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行攻略进藏礼仪与禁忌须知附手

相约西藏ang(←长按复制)

全力打造西藏旅游、拉萨尼泊尔旅游、川藏自驾游第一品牌

藏民族的礼仪是多种多样的,礼俗与佛教也有密切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礼仪:

献哈达—献哈达是藏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朝觐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做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哈达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民族人民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江河水,红色表示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磕头—磕头也是西藏常见的礼节,一般是朝觐佛像、佛塔和活佛时才磕头,也有对长者磕头的。磕头可分磕长头、磕短头和磕响头三种。

在大昭寺、布达拉宫及其他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常常可以见到磕长头的人群。磕时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到额、至胸,拱揖三次,再匍伏在地,双手直伸,平放在地上,划地为号。然后,再起立如前所做。

在寺庙里,也有一种磕响头的磕头方法。不论男女老少,先合掌连拱三揖,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示诚心忏悔之意。

敬酒茶—藏民族在迎接客人时除用手蘸酒弹三下外,还要在五谷斗里抓一点青稞,向空中抛撒三次。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饮一口,然后一饮而尽,主人饮完头杯酒后,大家才能自由饮用。逢年过节,到藏民族家里做客,主人会请你喝青稞酒。青稞酒是不经蒸馏、近似黄酒的水酒,度数一般为十五度至二十度,西藏几乎男女老少都能喝青稞酒。喝酒时,客人必先喝三口再一满杯喝干,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不然主人就不高兴,或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认为客人瞧不起他。

喝茶则是日常的礼节,客人进屋坐定,主妇或子女必来倒酥油茶,但客人不必自行端喝,得等主人捧到你面前才接过去喝,这样,才算是懂得礼遇。

以上是藏民族礼仪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情况,其他还有称呼上的礼节。尊称别人时,一般在他的名字后面加一“拉”字。(看索朗车上缚着的吉祥挂坠时,曾问这是不是他的“阿佳拉”亲手做的,他美滋滋地点头。学点藏语当然有益处,但大家要注意用法,比如“阿佳拉”代指媳妇儿,只是在拉萨藏族中才适用,在阿里藏族中则仅指“大姐”而已。千万莫要闹出笑话来。)

藏语还有敬语和非敬语之分。用敬语对尊者或客人说话,表示尊敬对方。其次,在吃饭方面,还有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的规矩。行路时,有不抢在他人前面,相遇必先礼让的规矩。坐时有不能抢主宾席、不能东倒西歪、不能随便伸腿等规矩,这是一般长辈教育子女的一些必须注意的礼仪。

部分禁忌:

——禁吃驴肉、马肉、狗肉

——禁在别人身后吐唾沫、拍手掌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拉萨城本身就存在一个传统的、同心圆式的三层转经路,内圈“朗廓”最短,在大昭寺;中圈“八廓”在八廓街;外圈“林廓”环着林廓路;近年又加上了围绕布达拉宫的“孜廓”。凌晨即起,趁着夜色仍深浓,与藏族同胞一起踏上桑烟袅袅的转经路,目睹一切犹如梦幻)。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触摸别人头顶(除非你是活佛)

——在寺庙内要脱帽

图为手绘拉萨旅行地图

关于相约西藏

?定期推送有关西藏旅游,藏地人文,旅游攻略,西藏景点资源等诸多优质内容,专业组织西藏旅游、川藏自驾游,接受团体私人订制,让我们相约西藏,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皮肤病专科医院哪家好
沈阳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jj/51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