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硕大而奇妙的叶子

海芋是华南、热带地区常见的天南星科植物,野外、城市园林中均可见到。

天南星科Araceae海芋属

海芋给我的第一映像是大,他的叶片硕大无比,基本上长都在一米以上,植株经常比人还高。这回在西双版纳雨林中见到的巨型海芋,长的跟芭蕉差不多大小,每片叶子都比人大。

海芋为啥要长出这么大的叶片?

一种解释是:热带雨林植物群落层级很多,光线经过上层植物的层层盘剥,到达底层时已经很少很少了。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光线,生活在热带雨林下层的草本植物叶片往往都长出了巨型叶子。当然植物还有其他办法,比如长成各种奇奇怪怪的形状。

海芋的叶片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比如“吐水”,当土壤或空气湿度过高时,叶片边缘会吐出水滴,凝聚到叶尖。这也为海芋带来了“滴水观音”的别名。

又比如质感,从正面看,海芋叶片光泽如皮革,反射率很高的样子,但从反面看又是透光率很强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在雨林中,偶尔还可以看到这样布满圆洞洞的海芋叶片。这圆洞直径约几厘米,十分规则,分布在叶脉之间,看起来颇为诡异。

大学时上植物学课程,我们也曾用打孔器在叶片上取样,测定光合作用相关的数据。海芋上的圆孔,莫非是研究人员人为造成?

当然不是。据资料,这是一种叶甲的杰作。据资料,某些种类的叶甲,如越南的一种叶甲(Aplosonyxancora)在取食海芋叶片前,会转着身子,先在叶片下表面啃出一圈浅沟来,然后再开始进食。[1][2]

这是因为天南星科的海芋具有一种特殊的细胞“乳管(Laticifer)”,在受到攻击时,该种细胞会分泌毒素(latex)。毒素会通过叶脉系统快速运输至受损位置,以驱赶食草生物。[3]

但叶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切断了海芋植物叶片中的输送系统,如此做,便可以安享圈内的美食了。

图自[4]芋叶怪圈作者陈辉

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空洞都在叶脉之间吧。至于为什么要啃成圆形,国内学者陈辉博士解释道:“等周长的任意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虫虫的几何学学得相当扎实。”颇有一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觉,这也体现了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4]

由此可见,海芋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毒物。除了上述“胶(latex)”类毒素外,海芋叶汁还含有草酸钙,可引起皮肤过敏。[5]

网上的资料把海芋的毒性描述的非常夸张。据维基百科:块茎、佛焰苞及肉穗花序有毒。含草酸钙、氢氰酸及生物碱。误食会引致舌头麻木、肿大及中枢神经中毒。皮外接触会引致痕痒、麻木及发疹。咀嚼一小块块茎后即可引起喉部肿痛及嘴部麻痹。

物种日历等科普号也描述了海芋的毒性,并给出了具体事例:年11月,厦门晚报报道,当地有5位小朋友把海芋当成芋头烤来吃,结果嘴巴肿的像香肠,幸好抢救及时才脱离了危险。

《中国植物志》也对海芋毒性及中毒症状有详细的描述。

但是,我在西双版纳市场里看到的一幕让我开始怀疑人生...猜猜这是在切啥?没错,就是海芋。

摊主大叔说当地人会将海芋根茎当做一种辣味的来源。“吃起来麻麻的,辣辣的,吃完浑身发热”,大叔这样描述到。

版纳人大概百毒不侵吧...

最后,海芋的花果也值得注意,非常具有天南星科的特色。

参考资料和文献:

[1]海芋叶子上的圆孔是哪来的?王康王康聊植物11月17日

[2]DarlingDC.Holeyaroids:circulartrenchingbehaviorbyaleafbeetleinVietnam[J].Biotropica,,39(4):-.

[3]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3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