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提升,沉浸式体验,再现金萧风云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何晟通讯员何晓邹锋

“真诚地希望桐庐挖掘好、保护好,革命前辈留下的,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和革命传统的凝聚力和引领作用。”,在6月22日,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革命事迹展开展之际,现年岁的原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后勤部主任郭慎敏发来一封“家书”,并送上对桐庐、对老区新合的祝福。

郭老的“家书”中,用朴实而又真挚的语言,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金萧支队的艰苦奋斗事迹,以及新合人民倾其所有、破家支前的大义之举。正是金萧支队和新合人民血浓于水的军民关系,坚持对敌斗争的顽强精神,铸就了一个稳固和完整的后方基地,保证了金萧支队作战、训练的后勤物资供给,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为金萧地域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桐庐县委、县政府做出重要决定,对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以及相关遗址旧址进行修葺完善和数字化提升,打造一个以山桑坞遗址群为核心区,纪念馆和后勤基地、被服厂、修械所等遗址相呼应的“红色新合难忘金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展示金萧支队的革命事迹。

整个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包括金萧支队纪念馆和山桑坞遗址区块。金萧支队纪念馆以红色为主基调,用数字化技术展陈金萧支队革命事迹,纪念馆一层为主展厅,二层为黎明前激战的沉浸式体验空间,三层为宣誓室;山桑坞遗址区块,通过造景布展和声光电的数字手段,再现金萧支队后勤部、修械所、被服厂、金萧报社等革命旧址风貌。

面貌一新的“红色新合难忘金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于6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桐庐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点燃了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

活动中,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支队长蒋明达之子蒋文博向纪念馆捐赠革命文物。蒋文博捐赠的珍贵革命文物是年1月14日金萧报社创刊的第一期报纸。《金萧报》的创建对解放战争时期团结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场,新合乡还被授予桐庐县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asawanbao.com/lswbrc/173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