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和西藏自治区遥感应用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年西藏汛期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监测公报》(以下简称《监测公报》)。《监测公报》指出,据监测数据显示,年至年,西藏汛期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降水总量也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0.1毫米。
受厄尔尼诺影响
我区出现极端气候事件
《监测公报》指出,通过对全区38个气象监测站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年,西藏各地汛期(5至9月)平均气温为6.5至18.0℃,与常年同期比较,阿里、那曲中东部、昌都大部、林芝北部、日喀则市、定日和错那偏高0.5至2.1℃。其中,阿里、那曲东部偏高1.0℃以上,贡嘎、泽当偏低0.6至1.0℃,其它各地正常。就平均数据而言,西藏汛期平均气温为11.9℃,较常年值偏高0.44℃。
在降水方面,年,全区各地汛期降水总量为59.3至.4毫米之间,与常年同期比较,那曲中西部、沿江一线大部、昌都南部、改则和林芝偏多3至7成,其他各地正常。今年汛期西藏平均降水量为.1毫米,较常年值偏多62.4毫米。
《监测公报》还指出,受厄尔尼诺影响,年汛期西藏部分地方出现了极端气候事件。
气温方面:6月,狮泉河、普兰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3.9℃、14.4℃,创历史同期新高。隆子的日最低气温达到了-0.6℃,超过历史同期极小值(-0.2℃);9月,帕里、错那的平均气温分别为6.9℃和7.4℃,超同期历史极值0.1℃、0.2℃,创历史同期新高。
降水方面:7月,左贡、芒康的月降水量分别达到.3毫米、.6毫米,超过历史同期极大值30毫米、78.4毫米;9月,安多、嘉黎、林芝、类乌齐4个地方的月降水量分别达到.1毫米、.1毫米、.1毫米、.8毫米,超出历史同期极大值11.4毫米、8.6毫米、45.5毫米、39.7毫米。此外,改则在汛期的降水总量达到.5毫米,超过历史同期极值24.7毫米,创年以来的新高。
《监测公报》显示
气温和降水量都在增加
《监测公报》显示,通过对年至年期间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西藏汛期的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09至0.55℃。其中,狮泉河的升幅最大,为0.55℃/10年。其次是拉萨,升幅为0.48℃/10年。贡嘎升幅最小,为0.09℃/10年。绝大部分站点升温率为0.21至0.40℃/10年。
从全区七市地汛期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来看,年至年这35年来,阿里地区的升温率最大,达0.45℃/10年,明显高于全区的平均数值0.3℃/10年。其次是拉萨市,为0.36℃/10年。山南市的升温率最小,平均每10年升高0.22℃。此外,那曲地区升温率为0.35℃/10年,昌都市升温率为0.29℃/10年。
同样,《监测公报》显示,年至年,西藏汛期的降水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10.1毫米,较至年增幅(7.7毫米/10年)有所增加。年汛期降水量较至年平均值偏多62.4毫米。
从汛期降水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来看,林芝大部、洛隆、聂拉木和普兰表现为减少趋势,每10年减少2.0至18.2毫米,其中以聂拉木的减幅最大,米林次之,为11.0毫米/10年,普兰的减幅最小。另外,其他各站的汛期降水量也呈现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0.2至32.3毫米。其中,改则、申扎、拉孜、南木林、拉萨、浪卡子、贡嘎和芒康的增幅最为明显,在20毫米/10年以上,而拉萨的增幅最大,为32.3毫米/10年,较至年增幅(28.9毫米/10年)增加了12%。
链接
水热配合良好有利牧草生长
《监测公报》指出,通过卫星遥感连续监测后发现,年西藏5至9月均以低覆盖度植被为主。中、高覆盖度植被主要分布在昌都、林芝、山南、拉萨及那曲东部。
汛期西藏主要草原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气温升高、降水增加等气象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加之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的有效落实,使得牧草长势较年和常年好。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最好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