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雪顿节你们约了吗?感受了多彩雪顿节的魅力了吗?今天我们聊聊雪顿节习俗的重头戏:展佛。
今年的展佛活动已于9月1日在哲蚌寺隆重举行了,如果你错了今年的展佛活动,那只能来年才能感受震撼的场面罗。
展佛是雪顿节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在雪顿节的第一天举行,哲蚌寺和色拉寺都会举行,相对而言,在哲蚌寺观看展佛的人会多一些。这大概也是因为雪顿节是最先在哲蚌寺形成的。
展佛用的唐卡
按唐卡制作所用的材料,可以将唐卡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丝绢制成的唐卡叫作“国唐”,另一种用颜料绘制的唐卡叫“止唐”。“止唐”的尺幅相比“国唐”要小,最大的“止唐”长3米,宽2米,小的以厘米为长度单位。八廓街的唐卡店内展示和出售的唐卡大多是“止唐”。
“国唐”中尺幅最大的那种叫“国固”,用于哲蚌寺展佛的唐卡约30米宽,40米长,属于锦缎积绣(堆绣)类“国固”。因为它太大,平时不能随便挂出,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会抬出来展示。
积绣唐卡又称丝面“国唐”,其绣制方式据说是明朝永乐年间从内地传入西藏的技法。就是用各色的上等丝绸、彩缎、毛毡、线等材料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如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按其颜色和顺序先后用绣针缝接。缝接过程中讲究各色绸缎的搭配,缝绣好后的积绣唐卡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
展佛当天,从凌晨两三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众就开始前往哲蚌寺排队进入,因为前来参观展佛的信众很多,因而需要比肩接踵地排队前行,从山下一直走到展佛台处,往往需要好几个小时。从天黑到天亮,从打着手电筒到周围的山峦、庙宇开始露出清晰的轮廓,几个小时的漫长时间里,不只是等待,更是感受信仰、仰望虔诚的过程。
清晨8点左右,当清晨的曙光照耀在这座具有近年历史的寺庙时,随着法螺吹起、法鼓响起,展佛台上方开始出现僧人的身影,周围的信众们也开始虔诚地诵念起六字真言。一段诵经仪式过后,展佛台上方的僧人们开始慢慢拉动巨幅唐卡的金色幕帘,华丽庄严的佛像开始从下往上一点点地显露出来。
仿佛等待了千年,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唐卡就这样,在金色的阳光下,在万人虔诚的目光中,在展佛台上徐徐展开。僧人们的法器奏出悠扬、庄重的乐曲,低沉、浑厚的诵经声响彻在山谷里,回荡在天地间。大约5分钟后,这幅巨大的唐卡终于完全展开了,他是那样的庄严、慈祥。以至于周围数以万计的信众都合掌作礼,顶礼膜拜,并把一条条洁白的哈达投向唐卡。诵经声、法器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甚至有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幅巨型唐卡约长宽30米,略呈正方形,中间为佛祖释迦牟尼,左手托钵,右手作降魔指地印,周围有菩萨、保护神等。巨幅唐卡平日深藏于寺院,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展佛节上,才有缘观瞻。从保护唐卡的角度来看,定期晾晒是有好处的,因此“展佛”又叫“晒佛”。
综合网络平措旺堆/图
编辑:何军
治白癜风哈尔滨哪家医院好上海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