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杜亚慧孙远明
12月7日,以“守信互信共践共行——携手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为主题的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会上发布了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谣榜,涉及疫情发展情况、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新冠肺炎防治方法、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突发疫情事件以及涉外疫情相关等,旨在引导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谣言一: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
疫情暴发初期,网络流传“新冠病毒为人工合成”等阴谋论信息,散布伪科学忽悠公众。
国际权威机构及多数病毒学、免疫学领域学者有力澄清:
新冠病毒源于自然而非人为制造。以科学证据粉碎了伪科学谣言。
谣言二:粮食短缺,赶紧囤米抢油
传言称受疫情影响,国内粮食短缺,要赶紧囤米抢油,故意制造社会恐慌。
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回应:我国粮食产量和库存充足。市场上货足价稳,米面供给充裕,无需抢购囤积,给百姓送上“定心丸”。
谣言三:医院是日本人设计的
网传“医院由日本人设计”,混淆视听,夺取眼球。
事实是,医院的设计者为年非典疫情时期北京“医院”的总设计师黄锡璆。辟谣信息及时澄清谬误,以正视听。
谣言四:吃大蒜、喝白酒可以防治新冠肺炎
“吃大蒜、喝白酒”等各类饮食防治新冠肺炎的说法甚嚣尘上,误导公众。
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确实有助于提高个体抗病能力,但目前没有任何特定食物能帮人抵抗新冠病毒。辟谣信息正确引导公众,避免盲从。
谣言五:低温可冻死新冠病毒
“低温可冻死新冠病毒”等假科普信息横行,造成认知误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权威解读:新冠病毒的特点是耐冷怕热,56℃30分钟可有效灭活病毒。低温并不能杀死新冠病毒。科普知识有效帮助公众分辨真伪,科学防范。
谣言六:全国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出炉
虚假信息“全国各地摘口罩时间表出炉”,严重干扰全国疫情防控秩序。
实际上,虽然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转为低风险地区,但戴口罩仍是自我防护重要手段,摘口罩为时尚早。辟谣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谣言七:北京新发地几万人被运送到河北唐山隔离
传言“北京新发地几万人被运送到河北唐山隔离”耸人听闻,制造恐慌。
北京丰台区政府辟谣:新发地批发市场内近万人,分别转运至北京丰台等地进行集中医学观察,以无可争议的事实阻止了谣言传播。
谣言八:中国囤积防护物资有意限制出口
西方媒体胡乱质疑“中国囤积防护物资有意限制出口”,损害我国形象。
外交部和商务部多次严正批驳:中方一直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力所能及地向有关国家提供医疗防护物资,4月开始出口的防疫物资急剧增长,有力驳斥了质疑,彰显了人道主义和大国担当。
谣言九:中国黑客窃取美国疫苗研发数据
外媒捏造“中国黑客窃取美国疫苗研发数据”谎言,诋毁我国自主研发能力。
外交部多次辟谣:在疫苗自主研发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根本不存在、也不需要靠偷窃来取得领先地位,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自信。
谣言十: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划为”疫区国”,中国经济将倒退20年
传言编造概念,称世卫组织将中国划为“疫区国”,经济将倒退20年,意图唱衰我国发展。
事实上,“疫区国”说法并不存在,纯属无稽之谈。“经济倒退20年”的论断更是“用心险恶”。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二季度更是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中国新发展格局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