午,武汉《服饰导刊》编辑李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该刊此前也收到过董鹏的大量投稿,“我们从未发表过他的任何一篇文章。”甚至,《服饰导刊》一度将有效抵御董鹏的学术腐蚀写入了工作报告中。在其办刊四周年总结中,《服饰导刊》称,“董鹏利用其对网络的熟悉和相关刊物稿件在上传中国知网前先在其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5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