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pf.39.net/bdfyy/tslf/重视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然传播的一类传染病,既是畜禽的严重疾病,也是人类的烈性传染病,发生范围遍布全世界。据了解,世界上已证实的人畜共患病约有多种,较严重的有89种(细菌病20种、病毒病27种、立克次体病10种、原虫病和真菌病5种、寄生虫病22种、其他疾病5种)。新的人畜共患病不断出现,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因此,要重视人畜共患病。
根据疾病传播的生物通道,人畜共患病可分为四种情况:
1、病原体主要贮存于动物,以动物发病为主,人类偶尔可感染发病,但人与人之间不传播或几乎不传播。如狂犬病、棘球蚴病、炭疽病、布鲁氏菌病等。
2、病原体既贮存于动物,也可以贮存于人类。动物、人类都可发病和互相感染,如结核病。
3、病原体主要贮存于人类,并引起人类感染,但亦可波及动物,如疟疾、登革热等。
4、病原体为完成生活史,在传播环节人和动物都必不可少,如猪囊虫病。
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大类:
1.病毒性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并造成死亡。
狂犬病狂犬病:俗称疯狗病,人畜患病是因被患畜或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临床症状是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而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亡。人被疯狗或带毒动物咬伤,可在百日左右发病,初似感冒,后出现咽部痉挛,呼吸困难,恐水症,怕风怕光,惊恐狂燥,最后麻痹而死。
口蹄疫口蹄疫:俗称“口疮”或“蹄癀”,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疾病。人类口蹄疫主要是由于饮病乳、食病肉、接触病畜而感染。表现发热,口唇、指尖、足趾等部位的出现水泡,小儿症状较重,似患流感样,严重者可因心肌麻痹而死亡。
2.细菌性炭疽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它在土壤里能存活数10年,牛、羊、马和猪最容易感染。人在接触病畜尸体,或屠宰、制革中防护不当,或食用炭疽畜肉而感染,会出现淋巴结肿疼等症状。
鼻疽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马、骡、驴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人类主要经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在皮肤和肌肉出现鼻疽结节和肿胀,并伴有反复发作的低热、贫血,可达数年之久。
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由布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牛、羊、猪最易感染。病畜看似健康,只有经过采血检疫才能查出来。偶有临床症状表现为公畜睾丸炎,母畜流产,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后可经皮肤感染。食用未经煮熟透的病畜肉,饮用生牛奶可经肠道感染,表现为乏力、关节疼痛,不易治愈。
沙门氏菌病又称副伤寒。主要包括猪沙门氏菌病、马沙门氏菌病、牛沙门氏菌病、羊沙门氏菌病、禽沙门氏菌病等。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
结核病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结节病变。牛、猪、人最容易感染,要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交配传染,畜间、人间、人畜间都能互相传染。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是猪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也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可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
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的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在世界各地都广泛流行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简称钩体病。动物主要表现为出血性黄疸、高热、出血性素质、流产、皮肤坏死、水肿等症状。人感染钩端螺旋体临床表现: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3.寄生虫病弓形虫弓形虫病又称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它广泛寄生在人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在人体多为隐性感染;发病者临床表现复杂,其症状和体征又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主要侵犯眼、脑、心、肝、淋巴结等。弓形虫是孕期宫内感染导致流产、畸胎、死胎、死产或新生儿遗留中枢神经系统障碍,是胎儿发育迟钝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贾第鞭毛虫病贾第鞭毛虫病是寄生于肠道引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患畜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中带有血液、黏液。显微镜下可见虫体呈椭圆形,黄绿色,呈摇晃的落叶状运动,虫体的侧面呈半月状。人感染贾第鞭毛虫临床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症。
猪囊虫病猪囊虫病是由有钩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虫(猪囊尾蚴)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尾蚴病。成虫寄生于人的小肠;幼虫寄生在猪的肌肉组织,有时也寄生于猪的实质器官和脑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幼虫也能寄生在人的肌肉组织和脑中,从而引起严重的疾病。
旋毛虫病旋毛虫病是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人因生食或未煮熟含有活的旋毛虫幼虫而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肠道症状、发热、眼睑水肿和肌肉疼痛。
4.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以后发现许多鸟类均可受染本病而感染人类,故认为称鸟热更为合适。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和肺部浸润性病变等特征。
恙虫病恙虫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恶性流行性人畜共患病,以突然发热、溃疡、淋巴结肿大和皮疹为特征。
5.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例如:皮肤真菌病
人畜共患病的预防
预防人畜共患疾病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及时为易感人群和易感动物接种疫苗。对狂犬病高危人群定时使用狂犬疫苗,同时给爱犬注射疫苗等。对于被狂犬咬伤者,除按要求做好伤口处理外,应尽快到防疫部门进行被动免疫。
二、是消毒、杀虫、灭鼠。灭鼠对于防止传染病流行的意义非常重大,利用各种工具捕杀,如关、夹、扣、套等,药物灭鼠存在污染环境、破坏生物平衡等问题,不主张使用。
三、是人类要与宠物“亲密有间”。平常和动物接触要有分寸,不少动物体内潜藏有各种病毒和有害的细菌,可以通过和人体的密切接触,如亲吻、抚摸、共寝等传播给人类,许多动物携带病毒并不发病,可是病毒一旦传给人类,就有可能发病。
四是对于患病动物和可疑患病动物应加强管理。要进行房舍隔离,严密消毒(用具、饲料、粪便等等),严防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相互接触。
五是不要滥食野味和病死动物。不少从深山老林中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身体中很有可能潜藏有不知名的病毒,一旦误食含有病毒的野味,很有可能导致新的传染病流行。而病死动物更是人畜共患疾病的祸根,千万吃不得。
注: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完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nr/1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