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小记看青奥第107场

“万名小记看青奥”系列活动第场——魅力青奥,我们为金陵民俗代言

通讯员:张玉莹新闻助理:陈蕴萱岳文曹小倩季增8月1日,金陵晚报小记者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魅力南京光影青奥”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以“魅力青奥,我为金陵代言!”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小记者与南航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化身为文化继承人和传播者,向为青奥会来宁的中外游客和南京市民讲起了博大精深的金陵民俗文化故事。

在甘熙故居民俗博物馆,小记者们正在了解南京民俗传统手工艺之布艺。

友恭堂的来历,小记者们很好奇哦!

传统的中国节日有哪些,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

魅力青奥,我们为金陵民俗代言!

全媒体金陵小记者,我们的设备是不是很先进?

小记者们正在接受任务,准备向外国游客介绍南京民俗!

“江南笛王”甘罗金陵小记者拉萨路小学三四班赵妍卓8月1日下午,金陵晚报小记者团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参加“魅力青奥,我为金陵民俗代言”的活动,去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参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研究、展示、保护南京民俗文化以及南京非物质遗产的专业性博物馆,馆址为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甘熙宅第,它又名“甘熙故居”,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我们先了解了甘家的历史,其中我记住了甘罗,字四维和甘贡三,是当时的“江南笛王”。后来妈妈还告诉我著名女演员海清也是甘家后人。然后我们又参观了南京的民俗文化陈列,了解了小孩出生后抓周、立夏称重以及结婚的风俗,还参观了南京的民间艺术展,我还买了一个爸爸妈妈小时候玩的抽地陀螺,真好玩。最后哥哥姐姐和我们一起回忆民俗文化和朗诵南京童谣,“舅舅,舅舅,躲在门背后头,棍子打打,身子扭扭”、“娃娃哎,出来玩灯哎,不要你红,不要你绿,只要你一根红蜡烛”,这些童谣真好听啊!

老南京绝活抖空竹金陵小记者石鼓路小学五一班曹文钰今天我随着金陵晚报小记者团来到了甘熙故居。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抖空竹是我感觉最为值得介绍的一项。我们来到一间小瓦屋,秦淮制嗡世家“荣记老牌竹鸣堂”传人孙光辉叔叔正在制作空竹,见我们来了,便为我们表演起他的独门绝活,“抖空竹”。只见他拿着空竹的把子,向上甩出又收了回来,小小的空竹在绳线上不停的旋转,发出“嗡嗡”的响声。接着他的右手向下,左手向上抓着把子,空竹竟然歪着身子向上移动起来,像个猴子似的串上串下,真像“猴子爬山”!最后一只手,把手中的把子横握着头,另一只手把线快速的往把子上绕,空竹像穿了红舞鞋的小姑娘飞快的转着,把子上垂直的线,仿佛是挂在筷子上的面条,叔叔介绍说:“这叫拉面条”。

小记者的采访感受今天是“青奥月”的第一天,我有幸参加了金陵晚报小记者的活动,来到了甘熙故居。参观完甘熙故居,我们玩了两个小游戏。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我们各自写下了自己对南京习俗记忆的关键词,并合影留念。——金陵小记者南京市府西街小学四(2)班高子晨

你知道吗?原来老南京人生孩子,要先后经历催生、分娩报喜、洗三、满月、百日和抓周的六道习俗,其中,洗三是说在小孩出生三天后,家里请一位有经验的中年女子来给小孩洗澡;报喜是小孩出生后,家人要挨家挨户地送红鸡蛋,这个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男孩送单数,但不送五个,女孩送双数;抓周就更有意思了,是小孩子在三岁以内,一般周岁的时候,大人会把许多东西寄予含义的放在小孩的面前,看小孩先抓哪一个,判断小孩长大后的能成什么才。——金陵小记者力学小学四年级(6)班胡心悦

大厅的另一边展示的是老南京结婚嫁娶的习俗,古人成婚不象现代人这么方便。要先交换喜贴,要准备凤冠霞帔,要大红花轿迎娶新娘进门拜堂成亲,还要喝交杯酒才能算数。听说新婚当晚还得在婚床上撒满红枣、花生、板栗等等代表着子孙满堂的物品。——金陵小记者南京财大附小三(4)班钱书安

详见金陵晚报小记者周刊8月10日版面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著名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1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