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天气渐渐冷了起来。昨天的温度是7℃到13℃,南京的孩子都穿着厚厚的棉外套。有些孩子个子蹿得快,每年冬天都能穿上新外套。教室里、家里都暖和和的,南京的孩子不怕冷。
距离南京公里的拉萨,昨天的最低气温零下5℃。拉萨的冬天比南京长一倍,从国庆节后就已经开始了,要一直持续到明年5月。条件好的孩子有厚厚的棉衣穿,家里的房子也结实、暖和。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坐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教室不停地搓小手。
拉萨晚报的记者同仁们,走访了一些学校的贫困孩子,心酸的同时也被这些孩子的倔强和努力感动了。今日起,南京晨报水滴公益携手拉萨晚报推出“一个爱的包裹”暖冬公益行动。倡议南京家庭给西藏的孩子寄一个装满爱和温暖的包裹。
让我们来看看拉萨晚报的记者在第一线的亲身经历。
第一站:在零下23℃过冬的甲玛乡中心小学
甲玛乡位于墨竹工卡县南面,距墨竹工卡县城约10公里,平均海拔米。村民口中的甲玛沟地形开阔,属于宽阔河谷地貌,年最高气温26.7℃,最低气温-23℃。12月4日一早,记者在经历了一个半小时的颠簸后,从拉萨市区来到了这里,刚下车,记者即被眼前的雪山美景吸引住了,甚至完全忽略了零下11摄氏度的寒冷。这几天,甲玛乡刚迎来今冬的第二场雪,远处的山上银装素裹,蓝天、白云、雪山相映成趣,像一幅清新典雅的山水画,悬在天地之间。
对于这些,生活居住在甲玛沟的孩子们是没有过多心情欣赏的,因为太过熟悉这片土地,太过适应这样的冬天。“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们都觉得很幸福了,零下11摄氏度,我们不怕。”只是,孩子们不经意间说出的这些话,让记者的眼睛悄悄地湿润了。十几岁的年纪,这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呢?
没有见过妈妈的贡曲
学校现有六个年级9个班共名学生,任课老师25名。
贡曲是三年级(2)班的学生,今年10岁,在去往他家的路上,记者注意到孩子的校服上绣着两个字,原来是他的名字,虽说绣工歪歪扭扭,但很特别。“这是爷爷一针一线缝上去的,因为怕拿错了衣服,所以就想着做个记号。”沿着崎岖的道路一路前行,一处显露着岁月痕迹的低矮的民房出现在记者的视线里,“到了,那就是我的家。”爷爷正在家门口修摩托车,看到记者一行人的到来,贡曲的爷爷立马放下手里的活,招呼着大家进屋喝茶。
进到内室,屋里并没有比外面暖和多少,屋子一侧的旧沙发已经露出内里的海绵,据说这沙发的岁数比贡曲还要大。屋子的中间是烤火用的铁炉,这是一家人对抗严冬的唯一武器,简单的室内陈设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这一家三口的平凡生活。因为住房地势比较高,刚好处在村子的风口上,再加上老两口的身体原因,今年用来取暖的牛粪储备比往年少了很多,他们用塑料薄膜把阳台遮了起来,希望这样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
贡曲身世的秘密
贡曲的爷爷摘下帽子,头上的白发有些凌乱,“您今年真的只有57岁吗?”面对记者的疑问,贡曲的爷爷笑着回答道:“是啊,不像吗?”经过甲玛乡中心小学副校长阿珠的翻译,我们又发现另一个秘密,贡曲口口声声喊了这么多年的爷爷奶奶,其实是他的外公外婆,十多年了,两位年近花甲的老人对孩子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站在阳台上,满面沧桑的爷爷对记者讲出了这个尘封多年的秘密,贡曲的妈妈是老人最为疼爱的女儿,十年前的一个夜晚零时许,贡曲出生了,谁都没有想到,清晨5点他的妈妈就永远闭上了眼睛,没人知道贡曲的爸爸是谁。一直以来贡曲都以为舅舅是自己的爸爸,舅妈是自己的妈妈,大家都保持着默契从未说破。
爷爷用焊铁铺供养一家
舅舅本是这个家里最重要的劳动力,前些日子因为突医院接受治疗,现在家里的主要收入是爷爷在村里开的焊铁铺。
说完这些,好客的爷爷坚持用传统的方式为客人打酥油茶,在倒茶的过程中,爷爷两次错手把茶倒出暖壶外,小贡曲在一旁看着,很想去帮忙却一次又一次被爷爷推开。站在一旁的奶奶悄悄告诉记者:“因为长时间做电焊,贡曲爷爷的眼睛已经越来越模糊了。”当记者问到现在家里最需要什么时,贡曲爷爷却说:“我们老两口什么都不用,只是担心可怜的小贡曲,我和老伴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只希望我们不在时,贡曲可以继续接受教育。”在我们离开之前,两位老人热情地为客人再添上酥油茶,说是可以带来吉祥。走出贡曲的家,两位老人与我们挥手道别,形单影只,却用脸上的微笑向我们诉说着倔强和希望。
你想给贡曲寄一个爱的包裹吗?
水滴公益“一个爱的包裹”暖冬公益行动,旨在用爱和西藏孩子最需要的过冬保暖衣物,让西藏的贫困孩子感受到来自南京家庭的关怀。10岁的贡曲,身高厘米。你可以在包裹里放几件过冬的衣物,新旧不限,但需干净整洁,无破损,用清洁剂、消毒剂清洗干净。你还可以在包裹里放一封信,写上几句对他的问候。你还可以准备一样特殊的小礼物,但是需尊重西藏的民族禁忌。但是包裹内请务必不要放现金。
想给懂事的小贡曲寄“一个爱的包裹”吗?添加i。
湖南治疗白癜风医院让青春没有白癜风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